岳飞这个人呐!
一个不留神,就写得有点长……
或许之前,在《你说好就好》的文字里,几乎是一笔带过,简洁明了地论议岳飞大人才好。
流量
元宵节已过,春节档的电影应该就快要下线了。俺也蹭一波流量,来说说岳飞这个人——事先声明,那个电影还没有看过,俺要说的是岳飞这个人。
不是不想看那个电影,只是不想进影院花钱看而已。因为在俺的观念里,目前国内的影视行业已经烂透了,上画的影片能够让人花时间看完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大多数,俺说的是绝大多数院线电影,根本都不值得浪费时间观看。话虽如此,也并非没有值得进影院支持的电影,比如《隐入尘烟》……可惜,俺还没来得及去影院支持就已经被强行下线了(先通过网络看了影片,认为很好才决定去影院的)。

说真的,或许俺是一个特别傲慢无礼的家伙,能够让俺毫不犹豫地买票进影院的人,除了詹姆斯·卡梅隆和周星驰之外,再没有第三者了。其他人的电影,要提前先看过,才能决定要不要进影院去支持一下。毕竟,耗费时间和金钱,还浪费精力却看了一场垃圾电影,就太糟心了。对俺来说,简直就像污蔑双眼,所以坚决不干。
言归正传,今天可是要谈论正经事的,而不是谝闲传,聊电影。
阿飞
关于岳飞这个人,历史评价出奇地高,近代史上描述得特别的好,简直就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真的好奇怪啊!

慧眼识珠的元老宗泽
岳飞从20岁起,先后4次入伍从军——大约在25岁那年,被贤良名将宗泽慧眼所识,招至麾下,才开始渐露头角。从此一路平步青云,显山露水,连年征战至死还不到四十岁的他不仅在当时名震朝野,以至后世威名远扬。
也就用了十来年的时间,成为统领一方的兵马大元帅,身经百战的岳飞,无疑是个军事天才。能够写出《满江红·怒发冲冠》和《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等这样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应该也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然而,文武双全的岳飞,却在两军对战、收复山河的紧要关头,被敕令诏回,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岳飞被下狱斩首,相传他自己的供状只有“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当秦桧被责问斩杀岳飞罪状的理由,就连“莫须有”三个字也是从他老婆王夫人那里听来的词汇。这充分说明岳飞这个人清正廉洁,朝廷纵使运用九牛二虎之力也找不到能够杀他的理由。
岳飞死得其所,要不然也成就不了如此这般崇高的历史地位与巨大的声誉。但是,以这样的死法,就会让旁观者哂笑不已。
哂笑
或许岳飞至死也不会明白才高八斗、武艺超群且功名显赫的自己,竟然是蠢死的。因为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见危机,搞不清状况。
岳飞一心想要收复故土,“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用他和他妈的话说就是“精忠报国”。只是,他并不能真正搞明白自己所报的国家,大宋王朝其实是赵家人的天下;再精确一点的来说,他所效命的朝廷,就是宋高宗赵构的朝廷……那么,问题来了。
你岳飞一心想要“迎二圣”的时候,有没有把我赵构这个当朝皇帝放在眼里?如果没有,那就是欺君之罪,罪该万死!
如果有,聪明人就会乖乖闭嘴。原因在于,当靖康二帝被迎回来之后,宋高宗会很难做的——由此看来,岳飞大约是算不上个聪明人的。

网络新图,借用一下
行复三关,收复故土,拿岳飞自己的话叫“还我山河”!名正言顺,听起来也好听,只不过领兵打仗,奋勇杀敌本质上来说就是你死我活的杀人战争。
暂且打住,于此先要做个分析说明,否则就会显得俺这个人不具备家国情怀了:从理论上来说,岳飞提出的观点并没有不妥之处,他的四次北伐抗金也都高举了正义大旗——而战争从发动起来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结果是“有大义的一方获胜”,因为人心所向。
那么,岳飞为什么会输掉了自己本该赢得的战争,最后还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的失败根源在哪里?

诡异的朱仙镇书生
朱仙镇书生,这个朝廷特使,正是让岳飞失败的关键。只不过岳飞很能打,力挽狂澜,气势如虹,就算是得尽先机的金兵铁马也完全不是对手。
这时候,十二道金牌,就是他的催命符。
南宋
倘若以为迎回靖康二帝,宋高宗赵构就不知如何是好,来猜度这场千古奇冤的疑案实情,就会认为赵构这个当朝皇帝,也太小家子气了。事实上,北宋灭亡之后,正是赵构带着一班人马,辗转流离,最终落脚临安(今杭州),拉开了南宋的历史大幕。
在那个危机四伏、朝廷羸弱的战争时代,宋高宗赵构主政三四十年之久,他推行的“绍兴更化”,使“中央决策系统进行局部调整的情况下,其运作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赵构本人甚至被史家高冠为“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
照这么说的话,赵构指使秦桧干掉岳飞,也属于拨乱反正之举了。而且,确实是在他们处死岳飞之后,南宋也“换来”了极其难得二十年的和平稳定大发展时期。
再后来,经过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南宋联合蒙古一举灭掉了嚣张跋扈的大金国,算是一雪前耻,报了靖康国难之仇。只不过,几十年之后,蒙古人的铁骑踏遍华夏大地,建立国号为元,也曾有过不到一百年的辉煌;五百年之后,生活在辽金的那块土地上的满清人入关,再一次……
战争
回过头,再来讨论关于战争的话题。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喋喋不休,大概也不会有个明确的定论。如果运用任何事物发展的背后都是利益交换来烙印,那么所印证的结果就会得到:战争的本质就是利益掠夺。你得服从我的掠夺性质,不服从就打到让你服从,再不服从的话直接从肉体上消灭你。
战争场上的杀人,只不过是战争的形式,而且属于合法性的,甚至不会被道德谴责的大规模屠杀行为。因为,被杀掉的是敌人。
然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起来,非常残忍!一场战争,浴血奋战之后的成果,所杀掉的每一个本该热血沸腾的人,集合起来,变成了冷漠或者令人兴奋的数字。如此含蓄地表达,大约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那么,我们不妨换一个说法,假如——我是说假如,那个战死疆场的人,是你的父亲,兄弟,亦或丈夫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送自己深爱的人,去往战争前线赴死?真正深爱过的人,就算是短暂的离别也会难以割舍,更何况是这种生离死别……众所周知,战争的过程就是杀人,令人失去生命属于不可避免的结果。
战争的残酷性是无容置疑的,为了得到一个胜利的结果,唯有接受。要想获得胜利,就要鼓舞士气——说白了,需要“得人死力”(让那些人愿意豁出性命去浴血奋战)。能够得人死力的人,一定是具有谋略的人(因为这需要笼络和煽动人心),再加上自己英勇无畏,以敢于赴死的决心,身先士卒……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所称赞的帅才良将,倘若会令对方闻风丧胆的就可以叫作战神了。
让一个颇具才干的人手握重兵,会有什么后果?
大宋王朝的江山,就是在兵营里被黄袍加身的;况且赵构本人,也亲历过好几次兵变胁迫……所以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之下,什么必须率先舍弃?暂且不论功高震主的后话,在危机四伏的高位,疑心一起,若非横尸遍野,至少也要有人曝尸街头。
很不幸,岳飞就成了这个警示“模版”。
这样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一开始,朝廷就在教唆同样功勋显赫的张俊,构陷岳飞谋反的罪状。除了利用同为“中兴四将”大元帅的嫉妒心,或许还有胁迫在作祟——譬如,不设陷岳飞,就拿你张俊来开刀。朝廷里高手们玩弄的纵横谋略,暗通款曲,绝非常人所能想象的。

榜样
朝廷出于对军权的忌讳,以战功攫取功名的人,很少能够获得善终。
举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淮阴侯韩信。刘邦一统江山,建立了大汉王朝,最为忌讳的人就是韩信,几乎到了一度想要发兵讨伐的地步。随后,还是通过陈平他们的奇谋妙计,将韩信捉拿归来,软禁在京城。多年之后,刘邦刚一咽气,吕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赐死韩信——在当权者的心里:让这样的人活着,实在是太危险了。
中国历史上,久经沙场,屡建奇功,位高权重且能够善终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大唐名将郭子仪。
很显然,五百多年后的岳飞,并不具备郭子仪那样的才能。原因很简单:朝廷已经忌讳你岳飞了,还在领兵,冲锋打仗——手握利器,你想闹哪样?
有人放出风声说你谋反,你还要辩解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吗?
这件事太大了,已经不关乎你岳飞一家老小的事情了。所以说,岳飞要是不明白这一点,就是死蠢;假如没这么蠢,那就属于狼子野心了——如果你岳飞是个真正的聪明人,那么就应该提前做好让人家消除你要谋反的警备心理,绝对不能让自己陷落进圈套里成为“典型”。
当时的朝廷里,一提岳飞谋反,就有那么多人站出来为之辩护,革职了一批又一批……殊不知,这种声望的背后,就是在宣示力量。反而加重了赵构他们,想要除掉岳飞的决心。
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双方都在置他于死地,做人做到这份上,也真是够奇葩了。
当岳飞被勒令班师回朝: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受金兵报复:“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就是岳飞自己完全是在找死。连老百姓都能知晓兵马大元帅的动向,这仗还打个屁呀!你岳飞让这些“老百姓”做棋子,演戏给谁看?比起朝廷里那帮人,你岳飞玩这个,简直弱鸡到爆!
总而言之,岳飞自己也在作死,怪得了哪个?
功过
顺便再来说说秦桧,这个和夫人一起跪倒在岳飞坟墓前的“历史罪人”。
绍兴元年,秦桧拜相。杀了岳飞之后,秦桧在朝为政十多年之后,才病死。他死后被朝廷“追赠申王,谥忠献。”由此看来,依当时的朝廷机构盖棺定论,他是有功于国家的。
功过自是后人来评说,至少在秦桧活着的时候,他没有被责难,无需承受任何委屈。后人的评价是否公正,这个其实很难讲……怎么说呢?譬如,我们现在所称的宋体字,其实是秦桧创作出来的。按理应该像:柳公权所创作的字体被称为柳体字,欧阳询所创作的字体被成为欧体字,颜真卿所创作的字体被称为颜体字等一样,秦桧所创作的字体本该称为秦体字,而不是被叫成宋体字。
既然大家这么说,那就这么叫吧。
略微提醒一句:宋体字几乎属于最标准的汉字,理由就是近一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刻版印刷体,都采用宋体字。
超级有趣的事情是,塑造岳飞坟头秦桧等人的跪像,最早起始于三百年后的大明王朝,连元朝都掠略了。明成化十一年,才开始有人重修岳飞墓,铸造了跪像……以后陆陆续续,这个跪像烂了又造,我们现在看到的秦桧们跪像是1979年重铸的。

祸福
福祸无门,惟人自招。
由于岳飞没有做好善后的能耐,还在国难当头之际被朝廷处死,所以为后世立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所以从此之后,就在也没有人敢于无所顾忌投身战斗了,因为害怕落得跟岳飞一样的下场。
从另一方面来讲,岳飞本人也就成为华夏神州最后一位战神。看到这种结局,不知也该是喜,是悲?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世间的是非功过,是很难判定的。不结合当时的实际状况,草率地认为谁对谁错,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举措。倘若是自己都没有思索,人云亦云,进而义愤填膺,被别有用心之人当猴耍,就很悲哀了。
所以说,后来的这些人,如此抬举这个不识抬举的鹏举岳飞,究竟是何居心?为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还是震慑那些孔武有力窥觎权势名望的人?
反正,就岳飞而言,占尽了名垂青史的契机,像个包装精美的傻..逼一样被人捧上了神坛。绝不能是那个狼子野心、图谋不轨的谋反者……不光是岳飞不答应,后来的那些需要精神抚慰者不答应,也就是历史不答应。

十八年前,俺就去过西湖边上的岳王庙。这张照片,还是当时结伴同行的同事新买的数码相机所拍,大约也是俺第一张数码照片。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较早之前对这张照片的介绍《秀自己》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23篇内容 · 38.2万次浏览
- 暑期档电影repo406篇内容 · 9.9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30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9篇内容 · 13.3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8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306篇内容 · 23.9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62篇内容 · 111.4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