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在广西(不是桂林)

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去远方。先是出省,后来出国,到另一片大陆,或一个孤零零的岛屿。这些年来我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广西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无法远行的这三年,我和W在家乡看到了很多风景。它们不像桂林山水那么闻名于世,但当这些景色出现在你眼前,你会惊叹它的美丽。这些地方,不会有没完没了的野导游追着你,喊你游漓江。我不想抱怨桂林的旅游业风气有多差。总之,如果你碰巧也喜欢广西的山水,喜欢喀斯特地貌,想见识广西桂林之外的美景,可以继续往下看。我们在这几年,时不时开着小车,走在县道或乡道上,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才走高速。正是在各种乡间小道里穿梭,让我们见到了深藏在山峦之间的景色。
2020年秋天 金秀
金秀瑶族自治区——圣堂山
圣堂山在来宾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附近。金秀是一个很小很安静的县城,被大瑶山环绕着,让它有了几分与世隔绝的意味。我和W带着我们的妈妈,一大早从南宁出发,在中午之后到达了金秀县城。我们先去离县城更近一点的莲花峰,那里的山峰瘦长而精致,但景区内部很快就可以走完。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出县城,在大瑶山里绕山路开着开着,我们就看到了远方恢弘的圣堂山山体。
圣堂山是金秀最知名的旅游名片。除了从景区正门购票进入,一些喜欢走野路子的徒步爱好者会选择另一条路。他们会在凌晨出发,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到达一座山顶。也有人会在圣堂山上露营一晚,希望第二天可以看到壮观的云海。
虽说大多数人走的是景区开凿出来的阶梯,但到达山顶也不算轻松。山下是大晴天,山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下着下雨,到处雾蒙蒙的。所幸我们在经过了不断攀升,越过乌云,最终看到了云海。




2021年 初秋 公路旅行(南宁-上林-大化-巴马-凤山-乐业-天峨-金城江-罗城-融水)
南宁市区-上林
上林隶属于南宁,如果不走高速路,从南宁市区出发约两个小时可以到达。广西以众多秀美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但在南宁市里面,是看不到喀斯特的。城镇和村落间的公共交通不算发达,在城市周边游览,最好的方式是开车。我说的车子,不限于汽车。摩托车在某些极窄极偏僻的路段甚至更灵活。

八月底,我们从南宁出发,先到了上林。遗憾地说一句,南宁这座城市的自然旅游资源为零。城市建在盆地之上,市里最高的山,是一座叫做青秀山的小山包。想要竭力发展旅游的政府只能建设一些人工的景点,这些景点受到开发设计者、决策者的眼光、审美水平还有经费的限制,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出了南宁,不管是去往上林还是武鸣方向,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渐渐见到路两旁的喀斯特地貌了。
我们到了上林的大龙湖。有山有水,看着挺美,可惜这是一个水库。也就是某年泄水,把这些山给淹没了一部分,最终形成了像越南下龙湾那样的景色。人工生成的景色总是没有天然形成的那么难能宝贵。再加上这时候,景观道路还没有修建好,一路的黄土加上扬尘,我们匆匆看了几眼就走了。
顶着大太阳,我们想着去一个叫做蝴蝶谷的水潭。车上早就备好了游泳装备。当地人夏天会到这里戏水。只是我们跟着导航刚到那里附近,就被一把大太阳伞下的年轻男人拦下来了。他是当地村民,说要收停车费十元。问题是从停车的地方到蝴蝶谷还要走一段距离,附近也没有换衣间。最终我们还是作罢。沿着路去那里看了看,几个当地的小孩正坐着聊天呢。
2022年夏天,我们又到了一次上林,到大明山深处戏水。后面会继续介绍。

大化至巴马
想看到大面积令人惊叹的喀斯特地貌,大化的七百弄是要去的。不巧的是,到景区的很长一段路都在修建,一路烟尘滚滚,路也很难走,到一趟可真不容易。在这个特殊时期,景区基本没人,售票处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售票员,跟我们说,这路修了很久了。
从一个叫做“千山万弄”的山下沿着生凿出来的阶梯,一直爬到山顶,哪怕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值得费这番功夫的。“千山万弄”的“弄”,指的是峰丛间的洼地。喀斯特地貌留不住水。雨水渗入大山,侵蚀山体,山的内部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柱石笋。一些山的表面会变成天生桥。而这些宝贵的水,最终会从地下暗河流走。等到山的内部再也经受不住侵蚀,就会坍塌,形成天坑。这都是上万年的自然演变。独特的地貌使得游客们对广西山水产生无限向往。但世世代代住在这些峰丛洼地中的人,渴望的是离开这片没法种出庄稼的贫瘠土地。



离开大化,我们开往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以质量极高的空气、水质和长寿老人出名。但我们对“与长寿老人合照”没有兴趣。一路上我们走县道,快到巴马时接近傍晚。广西的初秋和夏天无异,光线时常过于充足。路过的一片湖水和远处的红顶白墙房子让人心旷神怡,在蓝天白云和群山环绕衬托中尤其显眼。再往前开,就看到当地人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车,在夕阳的照耀下,挎着游泳圈,准备一起到河里游泳。我们见到一对父子,肤色黝黑的男人用摩托车载着他的儿子,显然他们正在朝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而去,他们是去游泳还是钓鱼?他们一路开了很远。不知道为什么,看一辆摩托车孤零零地行驶在乡村小道,让我们看得入了迷。我们的车慢慢地跟在他们后面,直到分道扬镳。我们在晚上七点多到达巴马县城。在这个点,当地特色美食——巴马香猪已售罄。



巴马至凤山
凤山在外地人的眼里就远不如巴马那么有名了。在广西,人们把东兰、巴马、凤山这三个地方称为“东巴凤”。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三个地方都很贫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被归在了一起。我们从巴马继续前往凤山。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巨大的溶洞——水晶宫、横跨在公路上的江洲仙人桥、以及有着朴素象征的东泥坡立谷。







在凤山,想要去三门海游览,就得赶早。早上的阳光最好,把地下河露出地面的这部分照耀得如同绿宝石一般。导游把你请上船,就开始了慢悠悠的一段游船时光。船会驶入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如果你害怕蝙蝠,请不要抬头。山洞顶部常常聚集着一片黑压压的蝙蝠。我们的导游特地用手电筒照向蝙蝠,想要进一步说些什么,就好像我是一个大胆的、对动物很感兴趣的听众。我连忙用颤抖的声音请求她别再介绍了。但三门海确实是一个被低估了的景点。这里有三个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天窗。天窗是喀斯特地貌的其中一种形态,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水且底部有洞相通的若干个天坑。虽然游客寥寥,每天仍有工作人员划着船去清理掉落在水面上的植物,十分尽职。









凤山至乐业
离开凤山,我们开了一段几乎荒废的公路,途径几处无人问津但同样壮阔的自然景观,最后到达百色的乐业。十几年前我们到过这里。乐业曾经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小县城,直到那里的天坑开始被国内外媒体大篇幅报道。那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从此乐业开始了它的旅游发展道路,也曾吸引许多国外的攀岩爱好者到这里探险。只是这条旅游发展之路走到如今,似乎不太成功。在2010年的孤独星球第一版《广西》中,曾提到乐业的一条徒步之路。我和W那时候便决定去走走。走在那条标志不全而且根本没有其他同路人的步道中,我们渐渐意识到,它早已被废弃了。然而我们还是硬着头皮走完。走了三天,走过一些山头,无人耕作的梯田,被柴火挡住了的步道标志,废弃的村舍,我们沿途还见到了好几个立有牌子的天坑。它们就是路边的风景,但它们不需要门票。我们时不时会想起那次徒步。它只是一条被废弃了的步道,但正是那条无人记得的路,也或许是那个阴冷的冬天,让我难以忘怀。接待我们的村民,他们分别居住在火卖村和梅家山庄,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经营着农家乐吗?
无论怎样,十多年后,我和W再次来到了乐业。这个县城看起来毫无进步,交通糟糕,道路两旁的楼房看起来也和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无异。吃过晚饭,我们往县城中心又走了一会儿,路的两旁是每个广西县城都差不多的餐饮店、服装店,食杂小百货。
县城里的基础建设,似乎和天坑关系不大。乐业最出名的,是那个大得可怕的大石围天坑。哪怕是旅游业受到重创的这些年,仍然会有游人陆陆续续地前来。和十几年前不同的是,这里新建了一个玻璃栈道,目的是让游客们更心惊胆战地近距离接触天坑。

乐业至天峨
如果你没有听过乐业这个地方,那更不可能听过距离乐业三个小时车程之外的天峨了。而我,也只是“听过”这里。从大石围天坑出来,我们赶了三个多小时的路,到达天峨,天早就漆黑一片。我记得即将到达县城时,因为山里的公路两旁没有照明,只隐约看到黑压压的山的轮廓,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W却很喜欢县城被山包围的感觉。正如金秀瑶族自治县被大瑶山包围着。他总念叨着要再去一次。

天峨-金城江
从天峨出发,经过南丹(那里生活着白裤瑶),我们前往金城江。第二天,我们先到环江木论自然保护区,徒步黔桂古道,再去古宾河漂流。在见到这条河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我们只是在乡间兜兜转转,想找到去黔桂古道的入口。这条平静的河流突然间就出现我们的眼前。它安静、清澈而又透着浅浅的蓝绿色,我当下就要下车去看看。沿途不经意出现的景色总是让我更兴奋。

木论自然保护区其实和贵州的茂兰自然保护区是相连的。如果时间足够,可以把黔桂古道这条路线走完,再从贵州搭车回来。这里午后的太阳实在是猛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这条古道徒步的起点,走到第一关——峒平关,就决定返回了。天气宜人的时候倒是可以慢下脚步来仔细看看那些种类多样的植物。但显然不是此刻。我们迅速回到起点,开车前往古宾河漂流,让冰凉的河水把我们淋个透。




金城江-罗城
罗城是一个仫佬族自治县。这是我对罗城唯一的认知。仫佬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性,他们的信仰我一概不知。太惭愧了。但手机在线地图告诉我们,这里附近有一片很棒的高山草甸。结果我们真的找到了那片草甸,并搭起天幕,悠闲地待了一个下午。直到夕阳柔和的光线照耀在这片土地上,附近的村庄升起炊烟。




罗城-融水
当我在罗城前往融水的路上惊喜地看到公路边上的一个清澈见底的潭子并决定在车上换好泳衣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原来广西最美的水,就藏在融水的山中。当然我也查过,融水有一个叫做“龙女沟”的景点,那里的水潭子在夏天深受当地人喜爱。我们原本的计划就是开车到那里看看。但路边这个潭子看起来也不差啊,停车即可免费享受。还去什么龙女沟呢?潭子边的石头堆上有个女人正坐在小板凳上,打着伞挡太阳,怀里搂着一个小孩。潭子里只有两个小女孩在戏水。后来我跟她们聊起来。一个女孩子的妈妈(村官)开车去附近村里办事,就让外婆把她们带到这里玩一会儿水,消消暑。我和W一头扎进水里了。其中一个女孩问我,“你去过忻城吗?” 我说没有去过。大概在她不到十岁的认知里,忻城是一个很远的地方。就像小的时候,我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广西的北海。海的那边又是哪里呢?公路建设已经越来越发达,从村庄和乡镇到达城市不再像上世纪那么困难。我知道她们长大之后最终也会离开村庄,到外地念书,去到比忻城更远的地方。偏远地区和城市的区别会越来越小。甚至我们都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羡慕起住在乡下的人。这是社会发展带给人的感悟。这么清澈的天然游泳池,城里人是享受不到的。我们后来在公路边待了一个下午,并享用了后来赶到这烧烤的当地人送的西瓜两片。



2022年 盛夏 公路旅行(上林-宜州-融水-鹿寨-柳州)
南宁-上林白金潭
转眼间,又一年过去了。
2022年是寸步难行的一年。但八月盛夏,我们还是决定带上妈妈们再次出发,继续广西的公路旅行,放松几天。就每天36度以上的炎热天气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个好主意。所以在旅途的第一天,我们选择去上林的白金潭泡水。大明山里藏着许多漂亮的水潭和瀑布,哪怕是夏天,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冰凉得会让你在碰到它的那瞬间猛地打个寒颤。去白金潭的路不好走。首先我们需要离开市区,在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驶入上林的一个村子,接着心惊胆战地让车子冲上了几个陡坡加急转弯,那是最可怕的一段路,路的宽度只容得一辆车子,如果坡上有其他鲁莽的车子往下冲,那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白金潭不是一个开发的景点,这意味着无秩序、无管理。稍有良心的人,会把产生的垃圾带走,但我们也看到地上有随处乱扔的垃圾。大家默认把车子停在某片沙土路面上。有时候会有个别鬼鬼祟祟的村民会来胡乱收费,看你当天运气如何。我们换好泳衣就朝碧波荡漾的水潭走去。我妈妈走得最快,在下水的那一瞬间突然大喊起来,把我们吓了一跳。再一听,她喊的是,水太冰了!
可是妈妈,我们就是来消暑的嘛。



宜州-融水(龙女沟上游)

在宜州休息了一晚上,我们前往融水。2021年我到过融水之后就对这个苗族自治县念念不忘。县城几十公里之外的元宝山,一定隐藏着许多美妙的瀑布和水潭,那是夏天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最出名的要数龙女沟。去年,因为路上遇到了公路边的清澈水潭,让我们放弃了前往龙女沟的计划。今年,我们仍然要错过它。这次要去的是龙女沟的上游,一个叫做“龙头”的地方。蜿蜒不断的盘山路使得妈妈们昏昏欲睡,车子开了不记得有多久,经过许多梯田、苗寨、侗寨,我们到达一个村子。村口是一家农家乐兼民宿,主人显然很有生意头脑。带着某种预感,我立刻先去跟店主订了四人份的晚餐。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里生意火爆,到了晚上,没订餐的人就只有排队等候的份。
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里的景色称不上绝伦。但身处大山深处,梯田、果树和村寨相映成趣,泡在冰凉的山泉水中,和当地人有短暂的交集。看着不远处渐渐升起炊烟,闻着这些烟火气息,也是很令人满足的呀。

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虽然我们一行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广西人,但每次看到极其秀美的喀斯特群山,总是忍不住发出惊叹。如果你也喜爱喀斯特,那么不妨到鹿寨的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看一看。
不得不说这天我们几乎要中暑了。天气十分炎热。公园里的几处溶洞里面倒是起了天然空调的作用,我妈甚至后来就待在那里不愿意再走了。我们其他三人坚持走到了最佳观景台,才有了下面的几张照片。



2022年 初秋 南宁周边
在11月和12月份,我和W继续在南宁周边溜达着。直到12月初,大家都解放了。
上林——凤凰瀑布


隆安——高峰天坑、玉良天坑




广西的山水很美,但游览的时机,也有所讲究。在夏天和初秋,可以欣赏到最清亮的水和翠绿的山峦,但前提是你可以忍受这里的湿热和高温。冬天很多时候是雾霾和阴雨,气候湿冷,这时候你可以(瑟瑟发抖地)看到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春天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但回南天让你无处下脚。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还是最喜欢夏天的广西。大片大片的芭蕉林,一处处隐秘的轰隆作响的瀑布,让人暂时忘记炎热天气的潺潺溪流,延绵不尽的喀斯特,还有在大山中一代又一代辛勤劳作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说着外人难懂的晦涩方言,正是广西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