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真实的快乐
查看话题 >把主动权交给别人,永远不会快乐
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教学评价新鲜出炉。我教的《大学英语》又幸运地评上了优质课。非常高兴。当然,这学期也教了另外一门很喜欢的课程,已经是第二轮讲授,两届学生反馈都不错,而且给我的评价分数也高得惊人,可最终却没有选上优质课。之前有一些关系很好的学生为我“打抱不平”,开玩笑说有黑幕,我笑笑说淡定。并非我故作清高,不屑名誉,而是你懂了快乐的规则就不会为这样的事情伤神。
说实话,第一次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确实有点懵,也想知道原因,心里暗自在想,会不会是学生们心口不一,哄我高兴,用丘吉尔助手的话来说就是bow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在临门神邸前鞠躬)。询问过科研处的同事,终于了解“游戏”规则:学生打分占70%,另外的30%是各教学院的打分。我恍然大悟,顿时清醒。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学生给了低分,那又怎样呢,需要做的难道不应该是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听听他们的心声吗?纠结分数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我之所以选择从事教学工作,目的是分享知识,温故知新,让自己也跟着成长,这才是初心所在,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给自己打高分。所以,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因为太过在乎结果而忘了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否则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说白了就是不要太矫情。
我一向反对把自己的快乐交到别人手里,因为带着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整个过程都会非常痛苦,每走一步都会想,这样做,评判者会不会满意,这个评判者可以是任何人,你的领导上司、亲人朋友,甚至网络上的陌生人,于是渐渐产生讨好者心态,为了让别人高兴,而忘记了你自己,事情做起来也只会束手束脚,干得不伦不类。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我都会问自己,这件事情真的值得做吗?比较赞同一位朋友的衡量标准,即“金钱、兴趣和成长”,必须至少占两样。只要心里认定了值得,我就会义无反顾,并且坚持下去,如果做成了就是意外之喜,没做成也不会有损失。正所谓,不期望就不会有失望,不失望就有了一切让自己高兴的理由,只要不愧于自己最初的选择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就好。所以说,要让自己快乐,就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