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女儿》又名“是我想太多”
跟风追完《回来的女儿》,不得不说,拍好家庭类悬疑剧很难,让观众期待不落空更难。
《回来的女儿》高分开场,每集都抓人,到了第6集出现分水岭,开始集集水剧情,到最后一集仓促圆尾,豆瓣最新评分掉到6.6,按照这个趋势发展,预测最后评分6分左右。
个人评价也是3星,不能再多。

大早刺猬公社《爱奇艺制造悬疑天花板》发出来,团队讲述了在做好迷雾剧场新剧所做出的努力,从选题到最终成稿,编剧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而它的主创团队阵容无疑也十分强大,《无证之罪》的导演吕行,《隐秘的角落》编剧潘依然、陈骥以及监制韩三平。
炸裂开场
这一阵容的强大,也确实在开篇给了观众巨大的惊喜。一个突如其来的女儿,闯入小地方谭岭安静、简单的家庭,开篇就勾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为什么一个女儿回来相认他们却并不质疑?为什么妈妈廖穗芳对李文文时刻紧盯,她如何确信这一陌生的女人必然不是她的女儿?为什么李承天戴着绿帽子却心甘情愿跟着廖穗芳,并愿意养着傻儿子?
反常的一家人,短时间内呈现给观众,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吸引力。话题度、讨论度都有,观众被全身心带入,集集都在讨论细节,追究剧本背后隐藏的“话外之音”。
前六集最出彩的角色,无疑是廖穗芳。很多人在弹幕里玩梗,既重提家暴梗,又说“廖穗芳是被偏爱的人有恃无恐”,把剧情走向引到三角恋的纠纷讨论之上,却完全抹杀了廖穗芳个人的魅力。
一个小镇上长大的女人,年轻时与初恋王重阳相识相知,怀孕了却被抛弃,无奈之下,她带着身孕嫁给“老实人”李承天,也就构成了后面的居委会廖主任、化肥厂员工李承天、高烧脑膜炎变痴傻儿子与回来的假女儿李文文的家庭配置。
廖穗芳与陈佑希在洗手间门口的对决是第一个小高光,廖穗芳怀疑她的身份但不动声色把她带回家,抓紧一切机会刺探她的来意与身份,短时间内摸清陈佑希为消失的保姆小秀而来,又能迅速把福利院院长叫过来把假女儿带走,一击不成再利用亲子鉴定直接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
梅婷的表演很有张力,表面不动声色却能给人极大的压迫感。她机警、细心、敏锐,又能一击致命。而她最深层的动力就是为了保护傻儿子李文卓,能护他安全成长。
你会为她的心计折服又心悸,但同时也会为她遇人不淑、中年丧女、儿子痴傻的悲惨命运而感到同情,你内心会叹一句:命运总给美人更多波折。

精神病院无法自证清白的片段让你感受到世界的荒谬,和剧本身的荒谬所呼应:大家都为了自身的执念而陷入犯罪的深渊,精神病与正常人不知道谁更偏执一点?
精神病院这一段是女主最高光的一段,到这里算是完成了对她的人物形象塑造,她努力、坚韧,能为朋友而到处奔走,不畏惧会遇到的任何伤害。
但自从她从精神病院出来,重心转移到李承天身上来时,每一个人的人物动机不明,逻辑撕裂,全数快速崩塌。
李承天在前期,是一个略显沉默、被动的角色。他期待女儿的归来,在见到假女儿的时候看似全然相信、全盘接受。在廖穗芳出轨、带子嫁人的录像带在传扬的时候,他选择吃农药来维护尊严。
他在一个江河日下的国企化肥厂,市场经济正欣欣向荣,王重江投机倒把卖保健药品成了当地知名企业家。两个少年伴随着历史的走向,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少时争爱人,老时争尊严,李承天老实、包容、丧女、爱女的形象,在前期挣足了好感。而这种拼命的铺垫、堆砌,能让你从中嗅到编剧在刻意埋下反转的草蛇灰线,前期在用力让人信服:李承天是一个老实人。
人性先行
后六集剧情大转方向盘,陈佑希害怕傻儿子李文卓没人照顾,所以在确定李文卓是杀人凶手,李承天廖穗芳协助抛尸的情况下,她又选择了不报警。
从这里人物的逻辑就开始走不通了。张子枫的表演全程有点木然,她的底层逻辑动机应该是“缺爱,所以谁爱她她就对谁好”。从这一层面出发,可以理解为陈佑希被父爱所感化,假女儿选择维护从未得到过的亲情。
但一对虚假、满是秘密的父母,能不能抵过从小长大的好友被杀之痛?这一点得打个问号。陈佑希程威站队李承天,绑架李文卓,杀死王重江,这一系列剧情犹如脱缰野马,脱离主线乱跑,让主角卷入降智、过家家似的绑架,青年组前期积累的好感瞬间全无,因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想要套李文卓的话可以找机会套话,他们为什么要配合李承天违法犯罪?据说剧方团队初心是拍好群像戏,但很显然,每个人的人物动机前后矛盾,每个人物反而都被削弱。
后期,程威失手捅了王重江,第一反应不是察看伤情,而是默认让李承天处理尸体。这里也是后半部分最大的矛盾点,主角团卷入杀人抛尸事件,之后陈佑希发现当时的老王还活着,凭证就是电话里听见的咚咚声,瞬间转换立场,把维护程威变成了誓死把老李送进监狱,让他受到法律的惩罚。
陈佑希道德标准的转变毫无缘由,最大的理由可能就是她发现老李是个坏人。但是好坏的定义,本身就很虚无,在一开始主动承担处理尸体任务的老李会不会其实是个好人?

最后一集疯狂跑剧情,李文卓变傻是因为李承天故意拖延送医;李文文被窃贼杀死在洗衣机,廖穗芳以为是傻儿子不慎把女儿弄死,所以瞒着老李独自处理尸体并报失踪案;廖穗芳和老李打明牌,廖仗着老李的爱觉得不会被杀,有恃无恐喝下毒鸡汤,然后突然死亡;老李在得知女儿死亡的消息后彻底破防尽数交代罪行。
在这其中伴随着警察智商的忽高忽低,武力值满分的小弟被老李反杀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节点。
尊重人之本性,就是要在作品中呈现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追根究底,所有能让观众共情的剧集,都因为以人为核心。作为创作者,更应该打开心境,将看待事物和人性的角度变得足够包容,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具广度的故事。比起主创的强大,向人性的深度走去,才是好内容产生的根基,“这放在所有的剧集中都成立。”戴莹说。刺猬公社编辑部,公众号:刺猬公社爱奇艺制造悬疑天花板
在剧集团队的采访里,他们提到了“人性”。“呈现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上一个迷雾剧场爆款《隐秘的角落》成功的秘诀所在。无论是张东升还是朱朝阳,他们都有想得而得不到的情感,一生都在追求“相信”与“防止被背叛”的精神折磨当中。串着这条主线,他们隐秘的不相信、利己行为都能找到归处。
但《回来的女儿》不一样,它有了“为呈现人性而人性”的意味。李承天的一生,是憋屈、不光彩、不体面的,在这种情况下,他面对的是不被相信,与用不光彩手段绑架廖穗芳的诱惑,但这不代表最后一集一个镜头表明老李故意拖延送李文卓就医,就能让人信服,这就像:我反正已经给你铺垫到这儿了,那所有的坏事都归你头上吧。作为接受廖穗芳带身孕嫁给他的丈夫,在前期能接受并尽心尽力把便宜儿子养到能读书的年纪,没必要把他弄傻,给自己增加生活上的负担,而且傻儿子的存在并不会让廖穗芳离不开他,反而在最后为了维护李文卓,廖穗芳宁愿付出一切,没有一个父亲因为毫无缘由的恶意弄傻他爱的女人的儿子。
人性应当是幽微的、摇摆的、让人同情又叹息的,就像李承天等回不来的女儿等了几十年一样,他肯定曾经怀疑过,也想放弃,但到最后这个绝望的父亲一直在原地等候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也像朱朝阳从一开始有了玩伴的欣喜,对友情的渴望,但在面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能让自身处于险境的时候,他会埋下对严良的不信任感,做出自保的举动。
没人想无缘无故地走向深渊,如果有,他一定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挣扎,但人嘛,总希望在拉开第一个潘多拉磨盒的时候,忍不住伸向第二个,探一探里面的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