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好人”不懂善良需要带点“锋芒”
前几个星期在苏州接触了这样一位伙伴:对家人,对伴侣,对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付出。而且没有任何的抱怨。但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伴侣都离他而去。
生活中有这样子的付出者。探究原因,其实。她不想触碰自己的内疚。她不想接受别人的付出。这样在关系中就不会不平衡,她永远都是高高在上。
只要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求。你付出,他也付出。你付出多一点,她也付出多一点。这样关系才能够彼此动态的平衡。
在关系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意付出,而是不愿意接受你太多的付出,这样就会产生心理的内疚,而会变成愤怒,从而逃离你,破坏了这种关系。
一般不愿意接受很多付出的会启动两种模式。
禁欲者会压抑自己的需求,会逃离,会破坏这种关系。在朋友、伴侣很多的时候是要动态的平衡,而在和子女的关系中,可以有这样子的付出,但是如果太过了那个度,你付出的多,孩子会承担他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他会跳出来保护你,他会和你站在一块儿去对抗另一半。
苏州的那位伙伴,俩前任离他而去,就是不愿意接受她的“心中无愧”的付出。

他也会用你对待他的方式,多度的付出,但是你又不愿意去接受这种他付出而造成的内疚,于是会破裂关系。
我们都是凡俗夫子,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看到自己的需求。我们要去不带着内疚感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当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时候可以放肆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觉察我们善良背后的内疚。内疚背后的需求。结纳自己的内疚,也接纳别人的内疚,让我们的善良稍微带点“锋芒”,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