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杯
九零年暑假,九岁的我坐在邻居哥哥家的地板上,仰着头看电视屏幕里一群人争着一个球。此时,我的爷爷正坐在家中对着电视机大呼小叫,引来奶奶的无数白眼和背后嘀咕。
那一年的意大利世界杯是我的足球启蒙课:爷爷告诉我这世上最好的球队叫阿根廷,球队中踢得最好的人穿十号球衣,所以这世上最会踢球的男人也来自老马家,他叫马拉多纳。
那一年也开启了我的世界杯观战之旅:我见证了老马不太光彩的“上帝之手”;看到了从来只爱橄榄球的美国人举办了世界杯并也开始踢足球且越踢越好;看到了唯一一次两国共办世界杯,中国队借东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进了决赛圈;也记住了那些好听的歌曲,至今还能哼出的“欧耶欧耶欧”和“哇卡哇卡”。同样,我也目睹了中国足球的奋斗,甲A最辉煌的那些年,记住了上海客场对战北京时,万达球迷挂出的“待到申花烂漫时,万达丛中笑”的横幅。
后来,进入青春期的我和一切青少年一样,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也热衷于探究,足球便是其中一项。我的同桌经常购买体育画报和足球杂志,我也记住了很多名字:有彼时是新人,但很快功成名就的;也有昙花一现的;有已经闻名遐迩的;还有一些早已成为明日黄花。迪迪和瓦瓦,我还能记得同桌告诉我这两个好玩的名字时,神采飞扬的样子。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足球的奇闻异事,比如有个乌鸦嘴叫球王贝利,大名鼎鼎的克鲁伊夫热衷于抽雪茄,最伟大的门将雅辛后来失去了一条腿。
还有每年暑假的“新民晚报”杯青少年足球赛,七人制比赛,我们常开玩笑说要不要试试“零零七”战术。很多年后,我在报社实习时,还和一起实习的师兄师姐去观看了一场训练,采访了一位老教练,闹出了一段插曲,挺有意思的。查了一下,这比赛竟然还在办,今年已是第三十七届了!为《新民晚报》点赞!
这些年,我生活在小岛。或许是市场太小,商业回报不够,好多年电视台都没买转播权,导致我几届世界杯都没看成。渐渐地,足球也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球场上能够叫出的名字越来越少,看足球报导也似乎更关心最后的那几个数字了。
今年世界杯,我先是东京看到日本队点球大战输了的新闻,后来在北海道的度假村听闻荷兰人又双叒叕提前回家的噩耗,内心一阵唏嘘!四分之一和半决赛也都没有看,中年人已经不再适合熬夜了。直到昨晚,打开电视本来想看完新闻就睡觉了,谁知竟阴差阳错地看到了决赛。体内沉睡已久的足球细胞仿佛一下子被激活,引得家人们也一起围坐,共赏大赛。
梅西也老了,想当年十七八岁腼腆少年,绿茵场上意气风发;如今已是三十五“高龄”球员,满脸沧桑,再娴熟的技巧也抵不过体能的下降。这是梅西的最后一届世界杯,谁也不忍心再看到他哭泣。主播激情四溢地喊着:“Messi,one more.” 我也真心实意地希望他能功德圆满。整场比赛精彩绝伦,前八十分钟阿根廷把握节奏,后十分钟法国人绝地反杀;加时赛两队你来我去,旗鼓相当;点球大赛阿根廷门将神勇依然。
阿根廷终于在三十六年后重捧大力神杯,遥想上一次还是一九八六年,马拉多纳正值巅峰状态。我想起九岁那年夏日,爷爷给我上的足球启蒙课,一切都说通了。
昨晚,我也如爷爷当年那般,给孩子们详细讲解比赛规则。我告诉他们世界上最好的球队是阿根廷,最伟大的球员穿十号球衣,这一次他叫梅西。那一刻,仿佛爷爷又坐在那只旧沙发上,弓着背聚精会神地看着球,时不时地拍手喝彩。奶奶从身边经过,皱起眉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