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看过那种超级缓慢的表演
- 最开始看到缓慢的表演大概是沈伟的《声息》、后来看到一些不那么激烈的接近于自然主义的纪录片、后来在学习朝鲜舞蹈的时候慢慢开始有了一些“静”中之动的身体感受,一些现代舞的重复、漫长也往往选择这种呈现(舞踏、陶身体、林怀民)。最重要的一次经历便应该是观看路帕的《狂人日记》吧,缓慢、漫长、但是有内部的暗流涌动。缓慢是一种异于他的选择、缓慢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也可能是对于速度技巧的回避,可是他实在离观众太远,还没有引起观众的兴趣的时候就已经被观众抛弃了。
- 人类的演化是漫长的过程,在缓慢的表演中你能否感受到时间被压缩后的静止。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曾叙述《安妮霍克的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记忆和情感……每一处的表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需要演员有足够的敏感和感知。表演安妮这个角色很困难,因为在一个小时里她需要有极强的专注力。她需要与声音、灯光、观众一起互动,还需要表演得很自然……这部戏的表演细腻而优雅,观众会从中看到很多小细节。
- 雕塑之感营造需要很强很强的形式塑造,不然的话,就尽量把缓慢表演放到激烈快速之中作为对比而出现。

沈伟 《声希》雕塑之感,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内现代舞团,陶身体《5》首演于2013年

路帕版《狂人日记》演出过程中醒目的红色边框在观众的眼睛中不断变虚焦,图片来源于网络:驱动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