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2觉
语言里,陈述与分析,可以清晰的归纳/总结出事物的规律。无论你知道或不知道,理解或不理解,规律总是客观存在的。但当人们处理高度抽象的文字概念时,对一部分处理信息能力有限、或经验有限的人,对感官的触达可以说微乎其微。没有感觉,就不能以自身出发去理解与认可客观事实,进而无法形成对事实的反馈(比如思维的改变,或行动)。
理解、领会、接纳,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产生反馈的重要思维路径。
搞艺术有什么用,我想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触达。很长时间我是对艺术不那么看重的,我想,如果自己有什么表达的需求,那么这事情只对自己重要,而要求其他人看到你、理解你,那个属于运气,可遇不可求。如果要求你所表达的东西产生利润,则更加虚伪。
明白了“感官体验”对思维模式的作用,倒是有了一点点使命感,这事情就容易下手多了。同时也明白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谁把自己的假话信以为真。还有哪些人在说些不知什么屁话,并奉之为圭臬。
遇到些伪人其实没什么。我倒是很担心,自己会不会偶尔说假话而不自知,或者心境起伏中,昨天的真今天即成假?
但人看不到自己,只得在彼此的镜中,相互映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