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湖游记
离开杭州,才想到该写点东西来作纪念。初次到钱塘湖时我八岁,作文都写不出几句,唯有先将如课本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先牢牢记在心里,想着之后寻着机会再游览一番。二至西湖时我已十七了,时值清明,人间四月,细雨纷飞。如今想来,倒切了朦胧青春的题。此次乃是第三次到杭州来。前几日病时忽念西湖之景,病未痊愈便订好了机票住宿。待咳疾稍好转些,携着堂妹直奔西湖去了。算来如今我已二十有几,冬日里去赏那荷塘颓景,想想倒也风雅至极,毕竟也见过了冷暖,观景毋需晴日了,四时皆宜,有心足矣。此致西湖统共宿了两晚,除去路途的时间,掐头去尾,游玩的时间不过短短一日半。写下此文时,一边回忆着前几日游览之事,赏看之景,心中之感,倒有些杜撰之嫌,但苏堤旁小径的风,确乎是在记忆中徐徐地吹着。
第一日
我俩到萧山机场时已是傍晚五点左右。飞机上吵闹的大家族此时倒是添了丝年味。一个半小时的旅程中,所幸我睡了半个小时之久,才不至于旅途怏怏而始。坐在一旁的堂妹一直望着舷窗外,她是第一次乘飞机。
去酒店的路上,我们好似一路追着那轮红日,不过追不上,天上就已换了轮月亮,我们继续追着,不知不觉就到达目的地了。酒店大堂的落地玻璃窗对出一片水塘,几条石径横在水上,隐约能瞧见塘底几盆败了的荷花,只剩两三支荷叶柄,静时雅致,风吹而动时则可爱,连着水里缓缓游着的鲤鱼,人虽未到西湖,却先赏了小景了。

出发之前,我对杭州的吃食做了些功课,其实也不外乎是上点评网上看评分高的餐厅,所以大都认得酒店里的餐厅和高级餐馆,对街边小巷的餐厅是一概不知了。我想这样不好,得尝尝当地人吃的铺子才好,可偏又记起先前到成都去吃坏了肚子,对街边档的吃食仍是后怕。
杭州的天确乎是五点左右就黑了,见天黑了,便觉饭点已至。和堂妹先将行李放至房间,就快快吃饭去了。旅途疲惫,因此我们到达杭州的第一顿晚餐,就干脆选在国宾馆的紫薇厅了。
餐厅的客人没有想象中多,环境和布置倒也精致,落地玻璃映着人和灯火,显得餐厅更是明亮热闹。我见菜单上菜品价格昂贵,觉着出行亦不必吃那鲍鱼龙虾之类,于是点了一盘荷叶鸡,一笼蟹粉小笼包,一份定胜糕和两碗米饭。堂妹素来不喜食蔬菜,既然菜品价高,我也就不再点了。菜还未上,我已喝了两杯龙井。想起初次到西湖时,早晨九点左右于湖畔一茶庄所品的冰龙井茶。当时夏天,虽时候尚早,却也始觉热气蒸腾,一杯冰镇龙井下肚,那冰凉苦涩把浮躁心情一下镇住了。此次冬日到杭州,病未愈,自然喝的是热茶。温度除去了茶的许多涩感,为其清甜增色不少。问堂妹觉茶如何,她答“爱喝”,我也松了口气。荷叶鸡端上桌时并不特别烫口,服务员已帮我们将鸡剪成小块,因而冷得更快,需得赶紧动筷子。荷叶的清香自然不用多说,鸡肉的熟度也是恰到好处。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那鸡肉还有黄酒的香味,倒是有点家的味道——母亲最好菜肴里添加黄酒这一口,下次必得带她来尝尝鲜。这期间有个小插曲:服务生来替我们放餐巾,堂妹以为服务生是要把餐巾围到她脖子上,不免面露难色,我看她尴尬又不知所措,觉得好笑,却不说什么,想必此事给她留下了个深刻印象。接下来上的是蟹粉小笼包,其实思来想去,我是不该点的,因听说蟹肉寒凉,加上自己咳疾未愈,实在应该忌口。但又念我难得出门游玩一回,不如稍微放纵一下,便有些心安理得地夹上几条姜丝,大快朵颐。内心深处的负罪感没有完全消灭,所以至于味道也没有好好细品,只记得堂妹一口下去,将小笼包里头的汤喷得满碟都是,又难免被我唠叨两句。定胜糕的味道倒也难忘,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吃,而是觉得新鲜。一共四块定胜糕,我吃了两块,堂妹夹了一块去,还剩一块,到最后冷掉了,我不忍浪费,就想吃了,可冷掉的定胜糕实在难以下咽,我又喝了几杯龙井,才把它彻底吞下去。



此顿过后,觉得胃有些撑得慌,携上堂妹到院子里逛了两圈才回房。靠在院子的围栏边,远远地望见夜里点了灯的雷峰塔。堂妹拿着手机拍了十几分钟还不舍得离去。


这晚我俩都失了眠,一直到凌晨三点左右方才睡着。我想一是因为我睡觉认床,二是那进了肚子的十杯龙井茶。
第二日
今日按原定的计划要到灵隐寺去,在那之前,我俩先去宾馆的咖啡厅吃了一顿自助的早餐。我拿完饭菜,见堂妹盛了满满两盘餐食,料想到她必定吃不完那些,所以自己故意吃完之后坐了许久,等她多吃一些。最后她和我说,实在是吃不下了,我便告诉她,明日少拿一些。外界所施加的压力,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往往容易触发逆反心理。须得是自发的内疚感,才是自省之后改过的良药。
大约九点,我俩坐的士去灵隐寺,路上已开始有些拥堵,应该都是到寺里祈福之人。还记得路上经过一小片水塘,只有一只白鹭站在里面,于是心中默默写下一句:“孤禽影却双”。
九点半的灵隐寺不似想象中那样人多。入门处能免费领三支香,我和堂妹各领三支,随后便先到大雄宝殿下的香炉去上香了。阿嬷曾经领着我拜神,她说进大殿前先上香,是给神仙打个招呼,告诉神仙自己来了,请求祂们听听自己的心愿。都说中国的神仙勤快,我看确实如此。

香炉的高度不高,但却有些深,且炉底所铺用于插香的沙却只有薄薄一层,我的身高不高,令我不得不将大半个身子探进去寻个位置。然孩童时期被香灰烫手的事仍历历在目,那香炉内香插得太满,一些边上的香早已东倒西歪,我攥着香,准备随意找个能放的位置,又被旁人的香灰烫了手,遂心生怯意。我直起身子,踌躇再三,还是决定再试一次。手上的香已燃了五分之一之多。这次探身再试,不料风向一变,炉内之烟全然朝我脸上扑去。我被呛得满眼是泪,又引得干眼症发作,眼球刺痛起来,连着鼻涕也一同出来了,好不狼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什么事,以至于还未上殿祷告,已痛哭流涕不已。我真是罪孽深重。用完了一整包纸巾拭泪之后,我无可奈何地请堂妹帮我把这香插进炉里了。此番折腾,我的求佛之心竟有些被这烟熏退了,不过还好,算是和神明打了个招呼吧,此处的事宜就告一段落。
灵隐寺一带寺庙极多,各殿鳞次栉比,殿内所奉之神更是金碧辉煌,法物流通处的游人亦是络绎不绝。如今再回忆起,竟没有什么印象了。为家人供了平安灯之后,到此处的事务已了了,游客渐多,石头台阶上壅塞只得缓行,我便心不在焉了。于是和堂妹打车往西湖去了。路上遇见一家四口,应该是美国人,不知道该如何点餐,我遂与他们诌了几句。
西湖游船上的导览员发言的内容与我第二次至西湖时无异,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一次他们都会提到旁边一家叫"楼外楼"餐厅里的叫花鸡,据说是十分美味。只可惜我一次都没有吃过。大名鼎鼎的"楼外楼"在大众点评上分数确实不大可观,我也难免被大众的评论带入了一些偏见,这样不好,我再一次拷打自己的内心,却清楚下次还会再踌躇。至于西湖游船和“叫花鸡”,于我而言还有一段奇妙的往事。
高中时校方决定由年级投票来决定春游之去处,当时学业紧张,但春游一事确让我们晚上熄灯之后有了些轻松的聊天话题。不知与室友商量到几点,只记得最后大家说话声音渐小,最后安静下来,我遂进入梦乡。记得梦中一片花海,我在一条林荫道上走着。片段十分零散,但来来去去也就这两个场景。梦境具有不连续性。花海和林荫道的片段,突然变成了湖上的游船,船上有一男子指着湖畔岸边,说“叫花鸡”好吃。第二天醒来之后,我并未当一回事。年级学生投票表决的春游地点也定在了海洋世界,我本身极爱看海洋生物,因此对此决定感到十分欣喜。然而高兴不过半天,不知为何年级要我们重新投一次票。第二次的投票结果是附近一城市的植物园。等到真正出发去植物园那日,才突然发觉花田与那林荫道和梦境中出现的场景竟如此相似,心中一惊。几周后的清明假期,父母问我要不要去杭州旅行,我欣然答应。那日泛舟湖上,同一艘船,同一个男子,同样的话语再次出现。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开始怀疑现实的真实性。
对于这样的事件,我想做出两点假设:第一,假设预知梦存在,且我的梦就是预知梦。第二,预知梦并不存在。根据第一点所进行的思考是令我沮丧的。如果人真的能预知未来,那么未来就是可干涉的。然而现实却是我往往倾向于忘记做梦的事情,并把它彻底抛诸脑后,直到与梦境提示相符合的事件开始发生,我才会想起:喔!原来我曾经梦到过这里!就这样,我错过了许许多多可以干预的机会。换句话说,我只能放任它发生。我有一友人,据他所说,经常会做预知梦。他有一两个记忆非常深刻的梦境片段,并对这几个片段会在未来发生这件事情深信不疑。人会做预知梦,也不代表所做的一切梦境都是预知梦。如果一个梦境的场景和现实极为相似,我们也不能以此肯定它就是预知的片段。相信预知梦存在的人,就像在自己给自己算命,信则有,不信则无。然信命运者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抽到上签则喜不自胜,抽到下签时又能否抑制恐惧和不去胡思乱想而惶惶不可终日呢?我曾经畅想过:若预知梦是真实的,那么得到足够多搜集到的梦境资料,再加以分析,或许能够推算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且加以干涉吗?我私下称自己这样的想法为DI(Dream Intelligence)。至于我本人,是希望预知梦存在的,但是在我的生活中,我更倾向于将日常里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解读成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滞后,即,我的大脑消化信息的速度比它接受处理视觉信息的时间有所延迟,大脑迟钝了,自然把现实分了个先后,而记忆中并没有曾经经历过此事或到达此地的记忆信息,那么就自动理解为“我梦过”。也就是第二种说法:预知梦并不存在,让我免于陷入结局虚无的思考。
话又说回游船上,我这一发愣,竟错过了讲解员说的大半内容,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距离三潭映月岛已十分接近了。堂妹将船的窗户打开了一条约有7厘米的缝隙。风很大,我又开始咳嗽起来。下午阳光很好,晒的水面波光粼粼。“湖也会被晒伤吗?/它的疤痕,/鱼鳞般的粼光”。细看那泛着白光的水波,又像是一群小小的白色海鸟扑腾着鎏金的翅膀。冬日虽然没有翠绿的杨柳拂堤,但绿水金光也是极美的。岛上人并不多,我俩逛了一下,找了处亭子歇息。湖面平静,堤旁的水面漂着一两个垃圾,实在是大煞风景,与十数年前的西湖已不可同日而语,心下失望,遂早早离开。

这晚,我们沿苏堤散步一小时有余,空气微凉,车道旁树叶落得感伤。我又要离开杭州了!不知下次与西湖再见又会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
后记
第一次写一篇游记,拖拖沓沓,最后拖成了最烦看的流水账。不论如何,也算是做个旅途的念想,希望多年后再看能一笑。西湖,这次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她写一首完整的诗歌。那含蓄的冬日之景,还是留在心里吧。
© 本文版权归 Zarathustr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