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如何才能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

单看书名,你会以为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可你耐心点翻到目录,会很诧异:居然讲的是荣格的心理学——未发现的自我!
可见,有些书起书名,就跟人一样,不装扮时髦点精致点,可能就没几个人愿意了解你的心灵美。不过,本书结尾有关于书名的彩蛋!
要我说,这本书写得还不错。
作家水木丁读到荣格的论文《未发现的自我》,感觉很好,便开直播讲课。因为课程对很多网友有启发,她便整理成册,起名《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2020年出版,到2022年9月,已经印刷7次。豆瓣评分也有8.3分。
最吸引我的,是水木丁对自我认知的探讨。我们很多人都想过改变,可困局往往是,你都不知道“自我认知”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怎么变?越变越回到解放前的。

如果你想直奔主题寻找自我,本书会让你失望,这样只能从你看到你的空头知识,无法带你走出人生困境。
荣格有大心理学家的格局,他把人放到系统坐标里分析,你先了解你跟群众、社会、信仰、宇宙的关系,再回来认识自我,这样的自我才是跟社会有联系的自我,才是有信仰依托的自我,而不是孤零零的自我。
比如说,我们都关注自律这个话题,你想变得自律。你是在大众标准要求下不得不学习自律,或者盲从跟风标榜自律,还是你真心想过自律的生活呢?
水木丁说到,用荣格的思路,你要弄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你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滴水,可你也是你的汪洋大海,“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
你要尊重本能,本能带你走得更自在;你要有信仰,信仰带你走得更长远。
换句话说,做人要放大格局,在大框架下思考自己的命运,在大框架下生活与工作。
她说,如果说我希望大家能从本书中得到点儿什么的话,我最希望的就是大家能改变对情绪情感、本能和潜意识的态度,不要觉得它们是低能的、低级的,不要一味地追逐理性,而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
关于写作方面,水木丁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看到此文的写作者心有感触:
信仰是相信宇宙万物的规律,我只是一个比较会写的普通人,是千万普通人中的一员,我写我内心深处的东西,只要它们是真诚的,就一定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读者,我一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和我一样的人,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回到开头我提到的彩蛋。
我这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活得不卑不亢,这也是被这本书吸引的主要原因。
在社交应酬时,我有时不知道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会用社会标准来评价自己在各种场合中的角色定位,搞得自己很别扭。很多向我倾诉的朋友、来访者,他们也有这方面的苦恼。
水木丁用几乎整本书的篇幅做铺垫,在结尾才引出“不卑不亢”的主题。
你认识自我后,知道你是谁,你如何生活,如何管理情绪,如何使用本能,如何与世界互动,你就能够觉醒,一个觉醒的人是有尊严的人。
水木丁说:
“认识自我可以让自己宣布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不卑;认识自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不亢。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一定是不卑不亢的,他一定是既自尊又谦虚,而不是既傲慢又自卑。”

若要自己过得去,没有更多办法,你抄小路走捷径,花费的时间精力会更多。不如,回到认识自我的原点,站在大框架下,重新看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