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年度读书总结
查看话题 >我的2022年阅读报告
2022年并不轻松,读书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找出十本最佳确实不容易,中国文化和社会经济类的作品相对较多一些。
梁启超《国学小史》
大师的国学史,虽然是“小史”,属于框架性的梳理,但作为大师的国学史,一定强过太多人。不过这部所谓国学史主要内容都在先秦诸子,儒、墨、道三家的一些思想和派别传承。
梁启超《王安石传》
梁启超为王安石鸣不平,并且指出明清大儒给王安石予极高评价。作者指出宋代的社会问题和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解读了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
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
作者总结天的概念为主宰之天、造生之天、载行之天、启示之天和审判之天。三代更替源于天的判断与命令。原始儒家天论将传统天的概念衍生成德治理想,根植于人性。原始道家天论以道取代天,成为一切存在的本源,天显示人应行之道。
刘大均《周易概论》
介绍易学研究方法的著作,内容包括关于《周易》的基础知识和历代易学研究等内容。
杜维明《灵根再植》
读到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早期的几本文集,《龙鹰之旅》、《现龙在田》、《迈向自由之门的儒家》。这本《灵根再植》是80年代文集,受熊十力和牟宗三影响较大。内容包括孔子仁学中的道、学、政;中国哲学的特点;宋儒教育观念;刘宗周哲学等问题。
温铁军《解构现代化》
近两年对经济问题兴趣较大,大概因为经济与生活的关系很大吧,也更多地发现很多历史文化问题都源于经济。年内阅读了温铁军的若干专著,对于中国和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有不少认识。《解构现代化》指出西方所谓全球化指的是资本,而非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中国需要战略转变,需要农村。
温铁军《八次危机》
1949到2009年中国的真实经验。指出中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城市危机多次向农村转嫁,城乡二元结构能内部化处置外部风险。发展中国家大都按照宗主国模式发展,结果陷入收入陷阱,中国则经过原始积累、产业扩展、结构调整。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
比较早的佛教史,分别从汉魏晋南北朝、唐以前系统、唐之诸宗、宋以后佛教几个时期,系统梳理了佛教史上的重要派别及其思想、代表人物等。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阅读了俞敏洪的《永不言败》等作品。《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可以看做是作者的自传,内容非常朴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者出身普通,能够建设强大的企业,最主要的在于作者的实干,非常值得人们学习。
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
每年可能都会读几本小说吧,2022年只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本,陀氏对于底层的关注和思考强于太多作家,加之深厚的功力,无愧大师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