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月· 脑子空如树、如洞
时间很快,一个月转瞬间消逝了。
过程中有很多感触,现在回想,都如白水版,无味。
一. 哈尔滨
一月份过年,回了家,哈尔滨。
两年半未归,哈尔滨还是老样子,再明朗的天气里都似裹着一层阴霾,让人觉得不够清澈不够爽朗。街上人不多,行车匆匆,城市的冰冷和想象中的热闹还是有极明显的差异。超市、商场慢慢恢复了些生机,却也感受不到繁华或积极。城市与城市的味道是不同的。
我对哈尔滨还是没什么感情。
腊月二十八,晚饭后无聊,寻思着出门走走。去哪对我都是一样,自家小区里都会迷路的我,走到哪都是陌生的。想着借独行,思考下23年的计划,工作、生活、人际。然而信步街头,天空飘雪,竟什么思绪都没有,索性钻进地铁站,去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人不多,路两侧树上挂满彩灯,路边相隔一定距离就会坐落一个冰雕。这是哈尔滨冬日里惯有的景致。外地前来旅游的人居多,走一路拍一路,感受着冬日哈尔滨的温度,和彩灯下的人影攒动。只要滤镜开的足,每一张都对得起这个温度。
我也随手拍,拍建筑,哥特式的、俄式的屋顶,刻有希腊众神雕像的墙壁,冰块筑成的火锅门面,街边放烟花的青年少女。不知觉间时间游走,老妈和哥哥前后分别打来电话,问是不是又走丢了。心想,我这么大一人了,即便丢了也能找的回去,怎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无奈,行之一半,折返了回去。
过年,对我们家是很简单的。只是餐桌上多了许多菜品罢了。还是这个小房子,还是这些人,没有什么大差异。
哦,侄女长大了,似乎更亲近我,虽然几年未见,但是丝毫没有陌生和间隙感。每天缠着我陪她玩。孩子调皮又可爱,爱笑,不知道随了谁。但走路内八字,随了我。
二. 母亲
母亲确实老了。回家后仔细的观察了母亲多次。不再像两年前那么健硕,一气爬上七楼都没有压力。后背也有一点驼了,走路自然不如之前矫健。就连说话,都没有了曾经的气力和底气。皱纹和白发自然不用多说,岁月也未曾吝啬。而且,不知何时起,她竟总是不自觉的微微摇头晃脑。起初不敢问,后来问道,她说是神经性的,医生说没事。
我知道,老妈节省了大半辈子,看病也不敢去大医院,不舍得花钱。身体上出了小问题都不在意,时而头疼腰疼的,简单吃吃药、拔拔罐就忍过去了。
有一天,哥哥在家,我问到为啥老妈时而的晃脑袋,哥哥竟然浑然不知,我大怒到你在家竟然一直看不到!老妈在旁边,我没敢看她的反应,怕心里会突然碎下一片。
初二哥哥嫂子带着侄女走了,回娘家。家里只剩下我和老妈。
每天老妈都积极的钻进厨房,我一直苦劝,别做太多别做太多,咱俩人吃不了,可每次,都会剩下许多。老妈乐此不疲,看着我吃她开心。我也逼着自己多吃些,吃完假装抱怨她做的好吃,撑了自己,逗她开心。
初二到初五是陪老妈过来的,每天唠唠家常,听老妈讲家里发生的事儿,我也跟她讲我在北京的事儿。然而换工作啊、身体出问题跑医院等都不敢跟她说。
今年过年给老妈多留了些钱,总怕她苦着自己不舍得。她说要取出一部分日常用,便一路去了银行。老妈不会用提款机,我给她操作,取了钱看了余额,原来去年给她留的钱她也没花。心里不是滋味。又默默地给她转了些,叮嘱她不用省着,老妈口头答应,但猜想应该还是老样子。
三.观念
观念是很难改变的。行为也会被观念影响。尤其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对一个人观念的影响着实很大。
过年我让侄女录了三个拜年视频,发给了关系很好朋友。朋友们看到小家伙拜年,分别发来红包给这个调皮小仙女。老妈知道后的第一反应,这红包还是别点了,要么又是一份人情。曾经的生活里,欠别人的太多,还起来不易,让老妈对于人情或钱方面极为敏感。
于我自己,其实没什么。都是关系极好的熟人,收与不收其实没什么。再者,关系本就是双向的往来慢慢磨合出来的,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最终,有个朋友坚持让我收下红包,是给小侄女的压岁钱,还是收了。老妈说,回北京请人家吃个饭。我随口应下。
回想自己很多时候的想法和老妈也有几分相似,不喜麻烦别人、不欠人情。没有对错,但很多场景下,更豁达、更爽朗些,可能是种更好的成像。至少现在这样认为。现实里,也会时而叮嘱自己,遇到事放开些,不再紧紧的拘束着自己。自由之所以被推崇,不就是因为没有脖子上的那个圈嘛。
四.夹缝的时间
一月份,去了一趟沈阳。当天往返。
很巧,1.17,她离开后的一年。
特殊的日子里,特别的一趟旅程,按下不表。
五. 重新认识
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认知都很不清晰。
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一定是出色的,自评嘛。但是这两年也看到了自己不堪的一面。
面具戴久了,自己都觉的那成了自己的脸。多好笑。
我是自私的,会算计,会耍小聪明;我是自大的,总觉得自己说的做的就是对的,自以为是,总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我是自卑的,面对带光的人群还是不敢直眼坦荡去看去笑;我是怯懦的,权威面前,更多还是顺从和执行。
一月份想着继续认清自己,试图站在旁人的角度,看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自己。回想过去发生的各种事情,感受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自己。
然后,收获甚微。
除了认识自己,也想认识这个世界。
万物都有规律。人和人际的规律,想找到。《遥远的救世主》给了很大启发和点拨,但还不够完整和实用。
我是个榆木脑子,转的也越来越慢了,需要些时间。
六. 工作
我已经一年多没仔细动脑在工作上的事儿了。
一月份,公司也不忙,基本上都在做自己的事儿,股票、阅读、新闻。
一月份,自我沉沦完,明天起,要好好思考工作的事情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