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 《诗经 周南》
”文王之化,后妃之德””温柔敦厚,民风纯朴“
1、《周南·关雎》: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地位之特别不言而喻。宗庙演奏,不太可能只是单相思。最重要的理解暗喻关系:雎鸠、钟鼓、琴瑟到底在比喻什么关系(雎鸠、挚而有别,不在一起但是心在一起;琴瑟,变奏和不变奏比喻夫妻关系的和谐)。最重要的解词在“逑”(匹配,不是用感情找,而是门当户对,给自己找帮手)和”服“(名词,在那个时代的铭文上用于表示官职,特别是父亲留下来的职位)。所以这首诗开篇古人就写明了王和后理想关系——和谐的伙伴关系。理解了这些才能明白为什么说这首诗是”后妃之德“,也算是一个基调。
2、《周南·葛覃》:后妃之本,就是会做衣服,后妃做王冠的绳子、公侯的妻子还要做腰带,大夫妻子还要做衣服。做完这些才能回娘家。
3、《周南·卷耳》:后妃之志,陪伴丈夫一起慰劳犒赏将士。如果解成思念丈夫,就是一个”醉妇“思念了丈夫了就跑到山上喝酒。就此引出了当时的女性额能否参加政治性的宗教性的活动。可以的,正好呼应关雎,做丈夫的好帮手。
4、《周南·樛木》:后妃之赞,用葛藤纠缠樛木的场景比喻人们对后的爱戴,愿意围绕在她身旁,感念她提供的帮助。表现了对后的要求,不嫉妒,帮助别人,帮助丈夫、帮助家族。
5、《周南·螽斯》:后妃之德不妒,多子多孙,并且兄弟姊妹和谐相处。(嫁给王的女人要带九个陪嫁,帮王生孩子,生儿子继承王位。)
6、《周南·桃夭》:后妃之所致,希望在适当的年纪结婚(桃夭的美丽象征年轻女子的脸红润,正是年轻女子脸皮薄血液积极流动的表现)(那时候对结婚率是保有众望,专门有官员管理男女同乐会,促进他们结合)。漂亮的少女出嫁了,希望嫁到了夫家之后,还会持家管事,使得整个家庭和睦、亲善,壮大整个家庭。也是对新娘子的祝福吉祥话,先夸新娘子漂亮,再说新娘子能干持家。是夸赞,也是祝愿。
7、《周南·兔罝》:狩猎颂歌。
8、《周南·芣苢》:劳动号子的故事劳动号子的故事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吃的都是大自然生长的植物,现在我们叫野菜,人能吃的。像本诗的“芣苢”,还有“卷耳”,那个时候并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去种植,而是到大自然中采摘。
9、《周南·汉广》:西周中晚期,国家中心南迁,但是南边的风化很差。追求不到就是因为风化不达标。
10、《周南·汝坟》:
11、《周南·麟之趾》
这一次读,更注意”关系“,那时候的理想关系是什么样的。更注意站在那时的角度去感受去理解为什么形成这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