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往事(二)
上次来宽窄巷子,是2016。那是我第一次对夜晚的商业街有印象。
此次重逢宽窄,多半是因为「白夜」。翟永明和白夜,就像是成都的一个传说。90年代,她,何多苓,还有一群诗人艺术家常聚于此。这是关于成都理想中的公共空间的想象与现实。空间中既有权力关系,也有历史痕迹。之后关注了「白夜谭」公众号,翟永明出了《全沉浸末日脚本》...

隐匿在巷子中的三联。因为装修没有开门。
可能是冬天的缘故,宽窄有些冷清。tq带我尝了本地小吃炸圆子(应该不叫这名)还有薄饼(这个是正经pancake)卷土豆丝。

樂!想起了昆明仅存在一年的樂空间
上次来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建筑中的星巴克。如今遍地都是,上次cc带我去福州的三坊七巷逛,正面是英文,背面是中文,更有意思。

杜甫?很有范儿

叫厕所串串🍢(本来是3角9一串,我以为是3角9上一次厕所...)串串是成都的烟火气,不光影响着物理温度,也影响着精神温度。

之后去了奎星楼街,街更窄,店铺更密集,行人更密集,涂鸦更密集。

成都咖啡馆显然没昆明多。其实跟其它城市对比,才能发现昆明的一些特色。
nuspace里在演缺省,不过纠结再三,我已经过了年纪,之前可能每去一个城市都想看一场演出。

真的好像大福!
nuspace展出很多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和周边。有时候一个城市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承载想象力的空间。

可爱的拼贴与设计

最喜欢这一组
我喜欢成都的夜。因为这是夜的本色。甚至比白日更富有多样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