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长安的荔枝》阅读选摘
1.马伯庸把他对历史的熟稔与现实关怀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笔能直击人的内心。
2.这也是一个古装版的职场小说,是一个职场“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
3.“皇帝诏令无可取消,那么最好能寻一只替罪羔羊,把这桩差遣接了,做不成死了,才天下太平。良元兄可玩过羯鼓传花?你就是鼓声住时手里握花的那个人。”
4.“我要把这些寂寂无闻的人与事都记下来,不教清史无痕。”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无路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李善德读着这酒汁淋漓的诗句,握着纸卷的手腕突地一抖,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胸中漾开。
5. 这些峒人习惯了种植,便不会回山林去过苦日子,自然会依附王土,从此道德远覃,四夷从化。(远覃,远扬。四夷:少数民族总称)
6. 他按照她的指点,按住一个凹槽,轻轻剥开红鳞状的薄果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颤巍巍的,直如软玉一般。她放入嘴中,合齿一咬,汁水四溅。
7.里面瓤厚而莹
8.他突然想起一个训诂问题,荔枝荔枝,莫非本字就是劙枝,劙者,吕支切,音离,其意为斫也,解也,砍也。先贤起这个名字,果然是有深意的!
“而且这么摘的话,荔枝不离枝,可以放得略久一点”
9. 岭南老乡张九龄,他当年因为位高权重受了李林甫猜忌,圣人听信谗言,送了他一把白羽扇,暗喻放权。张九龄只好辞官归乡,写了一首《归燕诗》以言其志。“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0. 马队的骑手们登时脸色大变。唐人为了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皆呼虎为大虫。(封建时代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11. 荔枝转运虽是小道,比不得漕运,但自己如今能追蹑前贤,稍觇其影,足可以志得意满了。(音同搀,窥见。追蹑,追随,效仿)
12.良元兄啊,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13. 杨国忠略加思忖,开口道:“本相身兼四十多使职,实在分身乏术。这荔枝转运之事,还得委派专人盯着,你可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吗?”
李善德回道:“宫市副使鱼朝恩,可堪此任。”
杨国忠“嘿”了一声,他问的其实是谁挡住了你的道。
14. 杨国忠一怔,不由得哈哈大笑:“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牒,岂不是坏了本相的名声?——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15. 他的力量已是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微弱)
杜甫《野望》“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16. 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漶不清。
17. 用招之高妙,当真如羚羊挂角,全无痕迹。(羚羊夜宿,躲避天敌,挂角雨树上,脚不着地)
18.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事功成,也是万头皆秃。
如果你用周德文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每一件大事,你会发现,上头一道命令,下面的人得忙活上半天,可惜的是史书对这个层面,关注得实在不够多。
19. 林嗣环在《荔枝话》中提到过在福建有个风俗:“荔熟时,赁惯手登采,恐其恣啖,与之曰:‘歌勿辍,辍则弗给值。’”意思是说,为了防止摘果工人偷吃,雇主会要求他们一边唱歌一边摘。(音同蛋,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