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00个人聊天系列——No.41谦虚
谦虚
时间:2023年1月20日
地点:南京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很多关于教导做人要谦虚的道理,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熟的麦子会弯腰等等。
当一个道理被反复教导和规训时,那大抵是因为它与人性中的一部分本能是相矛盾的。谦虚并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一种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被环境影响所习得形成。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为了使群体利益最大化,建立了法律、规章制度等来规范群体行为,其优势是使生活在这个制度下的个体都能相对安全地生活,需要让渡的条件是我们自身也必须遵守法律和准则。
例如我们不想被他人盗窃财物和进行人身伤害,那么我们自己也就不可以去主动盗窃他人的财物和伤害他人,如果生活在这个制度下的个体触犯了法律和准则,那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样一套法律和准则运行机制,使得生活在制度下的个体,在想要触犯到他人利益前,要先考量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造成的后果,更加审慎决策。
法律和规章制度是我们社会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底线,除此之外,社会道德与公序良俗也对我们日常行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东亚社会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我们许多为人处世道理的理论来源。
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形象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近来在和沈教授和陆总的交流中,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温和谦虚的状态是一种内生的力量。
自身已经很优秀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但依然会对他人彬彬有礼、照顾每一个与之交往的人的感受,会让他人如沐春风,留下较好的印象,同时也会反滋养到自己。
我觉得自己不算是个谦虚的人,但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整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比较客观,不会过度谦虚,也不盲目自大。
不谦虚主要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谦虚的资本,还是想通过显性的自信来给自己树立一种形象,我希望自己做的好,我也希望别人觉得我做的好,因而我会要求自己持续进步,形成正向循环。
不自大就更好理解了,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我是做不来,不仅自己难受,如果后续被别人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还会惹来不必要的嘲讽,得不偿失。
我觉得,面对不如自己的人,保持谦虚;面对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互相欣赏;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不卑不亢,对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