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史》鈎沉一一《史记》(三)》陈再明
《《廿四史》钩沉一一《史记》(三)》陈再明23.2.12
十,黥布当刑而王 黥布,他是六县人,姓黄氏。少时有相师为他看相,说他受刑后会当王。及壮年,坐法当刑,鲸布欢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是这回事么?″听他这样说的人都大笑了!黥布以他所犯的罪,应到骊山受刑,骊山的刑徒有数十人,黥布都与他们的刑徒长交游,率刑徒们逃亡到江中,出草为盗。后来,带领众盗归附项梁,项梁战死后,黥布率众归属项羽。随后,大破秦军入至咸阳,项羽封黥布为九江王。最后,黥布叛楚(项羽)归汉(刘邦)。 评曰:黥布之为王,实自坐罪论输骊山时起,相术之奇如此,不可思议。
十一,郦生初谒沛公于陈留 楚汉战争前,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时,郦生跑到军门,上谒(谒帖)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将兵助楚讨伐不义,愿得望见,诉画天下大事。“使者入门通报,沛公正在洗足,问使者说:″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看起来像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替我谢谢他,说我方以天下为事,没时间见儒人!″ 使者出来谢他说:″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見儒人也。″郦生瞋目(张大眼晴)手按佩剑,叱(大声)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我高阳酒徒,非儒也!″使者怕他而掉下谒帖,检起后匆忙复入报曰:″来客乃天下壮士也,叱臣,臣害怕他,竟把帖子都棹下了。″复入言:″公乃高阳酒徒也!″ 沛公把脚擦干净,拿起杖矛说:″延请客人进来!″郦生进入,作揖沛公曰:″足下辛苦了!暴衣露冠,将兵助讨不义,为何还不觉得高兴?臣愿以事见,而说'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足下欲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只看表面),恐失天下之能士。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以为足下会失掉能士。″沛公谢曰:″刚才听说先生的长相像儒人。现在见到先生后,才知道是我要的人才。″ 沛公马上请郦食其入座,问所以取天下事。 评曰:郦食其″瞋目按剑咤使者,使复入言″,豪迈之气勃勃若生,真高阳酒徒也。
十二,蒯通一语烹郦生 楚汉战争时,郦生食其谓汉王(刘邦)曰:"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下,诸田宗强,负诲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之师,末可岁月破也。臣请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东藩。″王曰:″善!″ 于是,郦生乃見齐王田广,对他说明楚、汉的利害大势,说:″赶快把汉军打下,齐国社稷才可保住,若不把汉军打下,齐国的危亡便可待而来。″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所说,罢历下之兵,改攻为守,加強守备;田广每日与郦生纵酒豪饮,派使去和刘邦谈和。 此时,汉将韩信已平燕、赵,闻汉王使郦生已说下齐,韩信想停止进兵。范阳辩士蒯通却对韩信说:″将军受沼击齐,而汉王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停止进兵?且郦生一辩士,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千余城;将军将数万,一年多才下赵五十余城;将军数年之功,反不如一竖儒之功呢!″ 于是,韩信同意蒯通的说法,依从他的计谍,将兵渡河袭击齐兵。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出卖自己,乃对他说:″你能马上阻止汉兵,我就让你活下来,不然就把你烹了!″郦生曰:″举大事不顾细谨。″田广遂把郦生烹了,引兵东走。 评曰:郦生一说,下齐七十余城,功莫大焉。何物蒯通,妬其功,而说韩信袭齐,致使郦生受烹,田广出走,蒯通之罪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