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十二个圣诞故事
新的一年打算完成12篇读后感,第一本读完的书居然是一本3年前就囤积的《十二个圣诞故事》。
圣诞过去很久了,我看了下记录,3年前我就想读这本书,没想到从买了到现在读完,足足隔了3年时间。书的封面圣诞氛围很浓,各种卡通画,作者也是很有名的珍妮特·温特森,就是那位写了《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女士,那本书我印象也不深了。但对她很有好感,写的文字有点偏向成人童话的感觉。书里一共十二个圣诞相关的奇妙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附有一个作者自己经历相关的小故事和菜谱。
刚开始阅读的我感觉没头没脑,可能我期待的是不一样的故事?读了2个后才发现里面的故事真的是圣诞童话,基本的结局都非常幸福,类似于“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种结局。我对此有点不感兴趣,但既然买了我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书里的语言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怎么回事,一本童话书居然让人感觉读不通顺,有些晦涩难懂。不过有些句子还真是很优雅。
下面是一些摘抄
我们创造我们自己的传统。
刚开始这么做需要有意识地去努力-每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都始于有意识的努力。但你也许会发现,这个仪式,或者你自己的某种类似仪式,会成为圣诞节中出乎意料的珍贵回忆。
〝我攀登的时候明白了,重力保护我们不必承受生命之轻,正如时间底护我们不必经受永恒。”
什么是奇迹?奇迹是一次干扰-一它打破了时空的连续性。奇迹是无法纯粹用理性解释的一种干扰。机会和命运掺杂其中。奇迹是有益的干扰,是的,但奇迹就像瓶子里的精灵一—放他们出来,之后会发生骚乱。你会实现三个愿望,但还有其他许多事情随之而來。
句子写的很优美,但是整本读下来又有点不知所谓。我想大概整本书想传达的就是一种圣诞的气氛吧。
相比于这本书的故事,我对作者的经历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她写过一本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打算接下来要看一看。作者被生父母抛弃,和养父母一起生活,长大后又因为喜欢同性而与养父母决裂,真是跌宕起伏。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写在给读者的圣诞祝福里也说,圣诞节让人容易想到已经离开的亲人(感觉国内外有同感,比如春节),她也会想念她的养母,虽然对她有些恶劣。作者觉得养母其实很可怜,养母甚至表达出自己后悔养了作者,但作者觉得是养母错过了自己,他们本可以拥有很美好的回忆,养母也可以在后来作者的帮助下实现更多愿望,但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冲突。这一点有时让我也共情。我想,所有人还是对亲情有着极大渴求的,不管他表现出多么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