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智慧理解手册(一):亚当夏娃的故事
智慧关键词&故事
关键词:
诱惑-谎言
背叛
推脱
故事概述:
这是圣经记录的第一则故事(创「1-3」):
1.上帝创造好世间一切认为“好”的规则后,创造了第一个人——亚当。
2.上帝安排亚当负责管理、照料伊甸园的一切,这看似简单但细想想确实不容易。
上帝为亚当定了一个规矩,伊甸园中一棵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就会“死”。
上帝还为亚当创造了一个女人陪伴他。
3.亚当和女人听从上帝的要求,幸福生活在伊甸园中,并享有永恒的生命。
4.但意外来了。
园中一只蛇诱惑女人吃“善恶树”上的果子。
5.女人在知道上帝规矩的前提下,没能经得起诱惑,吃掉了果子。
同时夏娃还把果子给亚当,亚当也吃掉了果子。
6.亚当和女人自知做了不好的事,躲避上帝,提心吊胆。
7.但他们依然被上帝发现时,上帝质问二人为何吃果子?
8.亚当表示果子是女人让自己吃的,女人表示果子是蛇欺骗她吃的。他们试图将责任转走。
9.上帝惩罚亚当和女人不再永生:人有了敌人——蛇;女人会经历产痛并受制于男人;男人要生存必要经历辛劳。被逐
原文细节赏析:
1.【诱惑-谎言】
我们先定义「诱惑」:
A让B做某件对B有害的事X,B本不愿做。但A用方法让B觉得做X对自己只有好处,从而自发做X。
在这则故事中,A是蛇,B是夏娃,蛇是如何诱惑成功的?
第一步:暗示引导注意力。
创3:1-「上帝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上帝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这里要留意,这句话用了很强烈的心理学暗示技巧,思考一下你会怎么回答?
在知道“只有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的前提下,一定会对这句话反驳,但内心自然且自愿把注意力放在「善恶树」上。
果然,夏娃的回答对应了这点。她的回答在 创3:3-「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上帝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面的你们死。’」 夏娃说“那棵树”时,注意力已经自然在善恶树上。
第二步:排除恐惧,给予好处。
蛇继续说。创3:4、5-「蛇对女人说:你们一定不会死。因为上帝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判断善恶」
蛇先排除掉“死”的恐惧,再加上“判断善恶”的好处,给予双重保证,诱惑至此成功。
到后面我们知道,就像现实生活一样,诱惑欺骗他人的人,一开始会显得特别热情,像蛇一样,但到真相败露后便再也无踪影,也像蛇那样。
知道「诱惑」的智慧不是让我们如何去诱惑别人,而是防止被诱惑。
2.【背叛】
我们先定义「背叛」:
A给予了B各种好处,A是B的前辈。A要求B不能做某件事Y,但B在没有与A有任何沟通的前提下,自行做了Y。
在这则故事中,A是上帝,B是亚当夏娃,无论上帝有什么目的,但作为给予亚当夏娃各种好处的创造者,所要求之事理应遵守。不遵守也至少要给上帝老人家通告交流一下,而亚当夏娃是这样做的。
创3:6-「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在生活中,无论你是一个公司的员工还是某个国家的公民,如果有过任何约定,想要违反时,即使违反约定对你有任何重要的好处,不要藏着偷着去违反,一定要提前和位置更高的人或机构有所沟通,达成共识。否则就是「背叛」。
也许你会认为我说得有点决绝,但当你身处某个高位时,你就知被「背叛」是多不好的感受了…
3.【推脱】
我们先定义「推脱」
A让B做了某件让B陷入困境的错事,在面对别人责问时,B把这件事的责任推给A,并尽可能想让自己脱离这件事的责任。
先看看原文,创3:11、12、13-「上帝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上帝对女人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印有我,我就吃了。”
第一次看时我只认为亚当夏娃是实话实说。但仔细一品,这二人心中都知道做了不对的事,而话语中都是想把上帝注意力推到不是自己的另一个人身上。
这个在生活中太常见了,比如上班迟到被老板责问为什么迟到,也许我们会说“是闹钟没有响”或者“路上太塞车”。这么说的原因都是想让自己尽量逃脱责任。
但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一个迟到的人,他真的是闹钟没响导致迟到的,但他说:“迟到确实是我的过错,我没有检查好闹钟所以今天闹钟没有响。我会为我的迟到负责,未来我也会更注意检查闹钟,以免再遇到像这样迟到的事”
你作为老板会怎么看他呢?
而很容易忽视的,又真的非常非常巧妙的一点,用于表达亚当和女人当时心理活动的,是亚当说的一句话
创3:10-「最后,他说:“我在园子里听见了你的声音,但我很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就躲起来了。”」
这句话感觉亚当实话实说是吗?就好似吃果子前不知道赤身露体,而吃了果子“开了眼”,就知道赤身露体很羞耻了?
所以这果子真有“开眼”的功效!
算了吧,「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亚当为什么要试图“遮”住自己,真的是因为“赤身露体”的羞耻而“躲避”女人吗?
才不是呢,他非常知道自己明明有个禁令和要求是“不能吃果子”,但“吃了”。
所以你猜,那这件事被谁发现,自己可能遭受质问和惩罚呢?
你再猜,他“遮”住自己真正想“躲”着的人是谁?
没错,就是「上帝」。
但他嘴上却没这么说,躲得还很拙劣,像极了被老师抽问但不会,藏在立着的书后面。
这果子,真是“开眼”了呢…
总结:
通过“亚当夏娃”的故事,我们看到了「谎言-诱惑」、「背叛」、「推脱」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拥有这些智慧:
1.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用谎言诱惑别人,但同时也要提防被诱惑;
2.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要做违反前辈或管理者的事,行动前切忌藏着偷着做,要先和前辈或管理者进行沟通确认。一旦确认不能做,也要耐心等待合适时机,不要做背叛人的事。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我们随时可能遭受背叛,而背叛你的人一定会在时机到时受到惩罚。
3.自己做了错事,先自己承担,这样做的目的是自己真正知错,才真正知道如何避免下次犯错。推脱给别人,自己会犯的错依然会犯。
© 本文版权归 蝴想Funtas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