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法则之“年轻即正义”
最近刷手机看到几个视频一个比一个震撼,颠覆三观,先不说领6岁男孩进女卫生间的东北泼妇母亲,因为症状明显,没啥说的。事实经过并不完整,仅就视频显示内容对下面三个视频做如下盘点。

第一个,境外华人女在国内机场拒绝过机安检,辱骂工作人员,振振有词,强调国外言论自由。明显就是土鳖进城的心态,和认知教养完全不匹配,可以想象在国外何等丢脸,国际华人的坏名声都是怎么来的。国外言论自由也不包括所有的言论都受法律保护,不会保护辱骂的言论自由。拿模板化的美国宪法来说,凡是会引起迫在眉睫的“清楚而现实”之危险的言论,不受法律保护。比如指着别人鼻子大骂,即可能引起暴力冲突的“战斗性语言”,如同视频里女一号的言论;比如在坐满人的戏院里不可以随便大叫“着火啦!”;比如3k党在黑人家门口烧十字架这种具有历史恐吓性的行为语言;比如把军队开拔的时间人数地点在报上刊出等等。出了国,个体即带者母国的语境和标签,你称作“原罪”也好,骄傲也罢,都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冷暖自知、因果自受。

第二个视频堪比恐怖片,一位老人仅仅是在公交车上有座不坐,便遭遇飞来横祸。最恐怖的是下面评论区的留言,几乎一边倒的网暴老年人,但万众一心 语言贫乏,基本上就是“倚老卖老”、“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两种令人作呕的无脑鹦鹉学舌。“坏人变老了”这句最为诛心,连老人的历史一并否定。不知从何时起,“老”与“恶”划为等号了?年轻即正义、与颜值即正义、有钱即正义......这些所谓正义放到美国就是白人即正义!一个意思,人人唾弃老人,年龄歧视,不仅源自内心的愚蠢短视、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更源自于丛林社会的慕强心理、权威崇拜、权贵谄媚。
难道连站着的自由都没有了?老人有什么错呢?先动手?老人一点错都没有,先是被人骚扰,被奇葩逻辑定性为误了别人时间,发了脾气,急于摆脱,推搡了一下,于是悲剧开启了。
有人说司机担心老人摔倒讹人。请问是所有的老人都站着不安全、并且所有的老人都讹人吗?不是,就不能一刀切!仔细看看老人,身板挺拔、戴着眼镜、声音洪亮、据理力争,哪有讹人碰瓷的气质?顶多就是不服老或者不方便落座,或者就是不愿意,犯法吗?老人执意不落座就表示了自己会对自己负责。一刀切是工具人的特点,疫情三年还没吸取教训吗?如果我看司机面相很像通缉犯,我能因噎废食,先把他绑了,以防他行凶杀人吗?
再看看那个动手的小崽子,不,小伙子,大打出手,招招朝向老人头部猛击,阴损至极,绝非善类。一个强壮的年轻个体有恃无恐的袭击一个年长的同性个体,是借机宣泄荷尔蒙,还是宣泄灵魂深处对于未来的、衰老的自己的恐惧、或者对“老与死”本身的恐惧下跪?本质上还是教养和人性的缺失,瞬间显现恃强凌弱的赤裸裸的丛林社会。很显然问题在于司机,但他为何不找司机理论?因为在这个局里,司机属于权威,老人属于弱势,即便占理,从现实利弊角度也更容易协调。试想如果将老人换做身强力壮的年轻大汉,还有人敢上前吗?这就是明显的欺软怕硬,这个小崽子,不,小伙子,起身走向老人时就已经产生威慑了,并且已经计划着动手了,他与社会上那些将罪恶之手伸向女性儿童的犯罪分子一样的心理。老人的推搡,给了他下手的合理借口。
讨论这件事时也有年轻人(居然是博士)劝我,管那么多干嘛,管好自己就好了。哪尼?管这件事难道不是管自己?我只想说你抱怨大环境的时候,那个无辜的样子,很婊!大环境是由每一个个体形成的,共业,没有谁是无辜的。你会说,我们家开车,不坐公交,不会遇到这种横祸。呵呵,开车也有开车的横祸,因为每个人都在沐浴着同样的世风。

第三个视频是许知远的一次访谈,他说,对比国内外,一个创造力萎缩的社会才会迷恋青春。深表赞同。创造力萎缩,说的多客气呀,明明就是僵化和机械。女人要有女人的样子、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老人要有老人的样子。。。。。。老人该什么样?顺从、孱弱、不能发脾气、不吃眼前亏、不能有血气......否则就是倚老卖老、坏人变老!但好像反过来了,几天前在一个电影主题的微信群里,一个病态年轻人(90前)半夜常常自言自语,在群里刷屏,不断输出扭曲价值,说要放弃自由、稳定为上云云,有人就忍不住回应:坟地最稳定!
那么好了,弱势群体将不会有免于恐惧的自由,遵纪守法的特立独行者也不会有免于恐惧的自由,除非你俯身屈就乌合之众,僵化而机械的走向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