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一些记录
2022年的时间线很容易能梳理出来,三四月份金三银四,四五月份家里关着,六月份提离职搬家,七月份交接完工作正式离职,八月份入职新单位,便开始出差看项目、做尽调,混迹于行业会议,十一十二月份放开,看世界杯,一年也就倏忽而过。
年后很坚定的开始换工作,复盘看的话会觉得晚了一年。很早就考虑这个事儿,犹犹豫豫的拖了这么久是因为会怀疑做出的判断,想着多收集些信息再做决策,实际上开始做出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完全没必要如此迟疑。投的岗位并不是这个,跟HR聊了聊被推荐到兄弟公司做一级,真得感叹一声运气不错。不管是大学还是工作,回头看都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发挥了重要影响,每到这时就会想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关于命运的描述:命运是当所有事情都经历完成后,再回头看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这是命运使然。第一次面试时还在家里出不去,只能线上面,那天晚上正好本科同学们约着开了一个腾讯会议聊天,聊到一半进入另一个会议面试,遗憾的错过了本科班的线上合影。
国庆节后的周末,本科室友过来出差,晚上陪领导吃完饭八点多打来电话问要不要去黄浦江走走。两个人便跑到江边,天气转凉,雨下的细细碎碎,浦东的江边人迹寥寥,显得比平时要暗很多。上次见面已经是四年前,便想起那句“ time flies very fast”。室友一身酒气,路上还接了两个电话,如今在企业深得领导器重,但我总是忍不住想起他在学校那会一天天的忙着求是学会的事儿。第二天早上他就要回项目所在地了。
新工作比之前有意思很多,可以接触到一些有意思的项目、有意思的人。目前对产业还不够熟悉,总是担心问不出有水平的问题。另外投的项目都很早期,风险水平高,还不太能适应。跟同事说看的几个项目如果我来做决策的话可能一个都不会投,看哪儿哪儿都觉得风险高,所以还是任重而道远。去年的形势使很多钱都投向新能源行业,看的项目一个个估值被炒的很贵,几个人找位学校的老师,成立个公司搞个反应釜,每天产几克催化剂,估值就喊到上亿了,这样的项目还挺多,叫人望而却步。跟一位一级的朋友请教怎样才能干好一级,他说要想一级干的好,得多认识些产业界的朋友,然而环顾四周,身边的同学没有几个在实体企业。一次吃饭聊到这个话题,为什么不去实体企业,比如去宁德时代很好了吧,但首先得去宁德,能有多少同学愿意过去呢?去乌鲁木齐看一个已投项目,厂区周边什么配套都没有,说去最近的便利店开车往返四五十分钟,这时就会想到一本书叫《艰难的制造》,真的是艰难的制造。
产业界也是一个圈子,特别是新兴的行业。一次会上某嘉宾发言将会议组织者比作孔子,自己则是门徒之一,听的一众观众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做某项目访谈,公司销售老大侃侃而谈,光介绍个人经历就讲了四五十分钟,问及预计订单报出一个天文数字,而如何落地却顾左右而言其他,称其靠坚毅眼神打动客户。
2022年没有能看几本书,心思很难专注起来是个问题,十一十二月份想赶着多看几本,但这样质量又很难保证,最终也没能读完几本。给几个朋友推荐了《破圈》这本书,倒不是书本身写的多好,而是关于主题,强调重视弱连接十分必要。去深圳出差见了一位朋友,之前只是通过一次线上交流认识,21年她来上海几个朋友见了一面,她早已离开原来的公司开始创业,听她讲公司如何从零到一、遇见的问题、公司的近景和远景,就会发现跟她考虑问题的视角还有层面完全不同,会打心底佩服她。
《乔布斯传》里印象很深的一个故事是乔布斯给开发电脑的部门要求开机要在多少秒内完成,部门主管表示抗议,说不可能完成而且没人在乎多出来的十几秒二十几秒,乔布斯说服他的理由是当有百万千万的用户使用苹果电脑,每个人耽误几十秒,加起来将是非常夸张的时长,主管被震惊到然后超额完成了任务。
《光环效应》写的太过啰嗦,但按照结果倒推原因的思维陷阱的确要多多注意。
另外读了两本职场小说,一本是《投行之路》,写的一般,中间套路比较多,而且情节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由此小说被抻的很长很拖沓。还有一本是《此岸》,读着总会有不透彻的感觉,生活的各方面,不管是工作还是情感,总讲的欲言又止,每一部分都没有很爽快很透彻。
看的电影中,《棋王》和《牧马人》都是反思两种制度的作品,相比而言前者的反思更细密些。天才的故事总是格外动人。
2022年比较开心的是库里和梅西的夺冠,都是童话一般的故事。库里拿到了fmvp,梅西成为goat并将球王的门槛抬的极高,这样的故事放在三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他们的双料球迷真是如梦如幻的一年。库里和梅西都是天才,但故事不止关于才华,还有意志力和坚持。总觉得竞技体育像是人生的缩小版,球员从初出茅庐到步入顶峰,再到逐渐衰老,往往在几年十几年完成,球员如何打磨技艺,如何处理年纪和衰老,另外个人的机遇又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这一切一切当球迷将情感投注其中便会一同经历一遍,如此对于人生的感受便会有所不同,而库里和梅西为球迷树立了绝佳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