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的生活里,如何开出花来?
2月伊始,我在朋友圈上分享了几条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收获了不少朋友的点赞。

我身边很多朋友羡慕我,有说“你孩子真乖”的,有说“你状态真好”的,还有朋友来问我“如何读书”“如何选绘本”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然也可能会有人质疑我刻意造人设。没关系呀,我把别人的关注,都看作是对我的美好赞赏,通通收下。
日子是自己的,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生活再如何好,也要过的人心态好,那才叫真的好。如果满心怨气,满眼挑剔,又哪里能看到彩色。
谁没有个一地鸡毛的时候,但我的想法很简单,有问题就解决,有亮点就放大。
过富足而喜悦的一生,是我和我先生、家人为今年、为将来定下的愿景。
所以,让每一天紧紧围绕愿景去过得充实而美好,我认为这只是我们愿景拆解的具体行动而已。
01 拒绝内耗,专注目标
“担心退步,就保持输入,充盈大脑。
担心内耗,就停止乱想,付诸行动。”
曾经的我,也是想的多,做的少,结果时间一天天白过,也没拿到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越是这样,想多做少,越是焦虑迷茫,内耗严重。工作没有起色,跟先生话不投机,一度焦躁戾气。
这期间,我也去付费学习,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热爱,去接触不同的思维模式。
每次我都感觉收获很多,但过后无感,而且收获也是我一个人的,我的先生不感兴趣,仍然是玩他的游戏。
直到我去年遇到财籽研究院,我在听懂逻辑后马上行动,落地出成果,终于带动我先生跟我一起“奋斗”。
自此,“如何搞现金流,如何升级资产”成为我和先生在“孩子”以外的主要话题,也是我们的努力目标。我不仅自己在一个优质的圈子泡着,我也把圈子内优秀的人和事常常分享给先生,让他泡着。
就这么神奇。当另一半愿意陪伴、一起行动,当大家的目标都明确和一致,自然不会再去做无谓的自我消耗,因为没有那个时间。
现在,我逐步给家庭完善规划,蓝图越来越清晰,路径也不断地精细改进。我也链接了很多贵人,打通了很多卡点,逐步整合,靠近目标。
这个过程里,我满心喜悦,也信心十足。我想,这大概就是停止内耗的最好方式——聚焦与行动。
02 同心同行,持续成长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给自己框定了2023年的四个关键词,那是从“幸福=健康+财富+关系”这个等式延伸过来的。我还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了“成长”一词。
如果“财富”代表着外在的富足,那我觉得“成长”代表的就是内心的丰盈,两者缺一不可。
作为一个背后有家庭的女性,“成长”不仅只意味着个人的成长,还应该要有伴侣的成长、子女的成长。
三者犹如齿轮咬合的零部件,缺了任何一块,都无法带动整个家庭这台机器飞速运转。
很早以前我就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这些年都有持续去学习见识。对于孩子,也不松懈,在探索他们的成长路径上下工夫,也尽可能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但在伴侣成长方面,我尽管有心,也一度苦于没有合适他的课程。
直到去年我学习了房产财商的课程并有落地成果以后,我的先生也正式加入了我们的成长行列。
我现在每天都感受到进取的强烈能量,因为整个家庭都在各自的领域上持续升级。
当一个人前行的时候,会觉得很无趣。但如果另一半愿意同行,不仅会让旅途有趣,更会产生“1+1>2”的效应。团队比单兵作战更扛打,放在一个家庭上亦是如此。
当一个家庭聚焦成长,是不会把时间放在无关紧要的琐事坏事上面的。
这一点,其实跟第一点有点像。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用学习加行动,「保持进步」。

03 收集美好,抵消负能
生活真的很零碎,零碎到如果不去记录下来,可能到第二天就不记得了。
生活也很标准化,标准到如果不去深入思考,似乎就是碌碌无为的一天。
所以,我做这个「分享笔记」的初心,只是希望把我收集的美好,传递出去。
我遇到的人、事、物,我的一些思考、感悟,用一纸文字,让更多人看见、品悟。
我会把一些零星的内容随手放在朋友圈,也会把一些系统的想法整理放入笔记本。
跟孩子春日放风记录下来,跟朋友的一次谈话记录下来,自己一星半点的灵感记录下来……
用文字、用照片、用视频来收集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我跟家人、身边人相处越来越好,正能量、小确幸不断积攒。
这个过程里,我去粕存精。美好的事物中提取更好,不好的事物中思量人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去关注负能量的东西。因为,我只顾着挖好东西去了。
就跟挖宝一样,谁会盯着破石头,都只会盯着哪里闪金光呀。
当我长期去发现美好、收集美好,我也能明显感受到我的世界是越来越美的。
这种话听着真的很鸡汤,但如果真正理解,会发现最鸡汤的才是最真理。

04爱自己是一切的前提
这里说的「爱自己」,并不是无条件的。至少我认为有两点要考虑:一是物质上要量力而为,二是家庭里要取舍有度。
我说一说我其中一个「爱自己」的做法。
身边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二胎以后请了保姆。在我公婆均已退休健朗、我先生还是自由之身的情况下,我们家还是请了住家保姆。有人不理解,觉得有必要吗?
一胎的时候我也认为无必要,但现在我改变想法了。为什么?
请保姆固然要花钱,但如果衡量好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价值,这是一笔花得过的投资,我早早想明白。
第一,我是必须要重回职场,重返工作的。孩子还小,不请保姆,只能家人帮带。
第二,公婆虽健朗但毕竟年纪大,但照顾两个孩子实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被累坏不说,还极有可能会与我激起矛盾(这很正常,尽管我们不住一起)。家庭关系没有处好,也会影响我的情绪和工作。请个好的保姆,费用可以接受,不仅能分担带娃的劳累,还可以有效化解家庭矛盾。
第三,家庭关系和谐了,花在带娃琐事上的时间少了,我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和赚钱中、投入到自己的脑袋身体投资中,投入到孩子的高质量成长陪伴中,投入到真正能给我们带来高溢价的事情中。
第四,当我变好了,我的家庭、我的能量场也会跟着变好。这是一个正向循环且能复利的过程。
当真正吃透「爱自己」这三个字,我做的每件事,就按照请保姆这个思维闭环去思考,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
以上四个法则,是最近我自己慢慢实践、摸索、参透的,分享给大家。
一地鸡毛的生活可能是常态,但如何扭转这种常态,走出花开一路,全凭个人。
聪明的人不谈困难,只会找方法,坚信“我可以”,而非“我不行”。
“想一百次还不如做一次。”如果没有头绪,那不如做了再说。
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值得过得更好,大多数人要相信自己具备可以令人生更好的能力。
我可以,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