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列车
看见艾蔻更新了一篇文用来告别读博生活,想到我已经到学校三天了,决心也写一篇文来和寒假做一个切割,告别寒假。
12月16号回湖南,前一天晚上睡得特别早,凌晨1点钟醒来,到隔壁宿舍和室友聊了会儿天,到了2点多,出门去机场。出门的时候给朋友发了消息,以为不会收到朋友的回复,没有想到朋友还没有睡觉!甚至担心我在路上被黑车司机拐走,一直确认我安全抵达机场后才沉沉睡去——好感动!!
在家挺过了一周多,大学生们考研结束后我去了长沙,住进了中南大学的朋友这里,后面就叫他凯宝。现在想想住在凯宝这里真是开心,他说,“在我这里你是可以被包容的。”
“你要悦纳自己。”
我感受到一种从来没有接受到过的从容和自然,因为在社交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我好像扮演着压抑自己需求满足别人需求的角色。在他这里我可以卸下防备、多么自在、无比包容——夸得过火了。
但再次回到家之后,和人社交,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事情。
有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出于礼貌,要和她社交,她总是想把我作为情绪垃圾桶,把她的负面情绪倾泄到我这里来。我心里在想,我需要这份交情吗?她对我的倾泄是否对我的情绪造成了伤害。我觉得我不需要她的交情,又觉得她的负能量对我造成了伤害。于是决定结束这个社交。当她再次说自己工作不易的时候,我内心冷笑,心想:“难道我就不累吗?别在这里发癫。”微信上打出来的字是,“我觉得这份情绪让你的丈夫和你的父母来承接吧,他们是你最亲密的人。”
后来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还是在喋喋不休说自己工作上犯的错误,我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就是“她的情绪我干嘛要承担,反正以前每次都是她在说,也不会听我在说什么,把我当情绪垃圾桶,我不要听!!!”
于是我说:“我觉得下班之后就没有必要聊工作的事情了,聊点其他的事情吧!”
她说:“那聊什么?”
我说:“不知道。”
然后空气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中。
最后大家吃过饭付钱(还是我付的钱!很气),就各自分开回家了。其实按照习惯的话,还会和好朋友吃过饭散步走很久的路,不过这次我只想赶快离开!第二天她还没有想起来要给我钱,以为我是男生,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请女生吃饭。怎么敢这样想的啊!有点边界感好不好,我和朋友们吃饭都是AA的啊。我鼓起勇气,厚起脸皮讨要了前一天晚上吃饭的钱,又觉得这样的人我实在不喜欢,狠下心删掉了微信。之前担心要是在家这边遇见了她但是没有微信显得很尴尬,又一想,要是没有缘分的话,住在一个小区也见不到面,躺在微信列表里面我又觉得不开心,就狠心删除!
删除之后我发现了自己心理状态里冷酷的一面,原来觉得自己是小狗,事事都要有回应住。现在的我be like一只冷酷的小狗,拥有了一些獠牙,珍惜自己的能量,觉得自己的能量宝贵,要把能量留给值得的。
写到这里发现这个人的存在占据了这篇文章的大部分,说明她真的给了我很多困扰啊!!!好在已经过去,我已经删掉了她!!!
所以话说回来啊,这也是凯宝带给我的改变,要接纳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
在长沙开始研究自己做菜,都是一些简单菜式,不过也算是开始学了!认识了一个学弟,是凯宝的学弟,和我们都是一个家乡的,加上人很心细很亲和,所以我很自然地和他熟悉了起来。这个学弟也很有意思啊,读博读得很精彩啊,不沉闷,很会做菜,来我们的住处支教,让我和凯宝学会了一些做菜技巧。
在长沙待的接近20天里真是快乐的日子,虽然学业的焦虑仍然很重,凯宝的包容很好地稀释了这种焦虑,让我学会了一些从容。有时候我在想,这么好的人(包括学弟),他们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呢?
在长沙见到了好友友豆子两面,品尝了日料和湘菜,真实地让我感受到了打工人的辛苦,太忙了!!!有一个场景我不知道为什么记得好深刻,就是6号在日料店的时候,豆子出去外面了,我打开微信看一下有没有更新的公众号,看到了这篇触乐夜话:分享不好的回忆,在豆子回来的间隙我读完了这篇文章,对这段话记得很深:
最后的一个人由我来描述:
“沿路又走来一个人影……在一束强光的照射下,你们看到这是一个20岁出头的男孩,男孩的脸瘦长、惨白,却十分俊美,眼睛下方的月牙形淤青正在慢慢消退,饱满的双唇在强光下有点发紫。一双大眼睛看上去像紫罗兰。他的颧骨上有一颗痣,像是一颗刻意描画上去的美人痣。他凌乱的黑发卷绕在睡袍领口的上方,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飞快地扫视着你们的脸,警惕地探寻是否有任何瞒骗或虚假的痕迹。你们能从他身上闻到肥皂的气味,而在他的呼吸中又有些微微的金属气息。那是他每天吃下的药的味道。”
我忽然住了口,我不用再说下去,朋友们都知道他是谁。
他(注:即作者想象的自己)在我(注:作者)的回忆中无时不刻地存在,触手可及又非常遥远。他会迎来何种命运呢,他的命运也会是我的命运,我感到一阵阵揪心。因为我渴望知道朋友们眼中,这段回忆是快乐还是悲伤,抑或是痛苦的。
短暂又漫长的沉默后,朋友们忽然笑了起来。“是快乐的回忆啦!”他们笑着对我说,“你不用难过,你给我们带来的回忆非常温暖。”
他们的笑声如此温暖,赶走了笼罩在我周边的悲伤氛围。
我想:“等明天一觉醒来,我能有力量去直面那些悲伤和恐惧。”
现在也还没有想明白这段话为什么记忆很深刻,但就是记忆很深刻啊,记录在这里一下咯。可能是作者分享自己不好的记忆,但是朋友们给他温暖又正面的回应这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吧,同时又很喜欢他的文笔。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俩在聊的话题本来也是不好的回忆,所以在喘息间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喜欢吧。
后来第2次见面是过年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去西安。只是凭借惯性订了29号的票到长沙,准备接着在凯宝家里住着,以为还有机会多和豆子见几面。没有想到去学校的消息到得如此之快,以为会在长沙再待20天,这个天数被缩短为了2天。当机立断决定晚上见面,吃上了我盯了很久的湘菜。
晚上分别的时候我又在习惯性地冒出这样的念头:嗯,这次见面后不知道以后大家工作繁忙还能不能见到面。我摇了摇头,说服自己不要多想,待在一起玩感到开心就好了啊,干嘛要为将来的事情担忧?(学习了一些抗焦虑的知识。
拜访了2次舅舅。
10号去舅舅家住了一晚上,29号住了俩晚上,直到去学校。因为我的知识边界超出了爸爸妈妈的知识范畴,所以有些事情和爸爸妈妈没法儿说明白。在舅舅可以他可以理解我,于是我会和舅舅说很多关于学习、工作、生活的事情,这样的叙说抚平了我的焦虑,让我对生活不紧张。这次来到学校,我心里的焦虑少了好多,原因大概在此。
聊了很多他认识的人的事情,这些人比我大些,但也属于年轻人的范畴。听这些人的经历让我开始在想,工作地点不仅仅限于家里这附近,长沙这里,也可以有很多其他选择啊,比如北京,比如武汉,比如广州。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要去哪里工作总有办法去的,这给我了一种笃定感。
又想到有天晚上,爸爸妈妈在家里沙发坐着聊天,我占用了电视玩xbox。爸爸妈妈和我说:
“晓得你读博好难,你也不要焦急,很多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一年读不出来就读两年,总能读出来的。”
……
虽然我听的时候在玩游戏,显得我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其实我是听进去了的。这样的话扫去了我的焦虑,让我感觉被浓厚的爱包围,这层爱让我感到日子不那么难过。
李斟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假期 (10人喜欢)
- 2025/04/29 (9人喜欢)
- 2025/04/22 (10人喜欢)
- 2025/04/21 (7人喜欢)
- 2025/04/20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