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胆自重的日子吃什么
以前在《油炸的香气》写过,我很爱吃油炸的食品。借用老友大C的话:“油炸的东西香,穷人家的孩子爱吃。”小时候在云南吃早饭,常选择稀黄粉加油条,豆浆泡油条,后来到了上海,豆浆变稀了,好在油条变化不大,又有粢饭包油条、煎饼包油条……随着城市的早餐店逐渐消失,我的油炸选项渐渐只剩下在餐厅吃椒盐排条,以及偶尔叫附近一家老字号的外卖:炸猪排。
上海的老式炸猪排不厚,炸得比较透,一侧带骨,骨头附近的肉特别香。当然了,要蘸辣酱油吃。
可能有的病和你爱吃什么有关,又或者仅仅是基因导致——前几年,我确诊了胆囊炎。医生说不严重,开了点药,我吃了几天,就把这事给忘了。
四五月间,上海市民都在为吃发愁。我们小区的团购还不错,纵然不算太愁,也不可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终于有一天,发现可以点某几家的外卖,赶紧点了乳鸽和炸鱿鱼。我快乐地吃了一小盒炸鱿鱼,还在豆瓣发了心满意足的水獭表情,当晚就经历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胆囊炎发作。
那个疼,唉。
此后我就很注意了。再然后,又把这事给忘了。从夏天开始旅居,关于食物的选择随之发生变化,此地超市的熟食多为油炸食品,我也不免买了几回炸竹荚鱼。不像在上海,懒得做荤菜就买个盒马的熟食,如今无论荤素基本靠自己动手做,菜色比较简单。零食吃得多了,反正超市有那么多种薯片,换着买。
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地忘了,我有一个娇气的胆。
一天,得知“炸猪排成藏”的主厨三谷成藏即将出现在姊妹店TaruTaru NUMA,亲自炸猪排。三谷成藏的炸猪排据说是日本第一,此地爱评这个第一那个第一,有些听听就好。不过,他的炸猪排有些特别,全程低温慢炸,色泽偏淡。炸猪排成藏很难约,这场活动倒是好约,我很快订了位。小c不吃油炸的,当晚分头行动。
TaruTaru NUMA的设计很像回转寿司,客人们对着长长的吧台,可以观望厨师操作。守在油锅边动手的其实不是三谷成藏,而是NUMA的主厨,三谷的徒弟。不过,三谷本人也在店里忙碌和把关。
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我点了一个里脊+菲力的套餐,150g+70g。邻座的男士点了里脊+炸蚝+炸虾,显然每个人都觉得机会难得,得多吃一些。
猪排确实很好,没有一点肉类的腥气,汁水丰富,甜美。
吃完整个套,我对自己的食量感到讶异,真的太能吃了。虽然为了这一顿中午吃得少,也还是远超平时。
两三天后的晚餐是超市腌好的鸡翅,用平底锅煎,鸡皮比较肥,我多煎了一会儿,想把油尽量煎出来。只吃了两个,吃的时候倒也还好,没想到随着夜幕降临,背开始疼,熟悉的感觉,它来了。
胆疼是一种奇怪的疼,因为疼的位置不是胆。我想起了三谷徒弟的炸猪排,当然不是怪它的意思,它顶多是众多砝码中的一个。
从上海带来的药刚过期,不抱希望地吃了两天,把瓶里的药吃完了。比起吃药,重要的还是安抚抗议的胆,我称之为“养胆自重”。
油炸的当然不能再碰,鸡蛋暂停(尽管以前吃蛋好像没有发作过),晚上的小酌暂停,和薯片说再见。当我以全新的眼光,一个养胆人的眼光,打量日本的超市,忽然发现,这都是什么高油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啊,是谁说日本人吃得很健康的?
当然也有清淡的,例如家附近的咖啡馆的便当。量也着实不小,我没吃完,留了一份汤晚上喝。
小c也很喜欢那家的杂炖汤,老板U并不藏私,把做法发了视频在网上。很简单,我不贴链接了,只写出做法:
1.鸡肉糜,压扁的大麦颗粒,这两样先炖一会儿;
2.豆腐掰碎了扔进汤里;
3.萝卜洗干净不去皮,切块;
4.卷心菜去蒂;
5.把萝卜卷心菜也放进汤里,继续煮半个小时以上,直到汤变得黏稠,蔬菜完全煮软;
6.加盐和糖,吃的时候可以加点粗黑胡椒。
让我震惊的是U的盐量,而且她最后还放了盐量三倍的糖——真的不要以为日本人吃得健康。我自己做的时候按照平时的经验放盐,并尝试着加了一小撮糖吊鲜,成品也足够鲜甜。
P.s.昨天体检,加做了B超,医生说目前胆囊没发炎,看来食疗是管用的。我小心地问医生,那我可以偶尔喝酒吗?医生:酒精和胆没关系。

150g里脊。

70g菲力,看起来有点血血的,不过吃起来没有生味儿,恰到好处。

西式泡菜是买来的,咖喱也是买的……加热包。

咖啡馆便当,800日元(40rmb),还带一块小蛋糕,真的太多了。

我的减盐微糖版杂炖汤。
默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事物的名字 (52人喜欢)
- 钓客闲谈 (33人喜欢)
- 生活需要几分甜 (74人喜欢)
- 行走于天地之间——木斯塘纪行 (72人喜欢)
- 木斯塘徒步吃什么 (2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