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陵石刻
公元229年至589年,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以南京为都,南京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这是一段战火纷飞的混乱历史,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兄弟父子之间,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生杀屠戮,六个短命王朝总共360年,其中宋齐梁陈四朝合计只有170年,再其中的陈朝相传5代皇帝仅有33年。
南朝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史称陈武帝,堪称乱世的一代英主。论武功,他为南朝梁江山东征西讨,功勋卓著;论文治,其志度宏远,怀抱豁如,性甚仁爱。唐朝名相魏征评价其可与曹操、刘备、孙权等一代英豪相比肩。

陈霸先原为梁朝名将,出身寒族,少时“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侯、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初仕乡为里司(即村长),后到建康任油库吏,得新喻侯萧映赏识参军。此时的萧梁王朝已入多事之秋,先后爆发番禺周杜之乱、交州李贲之乱、建康侯景之乱,西魏北齐也趁势侵袭。危难之际,陈霸先率兵一一征战平定,为保大梁江山立下赫赫战功。梁武帝萧衍曾命使臣将陈霸先画像带回,并授予直阁将军一职,封号“新安子”。梁元帝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和陈霸先两位梁国的重臣因立储产生矛盾,王僧辩决意拥立由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如此梁国将成为北齐藩属国,陈霸先突发奇兵,从京口(镇江)夜袭建康(南京),将王僧辩诛杀,废萧渊明,立萧方智为帝。梁太平二年(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位,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史称南朝陈。陈永定三年(559年)病逝,谥号曰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万安陵。

陈霸先在位三年,任贤使能,宽厚爱民,使得政治清明,江南时局渐稳。581年,北周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定国号大隋;次年,江南的陈叔宝登上陈朝皇位。此二人,一雄才伟略、心怀天下,一风流才子、沉溺酒色。七年之后,当隋兵从井中拉出与爱妃并作一束的陈后主时,陈霸先浴血奋战取得的天下就此覆灭,六朝帝都建康也在隋文帝“平荡耕垦”的诏令下夷为平地。隋灭陈后,王僧辩之子隋军大将王颁,为报杀父之仇,集父之旧部,夜掘武帝陵,剖棺焚尸,取骨灰投水而饮之,万安陵遭到毁灭性破坏。


南朝帝陵与王墓间等级森严,规制各不相同,仅目前神兽就有辟邪、麒麟、天禄之分,三神兽除体型大小不一外,最明显差异就是头顶犄角,无角为辟邪,独角为麒麟,双角为天禄,其中麒麟、天禄为帝陵独有,王侯墓前石刻只配辟邪。南四朝中,齐、梁均出自山东兰陵萧氏,南渡后仍以故土兰陵(今镇江丹阳)为郡名,两朝帝王去世后也回葬故土南兰陵,而王侯们则埋在都城附近,因此丹阳多帝王陵,南京多王侯墓。因此南京市徽形象为辟邪,取材于梁武帝堂弟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而万安陵作为帝陵,留有南京地区为数不多的麒麟、天禄石刻。

万安陵建筑隋初尽毁,据《建康实录》载,万安陵原有华表,后佚;今仅存神道石刻天禄、麒麟各一,1964年整修加固,现已建亭保护。二兽头有刚鬣,身有双翼,颔须拂胸,张口垂舌,体形较大,造型朴实、线条简洁,风格独具。由于年代久远,头顶兽角已磨灭不清。





北石兽似天禄,长2.72米、高2.28米,从颈部断裂,胸部碎裂,传为侵华日军打靶射击所致。





如今,一代枭雄陈霸先的万安陵周边建成街心小公园,但不知何故已沦为村民菜地,只剩两座神兽相对无言,寒来暑往,节风沐雨,历尽岁月沧桑。清代学者袁枚有诗写道:“古来万事风轮走,除出虚空无不朽,忽逢拦路两麒麟,欲诉前朝尚张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