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军阀″张作霖的结局》陈再明
《″胡子军阀″张作霖的结局》陈再明23.1.30
胡子出身的张作霖,他是国民革命军所声讨的最后一个军阀。他被日军炸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所带的东北军,宣布易帜,拥护民国,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从此,北京改称北平,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张作霖的一生,不是很光彩,虽然他曾入关,号令全国,那也只是昙花一现,他的结局是死于日本人的暗杀。他的儿子张学良,虽在"九一八事变″中,背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作了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替罪羊。但他在″西安事变″中,发动军谏迫蒋抗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最后取得抗战胜利,却是功不可沒。 张作霖,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今辽宁海城),字雨亭,土匪出身。1916年,首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长期盘据东北。1918年,为解决身居东三省巡阅使,但势力不及于吉林的问题,派孙烈臣、吴俊升两路军,夾攻吉林,吉林督军孟思远终于降服。从此,建立了″乐北王国″,全靠日本的暗中支持。 1922年,第一次奉直战争发生。奉军分东路、西路,沿津浦线和京汉线进军,东路总司令吴作相驻落垡。直军吴佩孚的第三师在琉璃河,命诲军赴大沽口威胁奉军后方。由于奉军西路军忽然发生变化,牵动了全线奉军土崩瓦解,退回到北京来。第二天张作霖即仓皇逃往滦州,第一次奉直战争,奉军终告失败。 1924年,第二次奉直战争发生。张作霜将奉军编为六个軍:第一軍姜登选,第二军李景林,第三军张学良、郭松龄,第四军张作相,第五军吴俊升,第六军许兰州。9月15日,奉军分向榆关、朝阳两路出发。直军曹锟急召吴佩孚到北京主持作战任务。第二次奉直战争,从9月15日到11月3日,一共打了50来天,以直军主力全部覆灭和吴佩孚狼狈遁逃为其结局。 直系政权倒台后,由张作霖、卢永祥、冯玉祥、胡笠僧、孙岳 5人,以联名推戴的方式,于1924年11月15日,公举皖系的段祺瑞为中华民国总执政,执行政府职权。段政府下令,派张作霖、张作相、吴俊外分别担任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军务督办,三省军事仍归镇威上将军张作霖指挥节制。张作霖借口″捍卫中枢″,向段政府提出将奉军第五、第七两师开驻北京,以期控制北京。 奉系取得安徽、江苏两省地盘后,张作霖改派郭松龄负责指挥天津至榆关一段的驻军。1925年,浙奉战争时期,张作霖派李景林、张宗昌两人专力对付孙传芳,派张学良、郭松龄对付冯玉祥。可是,郭松龄却与冯玉祥密约,宣布班师回奉,以清君侧为名枪决姜登选。郭松龄的反张,从滦州出发,一路顺利,已经打到距奉天省城只六十里路,张作霖已经逃走。这时日本要求郭松龄承认奉张和日本所订的条约,被郭拒绝。随即出动八十架飞机,把白旌堡炸成一片焦土。吴俊升的骑兵径入郭松龄居处,把他擒获枪杀了。 张作霖平定了郭军变乱后,重整旗鼓,又独霸一方。吴佩孚与张作霖联合起来,逼迫冯玉祥退出北京,段祺瑞也被逐下台。因此北京陷于无政府状态,一直到1926年颜惠庆政府成立,才有一个名义上的政府。可是,孙传芳在东南五省建立″独立王国″,并不拥戴这个政府。奉鲁军阀完全控制北京政府后,加強了对北京进步人士的迫害,李大釗即死于张作霖之手。当时委派宪兵司令和警察总监都是奉系张宗昌所委派的。孙宝琦内阁听命于张作霖,因张作霖以″上将军″的名义,统治着东三省和直鲁等省的。 1927年,阎饧山所率国民革命军进迫北京时,6月1日,张作霖在居仁堂接见各国公使,告以本人即将离开北京,北京秩序请王士珍负责住持。6月3日,张作霖人不知鬼不觉地乘火车回奉,留张学良、杨宇霆在北京与西山代表接洽,等待晋军和平入城接受。6月4日上午5时许,张作霖所乘专列,行至沈阳西北六里皇姑屯站时,突然炸弹爆发,专列4号到7号车炸成粉碎,同车的吴俊升当场毙命,张作霖受重伤,送至沈阳张邸,已经昏迷不醒,下午4时即不救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