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阳光公益机构"定制礼物"为困境儿童圆梦
本报(巴州人民日报)库尔勒2月1日讯(记者李伶)春节前夕,家住库尔勒市金鹭小区的10岁男孩小乐(化名)收到了巴州阳光公益机构社工李晓红、李虹霞和项目组送来的新年礼物﹣﹣乐高积木等智力玩具。

小乐两岁检查出患病后,母亲便离家再也未归,父亲一边打工维持生活,一边带小乐做康复治疗。"这个孩子很懂事,在学习上比其他孩子努力。“ 李晓红说,春节前对小乐家提供关爱服务时,听孩子说想要乐高积木,他便精心选购送来。看着小乐在父亲的陪伴下,愉快地玩着积木,父子俩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李晓红倍感欣慰。 今年,巴州阳光公益机构在前期走访中,对孩子们的需求倾向个性化定制,让关爱"暖"进孩子心里。

"每个孩子的需求不一样,为他们送去专属礼物更走心,更能产生良好的服务效果。"李晓红说,今年以来,机构还与佳鑫社区联合开展"新春送祝福·圆梦微心愿"活动,为社区32名孩子送去了心仪的礼物,一个书包、一个篮球、一个地球仪,小礼物的背后彰显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专业支持。

为孩子们送去"定制年礼"是巴州阳光公益机构关爱儿童工作的一个缩影。2022年,巴州阳光公益机构实施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向千名儿童普及烧烫伤知识,远离烧烫伤危险;执行爱德基金的捐赠,为城市乡村困境儿童送去70套美观实用的桌椅;还开发了本土公益项目"城市孩子乡野行",募集项目资金近5万元,组织500余名城市孩子走向乡村开拓视野拥抱自然。

"今年,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未成年人保护站项目,项目落地后将为困境儿童及家庭开展需求评估、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专业性的关爱服务,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李晓红说。 巴州阳光公益机构是一家专注为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的社会组织,倡导用社工带动志愿者运行模式,借助"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和社区自治组织联动)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供稿人:巴州人民日报记者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