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
三年了,似乎慢慢走上正规的节奏,但这三年里消耗的元气实在太大,从躺平摆烂到站起来,已经是呼哧带喘,能走走路的就算不错,要跑起来还担心有意外的风险。但新年伊始,最多的还是期待,做了了断,该长的经验必须要有,前车之鉴也好前事之师也罢,每每遇到类似的事情总喊“多难兴邦”,喊到大家气短气虚没力气,堪忧他的公信力。
20年春节前那段时间,已经是摁不住满城的风雨,启程回家过年,准备好的口罩忘记拿,在南站的便利店一家一家地问了好久,才找到一款普通的布料御寒用的口罩,要40几块还得排队抢购,上了车发现好多人都做了防护,一直到除夕都没什么官宣的动静,但私下里大家忧心忡忡,果然过了年初二就开始静态管理,只是没猜到这一管,就关了三年。
不否认疫情之初医务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但是扛过最紧张的形势后,在医学技术手段上有了应对方法后,却喊出了极其错误荒谬的“清零”口号,不管是“动态清零”还是“社会面清零”,大众的认知,大家不会关注你前面有什么限定词,都畅想总会有清零的那一天,但事实是病毒无法彻底清除,无法预料的新感染层出不穷,那大家无条件配合的封控还有何意义?更不解的是走到最后居然以开闸泄洪的方式结束,不计任何后果,排除中间确实有一些乱带节奏的捣乱势力,ZF实在应该反思“清零”政策的依据以及执行力,我无法说服自己这个决定当初百分百的赞成票通过,而且到底有没有考量放开的合适契机?封控不只是带来行动上的不便,由此引发的失业破产等等各行各业的无法挽回的损失,该有谁承担?总之不论从那个方面讲,这届ZF的公信力已经归零甚至负数,失望透顶。
当前最大的悬案是COVID溯源,但即便所有证据都指向美帝,他自然也有很多花招耍,甚至倒打一耙都有可能,官宣“对此事负责”的结局估计不会发生,但与他有关的设想我想也绝不会是污蔑。
三年里似乎发生了很多事,又似乎没留下什么记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习惯,工作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当然我并不秉承事业为重的信条,只是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可以拿出来的说道的东西,比如感情,没有;家庭羁绊,有似乎不多;兴趣爱好,有很多但未兑现。。。。。。这样一比较也就剩下工作可探讨,但这个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巨大,加上之前ZF政策调整,公司没有夭折已经是万幸,无从谈发展。硬要强说点什么新变化,可能就是买了并未列在人生规划里的房子。
第一次缓冲期,帝都的封控很严,差不多延续到20年5,6月份,也就是小半年的时间都在居家,这实在是足够长时间的考验,因为大抵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时间久了村里的不便慢慢彰显,尤其是在冬天,由此也加速购房计划的实施。
在这之前几乎完全没有买房这个想法,一直觉得好像对我来说并不是个必需品,大姐一家早在18年就搬了新家,堂哥之前一直在安利早点出手也并未所动,他在县城买的房子早已入住,我还是迟迟未动,一是觉得仿佛没必要,二是在地点选择上犹豫。居家这段经历算是彻底让我说服了自己,我想不光是生活上的不便,更是因为我已无法摆脱“独”的属性,这是不想不便多谈的经验,既然注定这样,那还是赶紧置办独立的住所吧。之前犹豫的两个地点本市和省城,在房价上并没有差太多,因为不考虑学区等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交房的速度就成了唯一决定因素,因为实在太想早点有一处自己的空间。跑去看了几处在售楼盘,没有一处交房时间能达到预期,甚至开始在网上浏览二手房的资源,最终未果。就在刚刚返京不久大概20年7月份左右,有置业顾问联系说一套已交过定金的房子,因为贷款没办下来要转售,需要就赶紧付定金,这个楼盘当时已经在内部装修阶段很快交房,几乎没有犹豫就付了押金,一周之内补齐定金,然后又很快付了首付。等签完合同,才发现除了交房时间,其他好像都说不上满意,首先面积我理想的是100出头的小三居,这样不麻烦打理卫生,偶尔需要招待也安排的开,但目前好像已没有这种户型设计,三居几乎都要120了,收拾起来太麻烦,我太了解自己,对于整洁这个问题从来不敷衍,面积太大还是算了;然后是带装修的房子,因为有地暖管道,换地板也太麻烦,索性就那样了。

接下来急匆匆简单搞了点装修,想着赶紧凑到入住标准,但这两年断断续续的疫情还是未能如愿,现在拿了房本,暂时还是没房住。想想从前年6月份返京到现在,居然又换过5处住所,虽然每次都是我主动搬离开,并未有过被驱逐的经历,但也是因为各种各样不顺遂的原因,要不谁愿意像个蚂蚁一样搬来搬去。也许稍微上点岁数都这样,希望人生稳定,有个稳定的住处,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感情,稳定的人际关系。。。。。。也许这些都稳定,心才能定下来,也许是这样吧。
并非刻意感伤,有些稀松又平常的东西,一旦被剥夺,哪怕只是在某个特定条件下的暂时缺失,就会立刻察觉它的弥足珍贵。今年5月份的封控,简直崩溃,大半个月的时间在23楼的房间里,焦虑一波一波来侵袭,每一秒都像是要成为人生的最后时刻,然而窗外的初夏还是承接了暮春,天气一天天燥起来,燥地蝉也鸣了,翻来覆去,总要留一处宁静给自己,而这世道的轮回,慢慢帮我滤掉不属于我的东西,记住当下的这一刻,也许是处理它最恰当的方式,那就把它留在日记里。

新年伊始期待满怀,该做的要做的事情,想想已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包括那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都来吧,我无法做好万全准备,只是相信:
对人生抱以善良,终将被生活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