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2021年5月5日)
大树
巨大的树林,庇护着自在生长的小孩,承受岁月与寄托与摧朽。“慢”是它的美好品质,时间流转不过须臾,人来人往已经过去数十年。树林的呼吸,也不曾让人感受它的灵魂,物质的对话,仅能在物质层面得到结果,而从来没触及它的过去。大树自傲于他就是整个世界,是事物展开的方式,也是人们思维传导的方式,树知道,它就是全部。
追寻
时间向前,步履向前,时间更快速的延展空间,时空在追寻的能量下,拓展成更广阔的形式。追寻不曾停止,持续的追寻,在生命力下,成为连续的时间发掘,在岁月的迷宫之中,照亮了一类结构。追寻在活力之下延续,由于逝去而迸发,成为羁绊之下,能量迁移的表现,单线性的过程成为追寻的理想结构,也成为陷入迷惘的理想结构。
流放
物质世界的流放,在饥饿、寒冷、失去中重生,身体找到城市之中卑微的落脚点,从此所有流放的细微成为大流之源,同时让其它的流放回港。情感的流放,拧透了物质,获取了真空,自身物质基础也荡然无存。在追寻不到的末端,灵魂未曾穿越障碍,从此乘着情感掉落在真空,迷惘腐化了身躯,堕落到了情感和物质的双重流放。
城市
活跃的人来人往到达城市,单一的格子构筑了当前社会的物质意识,努力屏蔽个人电波,让每个人在里面找到自我。城市的每一端将通向意想不到的地方,似乎会通向目标,也有着追寻的盲盒,成为流放的同构,让飘荡的心灵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流浪的灵魂在城市相遇,在转瞬即逝中似乎遇见所追寻之物,随即失落,转而迷恋,重复之中成为城市的医院。城市成为了迷路人的恋人,也成为他们无法回到的家,迷惑与痛苦的试炼,随机之中得到痛苦的觉醒。
故乡
故乡在离开那一天成为名词,在准备离开那一天成为名词,在可能会离开的那天成为名词,在物质消散后的109023天成为名词。故乡成为物质在舞台上演的标志,成为还原那个物质聚会的线索,故乡是物质跨越时间的互文,故乡存在于时时刻刻腐朽的废墟,故乡就是我们跨越时间的标志,故乡成为那个笑容、那个场景、那棵树、那块石头,那些灰尘。
树林
所有人的故乡,在滋长之中长成不同模样,随着灵魂的灰尘落下,积累延伸而更为不同。一个故乡成为一棵树,不同时间的故乡在风沙中摇曳,不同人的故乡在不同层面相互交叉,从此在人与人的交流之中走向更远的世界。记忆中摇曳的树木,通往世界的树林,摇曳的树木又得到更新,如此交叠,我们成为世界本身。树还是那棵树,但是所联络的树林已经成为时空,只有爱更为深沉,才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弱小的身体提供的能量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组合成树林供养城市的力量,让城市的脉搏在树林之中坚定,让世界在世界的边界之中更了解自己。
(2022年12月10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