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践行极简消费主义的?
查看话题 >90后家庭消费降级之路丨2023.1月复盘
每月计划消费支出14000元。
除商业保险外,包含家庭所有消费:
房贷物业,孝敬父母,人情往来,养娃,饮食买菜,交通费用,化妆护肤,衣帽鞋袜,水电日用等。
2023年1月因春节返乡过年等各种原因,计划消费30000元。

2023.1实际消费总金额:28094.88(节省预算1905.12元)。
婆婆:8004.17元。
婆婆帮忙带娃,洗衣做饭,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每日辛苦忙碌。每年给她1万元红包,钱不多,聊表心意。2022年夏天因有急用,已提前给2500元。
房贷:5330.12元。
人情往来:4455.9元。
给公公2000元过节费。回杭州前老人硬给塞了满满一后备箱的特产和肉类。
给父母2000元过节费(体谅小家这几年经济压力大,未收)。
走亲戚礼品,871元;给家人、孩子们发红包1550元。
交通:3338.12元。
其中,春节往返顺风车2967.2元;(来杭5年一直未买车,之前亲戚邻居问起,会解释“大城市交通方便”,“平时上班坐地铁”。现在可以坦然说出“没钱,买不起”的话,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地铁充值300元,摩托车加油46.13元。
蔬果肉类:3199.04元。
给婆婆2000元买菜(一般在小区超市买),可以用4个月;元旦买菜450.8元,其余的是春节回乡买菜和水果的费用。
日用:800.49元。
3个大花盆250.8元,绿植,营养土240.56元,入户地垫74.88元,春节返乡买烟100元。
旅行:700元。
和朋友约定好5月份去看演唱会,提前买了门票。为了李健,冲了。
零食369.5元。
娱乐:366.9元。腾讯视频年会员178.9元,哔哩哔哩年会员108元,网易云音乐会员75元。
银行利息:315.98元。
学习:294元。家属知识星球费用。
外出就餐:261.56元。
孩子:243.6元。
其中多抓鱼买书83.6元,春节各种玩具160元。
通讯:200元。
水电燃气200元。
化妆洗护15.5元。购入一瓶去屑洗发水。
此外,家属1月发了年终奖和补贴,还7.5万元债务,距离2023年12万目标还差4.5万元。
1月里那些闪闪发光的碎片:






1月物尽其用vs断舍离:

1月复盘:
1月,过年了。我喜欢过年热热闹闹的氛围,和父母分离一年,终于可以团聚;和久别的发小畅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只是老家太干太冷了,不过十多天,手也皴了,耳朵也都冻了,害!
为什么明知老家早已不再是记忆中的家乡,每年还要执着回去呢?
我想,这是中国农业社会千百年固有的传统吧。
不管这一年在外受了多少委屈,尝遍了多少心酸,在回到家乡的那一刻,这些烦心事都可以暂时放放。
备年货,准备年夜饭,走亲戚,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暂时抚平每一位在外漂泊的异乡人的心灵的褶皱。
就像《十点半的地铁》里唱的:
等到了站,下了车
余下的路还有好长
不去想,管它呢
让风吹在我脸上。
⭐️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我在大年初一的下午回了娘家!
河南部分地区有个变态习俗:出嫁女儿大年三十和初一不能回娘家,否则娘家这一年会倒霉。
(不知道这是哪个脑残想出来的,关键是大家都很遵守。)
去年大年三十,我有事外出,走在通往娘家的路上,一路上被人“善意”提醒:今天过年,可不能去走亲戚啊!
我对此充满愤怒,心里痛骂这个变态习俗10000遍,但是我改变不了哇。对于这种习俗,大家早已学会了遵守,不问因由地遵守。
今年,我用了很长时间说服父母,就算大年三十和初一上午不能回家,但初一下午,已经过完年,可以回去了。
父母考虑了很久,最终同意了我的决定。
于是我在大年初一的下午回了娘家,并坦然接受大伯大妈、叔叔婶婶审判的眼神。
这看似是破除封建迷信的一小步,却是我转变父母思想的一大步。
就像有人在我的帖子里询问:父母勤劳能干,家产只给弟弟,你买房还需要跟他们借钱,真的不难过吗?
对此,我想说的是:
难过肯定会有,但是难过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他们所受的教育、所在的圈子,决定了他们只能这么做。
我一味生气难过,不仅损耗心神,还会对父母充满怨言,导致亲子关系失衡。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认清现实,不奢求改变他们,而是用他们手里的杠杆,来撬动自己的资源。当我的能力足够大,父母就算重男轻女,也会在做重大决定时,好好掂一掂分量。
难过无用,抱怨无用,唯一有用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强大。
晶莹姑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杭州一家三口11月消费总结 (5人喜欢)
- 一家三口在杭州,一个月要花多少钱?丨迟到的2024.10月消费复盘 (10人喜欢)
- 给不出去的500元红包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