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门说话
澳门的通用语言有四种,每次张口用不同语言都决定着不同的身份,也许并没有这么夸张,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强烈。服务行业很热情的亚洲长相员工会对我说“hello”,我的回应决定了他接下来用哪种语言回应我。若是遇到不会讲普通话的葡萄牙后裔,他们大多会在我说“你好”后,很快摆摆手请会讲普通话的同事。这时候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拒绝感,虽然他们并没有这个意思,但我预设了一种“外地人”的自卑和无助,也预设了一些也许存在也许没有的歧视。这种时候我会想,对方不需要请同事来协助我,我也可以讲英语,但已经来不及,作为旅游城市的居民,他们早就习惯了普通话游客的到来,并给出了最高效的处理方式——换一位会讲普通话的员工,我并不需要切换语言。但这种时候我不可避免地觉得自己给他人带来了麻烦,但换同事的麻烦和等我切换语言的麻烦很难衡量比较。
还有一些时候,我暗下决心,对方说hello后,我一定要用英语回复hello,但对方的中国面孔和长久的习惯还是让我选择普通话回复,此外我对使用英文还是有点不自信。只有两回我顺利地用英文与外国面孔的服务人员沟通,一次是订酒店前看到评价,说可能会听不懂菲律宾员工讲普通话,办理入住时果然没听懂对方说健康码,听到我说what was that again时,对方也似乎长舒一口气。还有一回是找不到公交车站,在轻轨前徘徊很久,看到站前的工作人员是葡裔,决定去问前还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
回想起来,其实还有两次,葡裔服务员看到我过来直接问了what can I help u with,我就能很顺畅地讲英语。然而往往是华人面孔对我讲粤语时,是我最感到无助的时刻,有两次没听懂还感到对方的不耐烦。之后我在想,下次要在听不懂时大方地说“sorry I dont know Cantonese, could you speak mandarin?”后来一想我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不会讲粤语,您可以说普通话吗”,下意识的反应是用英文作为中介请对方讲普通话,这个念头有点好笑,值得琢磨。换位思考如果我听到这样的请求,可能会突然宕机:对方要我讲普通话但我好像feel like speaking English。
其实在澳门英语和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好像差不多,公交车报站的顺序是粤语-葡语-普通话-英文,一些地方的指示牌看不到简体,只有繁体、葡文和英文。但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似乎在普通话不占主导地位的地区成为了我的倾向语言。并且使用普通话又有心理上的耻感,不过这很复杂,除了母语羞耻外,还牵扯到我对mainland的不认同和对自己身份的焦虑和自卑。
其实在这里使用普通话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比如在网红店俩北方口音的游客在嘀咕为什么要放辣椒,一旁的服务员阿姨听到了马上开始讲菜的做法,而在此之前我因为点单的时候没有听懂另一位员工的“鸡蛋全熟还是半熟”,问了对方三次而受到不耐烦。
我在与人交流时会想很多,对方一点点冷淡都会让我思虑很久。有时候我会想,对方跟粤语游客聊天很热情,对我很冷淡,也许只是因为对方不擅长普通话而已,或者是我本身散发出一些怯生生的气质,让对方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想到这一点我释怀很多了。一些时候吃完饭结账时,我主动对老板说好吃/有些辣/谢谢/新年快乐,对方看起来有些惊讶,不过也很客气说多谢/不客气/拜拜。
当然主动与别人搭话的勇气也是被激发出来的。在葡萄牙餐厅点单不太顺利,葡裔员工看到我不会讲粤语就没再搭理我,过了一会儿才来了一位会讲普通话的阿姨。吃饭的我听到别的桌招呼excuse me,葡裔员工就去倒茶。结账的时候换班了,收钱的是一位年轻的华人男生,78块钱的饭,我给了100,对方问我有没有硬币,我手里拿着一堆硬币然后数给了他两块,人家说再给一块,我手忙脚乱,对方讲普通话我居然全程混乱着说英文。后来对方问我饭味道怎么样,我应激式热情地说很好吃(其实没有),一边的姐姐又问我一个人来这边玩吗,问我是不是还要去附近的街,祝我新年快乐又很温柔说拜拜。这个经历给了我后来在餐厅与老板搭话的勇气。
其实这里还有些不那么热烈的温情,只是我事后才意识到。在炮台请一位自拍的阿姨帮忙照张相,完后问她需不需要我帮她照,她说不用了,这里的景色她都看惯了,她经常在这里看日落。我也感叹这会儿的光线真美,她又说可惜这里有工程,“工程”一词她想了很久怎么说,其实她要表达的是在施工,最后她指给我看对面的灯塔。我对这突如其来的交谈有些慌乱,回应热情又敷衍。后来想想,如果我也能像平常一样进入聊天的状态,也许这位阿姨会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与我讲很多。
澳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城市,走几步就有教堂,沿街的店铺前又燃着敬土地公的香。不同民族的人来到这里,各种语言也在这里交汇。这几天的旅途让我萌生了强烈的学粤语的念头,因为大多数华人会讲普通话,大多数葡裔讲葡语,而广东话将他们连结在一起,这在我看来很有意思。
很少有地方会有四种通用语言,在这里语言的选择带给我的感受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澳门对我来说并不能算非常喜欢的旅游地,但我非常愿意学些粤语或葡语后再来一次,或者在这里久住一段时间,感受不同语言与身份、不同文化的交织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