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效应:关于我的2022
今年是普鲁斯特逝世一百周年,“忍冬轻吻白鸽“的诗意前阵子引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我十分钟爱《追忆逝水年华》,遗憾的是从未读完过,甚至已经过去很久了阅读进度也还停留在《在斯万家那边》。不知那套书在书架上积了多少层灰。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普鲁斯特效应”,它是指只要闻到曾经闻过的味道,就会开启当时的记忆。其实不只是味道,曾经记下的照片,听过的声音,看过的影像,都有着承载记忆的功能。于某个时刻重新遇见它们,过去的那些日子又会声势浩大地向你涌来。在这一年的尽头,我又一次地去翻看相册,去查看保留下来的旧东西,看看我这一年里面感受过的书影音,就这样触发了关于我2022年的普鲁斯特效应。
共同渡过和年初纪事
今年的年初是和朋友一起熬夜度过的。甚至是从2021年年末就开始,不知有几多个夜晚,凌晨两点,凌晨三点我们还在看书,熬夜完然后又是早起复习。那一段时间真是辛苦啊,但是心里不苦。其实我们都是很讨厌熬夜的人,只是无可奈何。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少熬夜。几科堆起来,考试时间又密集,但是又如何呢?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至幸且所向披靡的状态。多谢你,多谢陪伴。我还记得年初我们第一次云旅游,相互的。
一月中我还回了一次中学,至今我仍然很在巴蜀那六年,实在是太多美好的记忆了,遇见了好多很好的人,对我的生命来说都掷地有声,多谢你们伴我成长。

迟来的书迷
大概是今年二月我才成为她的书迷,之前也读过她的作品,但不是代表作,甚至是她不太好的作品,所以对她的作品一直有抵触。当时书荒,想读中文小说,出于翻翻看的想法,我开始读了《小姨多鹤》,越读越沉迷,越读越难受。有人拿她和张爱玲作比较,他们觉得,相比张爱玲来说,她是一位资料型的作家,这也造就了她笔下极其出色且娴熟的带有时代背景的故事叙述。她或许不是一个大师作家,但是她绝对是一流的故事叙述者。她太会讲故事了,尤其是她熟悉的上世纪的女性史。她是中文写作里面,少有的女性视角的叙述以及女性主义表达,而且叙述精巧老练。她笔下的女主角,都散发着人性光辉。后面读了《扶桑》,太能理解她在二月的所作所为了。她早在那部泣血的小说里面,就已经描述过二月里面那残忍的情节了。无论她是否成为禁忌,我都永远尊重这样一位真诚的作者。
三月雪与云旅游
之前因为三月下雪,写过一篇日记。这应该是我在北京,甚至是我人生中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雪了。这确实是我今年经历过的一次极难忘的事情,那几日,无论是眼睛还是心脏,都是特别的感动。我记得之前我跟朋友讲,等樱花开了,我们云赏花。可是樱花未开雪先来,好吧,就先云赏雪吧。那几日天气很冻,那几日风景很好,对于我来说,这场大雪是新春一个很好的开端,是往后值得发梦回忆的素材。这些日子,有温润的雪景,有很有意思的雪雕,以及和朋友的云旅游。每一件事情我都会永远记住。

雪花瓣,像白色精灵一样,它们簌簌地从天国降临人间。雪花会在树上,在水上,在房子上,甚至是在头发上逗留,然后随机地不留痕迹地消失,没有踪影。我独身在北湖游荡,入眼的是银白色和几点花花绿绿的人影,就这么静静地走着,遇见值得的景致就拍下照片,我很欢喜这一份寂静的快乐。

在零下低温选择出来做雪雕,出来看雪雕的人们,心里肯定都是浪漫飞扬的底色。我在那几日见过了好多好有创意的作品,自己也做了几个丑丑的小雪人。生命力,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名词,同时它也是具有哲学色彩的。每一个雪雕也是饱含生命力的,尽管它们会很快消逝,但留在人类大脑皮层的反应会持续很长时间的,甚至于多次触发。这是它们存在的意义之一。

这场雪是我们今年第几次云旅游了呢?我很喜欢朋友提出的云旅游这件事情,这是一种能够产生双倍以上快乐的事情。有的时候,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再去分享给别人,别人如果也能感受到快乐的话,那么这件事情真的是功德圆满了。然后别人的快乐再反过来感动你,你的感动再来感动别人,这样就陷入了快乐的死循环了——无限快乐。因此,很感谢朋友做我唯一的游客。
四月一日,有关Leslie
很悲伤地说,这是哥哥离开的日子,对于我们这一批后来迷恋他的人而言,无论过去多久,心底总会有难过的影子。”荣迷初期综合症“总会在一年里某几日复发。今年的这一天有和往常一样的事情发生,也有和往常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和往常一样的事情就是,在零点时分看见唐先生怀念哥哥,整天都在听他的音乐,晚上去看他的电影;和往常有别的是,今年我是和朋友一起,很快乐地度过这个日子的。

那晚有热情修复版的直播,和朋友相约一起看。尽管这场演唱会已经看过无数次了,但是我依然无限感动。我始终觉得,热情演唱会将Leslie艺术选择和艺术生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记得,我和朋友一边看一边聊,一边点评,从Overture 一直到最后一首歌。唱大热时,哥哥与麦架共舞的时候,我们会一起惊呼赞叹,唱为你钟情,共同渡过的时候,我们会一起感受他的情绪而悲伤。多谢Leslie,多谢朋友,真的是好难忘好开心的一晚。
看完演唱会再看电影,实在太幸福了。谭家明的这部电影有着很明显的新浪潮色彩,剪辑风格和配乐处处能体会到呼之欲出的青春情绪。我后来也大概能理解了结局,因为在海岛的那一段时光实在是太田园牧歌式的美好了,所以必须毁灭。
明年的这天就是他离开二十年的日子了。我甚至已经在想明年的这一天我们会如何度过呢?
我的生日
清早睁眼就能听到有人为我唱生日歌是什么样的体验呢?欢喜,无限的欢喜。很感激我的朋友记得,好温暖,以至于这一天我都很顺遂。生日前收到了发小送的乐高,很开心。中午收到了来自唐老师的蛋糕,也多谢她每年都能记得我的生日,她每年都送我生日蛋糕,她一直是我生命中遇见过的最重要的老师。这么些年,我逐渐明白了生日的意义:不在于庆祝的仪式感,而在于记得这个日子的人,重要的是不是这一天而是陪伴你关心你的人。
来到人间已经二十个年头了,打趣地说,离天国又近了一步,我要好好地珍惜我接下来尚为充足的生命。多谢这些对我很好的朋友,老师,以及亲人,因为你们,我更加珍惜我现在的生活。
好好生活!

五月有什么回忆呢?
五月难忘的时光似乎还是和朋友有关。五月有朋友的生日,某天和她一起看了电影,以及一直在和她一起加油。我记得朋友生日那天,她弄丢了她的书,她很焦虑难过,我也很替她难过,因为这是她的生日,还发生了令她不愉快的事情,当时真的很恼天公。她后来告诉我说她找到了她的书,她很开心,我也很特别开心,某种意义上的被她传染了。这也就是我说的双倍及以上的快乐。
当时我大概写了这样一条短评:“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日,和朋友一起看。 我们的共识,这是一个有爱的日子,应该看Leslie的电影,于是我们拣中了这部《缘份》。这是我第二次看,那时他们三个都好青春,一种温馨的气息漫出地下铁,在他们最青春的时候。多谢Leslie Anita and Maggie,以及多谢Nicole!”
我在翻相册的时候,看到了好多当时看电影时候拍的照片。马上勾起了我当时的回忆。

薄荷糖,以及爱上李沧东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在那一天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看了这部电影。在年中。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那一天看这部电影,很偶然,我很早以前就在电脑上下好了,在那一天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点开了,看完后一想,竟有一种不可言语的仪式感。后来我专门去听了波米的一期聊李沧东的播客,波米说,这部电影最高级最打动人的手法就是它的倒叙。的确,倒叙是一种多么残忍的叙述技巧啊,尤其是对一个不幸的人物。倒序的手法引出的每一次回忆,就像往身上压了一块石头,越压越多,越压越重,慢慢为我们揭开这个男人伤痛的过去。政治事件,职业生涯,社会压力,他一步一步走入深渊,神经质一般地疯掉了。历史的变迁给予最大伤害的永远是小人物。“我想要回去”,我也想要回去。每一次回忆间,切换到列车轨道的镜头时,再结合那配乐,真是悲从中来。看完电影,我又倒着放了一遍,开始痛哭。人生如此,只是遗憾与悲凉。




从这部电影开始,我真正地爱上了李沧东,这位作家导演,这位还担任过韩国文化部部长的导演。他指导的电影很少,但是全是精品,大师级的作品。从叙事来说,几乎无可挑剔。对于我来说,看他的电影,流再多眼泪都是值得的。
游荡在川西
很久没有出游了,出于到此地社会实践的目的,我来了一趟川西,去了马尔康,黑水等地。彼时,城市里面正值酷暑,而这个避世的地方却充满了清凉的感觉。天青,水绿,山远,以及富有藏族文化气息。我其实很喜欢带有Religious color 的地方,因为它们神秘且澈净。马尔康亦是如此,带有深深的藏族文化气息。街上大多数的店铺的牌匾除了汉语,还附有藏语。在偏僻的路上踱步,也能遇见许许多多与藏族文化相关的事物。
还有一个趣事,其实我到成都的第一天,入住酒店那晚发烧了,整个人周身酸软,晚上睡觉都是断断续续的,但是我没有吃药。很神奇的一件事就是,第二天早上起来,退烧了,整个人异常精神,跟没事人一样。


当然我也不忘和朋友云旅游。那是一天快乐的升华。
会面,感激你
我和朋友见面是在七月二十三日,川西返成都的第二天,极其感动的一日,很难忘,真的很难忘。
朋友问我想去成都的哪些地方玩,我想都没想就给她发了豆油说:“想去为你钟情咖啡馆。”朋友回复我说,她脑子怎么没想到呢?,因为哥哥对我们有特别的意义,所以去为你钟情咖啡馆具备某种特别的意义,我亦是第一次到这家心心念念已久的咖啡馆。

从为你钟情出来之后,我们去散步。那天成都很热。我和朋友开始了没有目的的漫步。我们买了炸土豆,去到麦当劳里面吃。我们似乎开始聊音乐了。我们都知道一首歌叫《麦记最后一夜》,而此时我们在麦当劳,顺势就聊到了这个乐队。我们聊到了阿P,我们听了很多的歌。
遇到好心的阿姨提醒了朋友,阿姨真的好好。我们继续散步,直到肚饿,其实最后也没有肚饿。我们去了很狭窄的路上走,在我不熟悉她很熟悉的路上散步。也遇见了很多她吃过我没有吃过的餐厅。那时成都疫情很严重,我们被风险区包围,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继续乱走。

饭后我们夜游公园,走啊走啊走啊走,我们一直在走。我想到了他们的一句歌词“潜入岭南之风看不见四周”。闲聊,聊有的没的。然后最后九点多的时候去乘地铁。
我喜欢一首很老的歌叫做《旧梦不须记》,Leslie说过他也为这首歌流过眼泪,离开之后我再听这首歌的时候亦黯然感伤,可是我想讲,旧梦必须记。多谢我亲爱的导游,赠我如此快乐的一天。
学车记,书店与健身房趣事
拖了两年多才开始学车,本来高考完就应该去学。不过所幸,还算顺利,从科目一到科目四,都是很顺利的,一个月就拿到证了。我想,应该每一个夏天学车的人都会经历早起,骄阳,挨骂,忐忑,喜悦等等事情,我记得当时跟我同车一起学的,除了我的一个同学,还有两个已经上班的哥哥姐姐。每次教练不在,让我们自己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各种不规范操作了,偷偷踩一下油门,把空调开得很低,诸如此类。
不过很奇怪的是,最后拿到驾照那一刻我似乎没有高兴得跳起来的,似乎还有点恍惚。

八月我几乎每天都去健身房,游泳或者器械训练。我很高兴的是,经过一番锻炼,我还是锻炼出来我比较满意的身材和体重,体脂率一度低于15。甚至还重新获得了腹肌。不过呢,这都是暂时的,回到学校一个多月后这些东西都不见了。甚至于前几天穿以前的旧裤子,已经穿不下了,明明几个月前穿的时候还需要系腰带,而如今不系腰带就已经很紧了。这个冬天能不能再一次拥有八月的身体呢?我猜……不到。

行为记录与小纸条
九月和十月,我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学习方法的探索,包括金币计划,草履虫计划等等,但是好像都没有坚持很久。后来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方法,叫“行为记录”,我试了试,我跟她一起在坚持行为记录,然后真的几乎就每一天都坚持下来了。
行为记录的意义?其中之一我觉得就是让自己每天做了什么都可视化,之后回望的时候,会惊叹自己原来那个时候居然这么棒,做事情的效率这么高效。我离开学校的时候,专门给我收纳我行为记录那个盒子拍了一张照片,很感动。我大概会一直记录下去的。

我还收获了朋友写的一条小纸条,多谢朋友,我想说,你也是最棒,我们会继续一起加油,我们会继续迎接好运,我永远与你同在。
“寻找快乐计划”
十一月,十二月,是追寻快乐的月份。今年的最后两月竟然能够如此快乐。
“寻找快乐计划”是朋友提出来的,立项于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日,从十一月十一日开始,我们开始互赠快乐,算如今,已经有了六七十条快乐。快乐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可以是书影音,可以是专注学习,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帮助他人……但那确实都是一些沉甸甸的快乐。假设按我之前的逻辑算法,每一条互赠的快乐指令拥有两倍及以上的快乐,那我们在这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面,真的拥有了好多快乐,这真是一个好温暖好有趣的计划,我们会继续互赠快乐的,我也继续验证我的双倍快乐及以上理论。
火山挚恋
和朋友一起,在12月6日。这部纪录片是我和她一起经历的一次快乐,大快乐。我觉得,这场影像一定得在寂静的夜晚观看食用,因为热烈的画面衬上静谧的底,会更加调动感官的感受。我开始看这部影像的时候,恰巧是夜晚,当我看到一帧壮观的镜头,发出轻微感叹时,总会有下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绝美画面令我心颤,攻陷我的心。而它的配乐,既古典又新潮。既有Dalida,也有Nicolas Godin。歌剧和电子乐以及爵士的交织,绝妙。熔浆,火山岩,火山灰,地表结构,每一个火山怪物的身躯都是来自大自然的无限的创造力,也融入了Katia和Mauice Kraff这两位火山学家浓烈的爱。For volcanologists,在火山终其一生才是正经事。


年末读秋园
于十二月读的一本书,书不长,但是读下来极为沉重,深夜读完已经把枕头哭湿了。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本书太缺“技巧”了,没有华丽的文笔,没有精巧的叙事结构,就是一本表达真情实意的流水账。可是,私以为,真诚才是这类小说最有力的技巧。杨奶奶八十始写作,这本书出版于二零二零年。她用这本不厚的书写了秋园的一生,一位平凡的女性消亡史。苦,太苦了,可是上个世纪大部分中国女性都是这么苦,这是时代巨大的残忍。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外婆。我听我妈妈讲过她好多故事。因为她长期生活在阿克苏,我这辈子都很少见她,甚至于她离世前,因为疫情,我也没能见她最后一面。印象中,外婆也很瘦,很安静,我脑海中她的样子还带有微笑。天国安好。
你独个生活,这重庆不再漫长
“脱北”之后,我欢喜了一下子。能回家总归是有点开心的。但是回家之后,其实我的心情低落了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回家后一直是一个人独自生活,虽然有很多的自由,但是几乎有大半个月没见过熟悉的人,仿佛把自己放逐了一般,每天过着完全一样的日子,烦忧,腻以及孤独感,甚至失眠。
终有一天,当我把外卖吃到反胃了,我想起来,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去买菜煮饭呢?这是我日子变好的一个契机。于是我开始出门,一个人逛超市买菜,观察市井,冷风吹,步履不停,耳机里播放着一首一首熟悉或不熟悉的歌,我喜欢这样的状态。

看日落,在同一个路口相同的24秒下留下不同的景象,烤胡萝卜与火腿,做咖喱鸡块拌面,运动后口罩不小心掉了,只能捂嘴回家。

花,树,黄叶,夜楼,月影。
我还是喜欢李蕙敏那首《横滨别恋》,“你独个生活,这东京不再漫长”,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晚又听了一遍。我独个生活,这重庆也不再漫长。
声音的记忆碎片
翻翻我标记的专辑,我今年大概新迷上了三位artists,西村由纪江,椎名林檎和皮亚佐拉。前两位之前都有了解,但是之前谈不上喜欢,而皮亚佐拉几乎算是初识。很神奇的体验,就是某一瞬间,突然就喜欢上了,仿佛没有缘由一般。
她的钢琴有让人静心的作用,我很喜欢她写的曲子,能看得出她深受古典音乐熏陶,但是她有种另辟天地小清新,很优雅,每一段乐章都能像细细地流水一样划过心头。我看过别人对于她音乐的一条评价:“对于西村由纪江的钢琴曲而言,再也没有比鲜花更为恰如其分的象征了。”借着这个逻辑,所以,她是鲜花一般的钢琴家。她的生日也很特别,突然想到了一句歌词“那种金牛座特性你全(冇)有”
我爱极了她琴键里如鲜花般美丽而优雅的诉说,没有大悲大喜。
浓烈和反差。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我听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赌局》)的时候,我想到的竟然是那位冰岛女歌手。爵士,摇滚,流行,古典融合起来就是苹果风格吧。编曲复杂但很精致华丽,一点都不突兀,仿佛一杯口感极其复杂的自调酒。
几乎每一首歌,都能让我颅内高潮,椎名林檎最迷人的当然是她独特的编曲。
华丽而哀怨。大师就是大师,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手风琴与探戈音乐。提到皮亚佐拉,我最先想到的当然是春光乍泄,那一出伤心探戈。我觉得,阿根廷的近现代文艺,至少有两位大师是绝不能忽视的,一位是博尔赫斯,另一位就是皮亚佐拉。
我还记得,世界杯决赛那天,本来没想看比赛,晚上很早就睡了,但是一直睡不着。大概晚上一点半的时候,还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想起来要不看会儿球吧。于是我赶上了世界杯决赛的尾声,不太懂足球,但是私心希望阿根廷赢,后面比赛愈来愈紧张,我心里竟然自主地蹦出一句“Yo Soy Maria”,结局是几分钟后点球大战阿根廷获胜,最后messi捧起大力神杯。我几乎流泪了,这是他梦实现的一刻,大概这世上圆梦故事都那么动人。
不只是马拉多纳,皮亚佐拉在天国也在保佑着阿根廷吧。
尾声
今年实在是太复杂了一年了,用复杂这个词来形容是中肯的。因为见证了太多不愉快的事情,与我相关或不与我相关。但同时,我也经历了许多令我特别欢欣的时光,而且因为拥有这些快乐的日子,我宁愿去承受那些坏日子的伤痛。这一年里面,总的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朋友一起积极进取。我觉得是很幸运的,多谢朋友。我大概在初中听过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我至今仍然记得:“于万人中万幸得以相逢。”我是至幸。
当然,我亦盛爱《春夏秋冬》里面那几句歌词,也是我的心声。

这篇日记写了很多天,甚至可能写了有十天。每天空闲时翻翻相册,拣几件事情来写写,或许应该感谢普鲁斯特,回忆如此美好。这样来说,每天写我的日记小片段也成了我的一点快乐。早就失去发朋友圈勇气的我也只能在这里留下我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也感谢我的这片精神自留地,能让我畅所欲言。所以很有意思,除了我极少数的几位朋友,很少有人知道我这一年的愉快经历。不过也不必让其他人知道。快乐有的时候是需要私藏的。
祝我们来年健康自由,万事顺遂,每天都能寻觅到大快乐!
一个疑问,明年能留住多少普鲁斯特时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