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史话(五) 乘此清风欲归去

本诗逻辑结构是先说茶叶产地,其次点茶斗茶的过程,最后抒发一下喝后感受。
首山铜,茶饼外貌像一块采自首山的铜。想一想古代铜镜的背面,这个借代是细致的。首山是传说黄帝轩辕采铜的地方。
中泠水,传说天下第一泉。
黄金碾,指金属茶碾,黄金质软,不能用作碾,宋代用银或铁为之,用来将茶块磨成粉末。
紫玉瓯,深色的建盏,色深突显青白,此外建盏胎壁厚,非满釉,杯底通常不施釉,或以为是拙朴,实则胎壁厚利于保温,杯底不施釉则可以手持而不烫手,是相当巧妙的设计。
仙山一啜,喝一口来自仙山的茶。
泠然,ling,轻飘飘的样子。
结尾:“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再看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结尾:“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见希文用句,可以酌得希文胸中意从何来。



蔡襄对前辈范仲淹说,公《斗茶歌》云:“黄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今茶绝品,其色甚白,翠绿乃下者耳。欲改为“玉塵飛”“素濤起”如何?
宋初已有北苑官焙龙凤团饼,压制茶饼用的模具,是分别刻有龙凤图案的银质模子,配以银圈或者铜圈,是宋太宗赵匡义在继位之初特制的模具。相关细节在熊蕃熊克父子著的《宣和北苑贡茶录》里面有详细记载,贡茶等级名目众多,模具也有一一对应,其中最顶级是龙团和风团。此时龙团和凤团是八饼一斤,按宋初680克一斤,每饼85克。
直到宋仁宗庆历年间,时任福建路转运使蔡襄创造性的另造小龙团贡饼。在此之前,自宋初太宗皇帝始创龙凤团的形制,虽然矜贵,至少还是喝的。自蔡襄造小龙团开始,重新定义价值,非奢侈不能形容,已不能用喝来评价了。待会儿我们读欧阳修的《龙茶录后序》便能体会。此时小龙团和小凤团是二十八饼一斤,大约每片不到25克。到了宋徽宗朝,更是花样百出,愈造愈小,像龙园胜雪或者御苑玉芽,每片仅5-8克。
虽然同在仁宗朝中为官,范仲淹比欧阳修蔡襄这一辈,年长二十岁,在范仲淹的认识里茶色还是以绿为佳。随着蔡襄出现,画风一转,变成“茶色贵白”了。蔡襄请范仲淹改诗的典故,不见得有多少真实性,但点出了“茶色贵白”的概念后来深入人心。
蔡襄在其《茶录》提出这个slogan(口号),经半个多世纪的酝酿,发展到宋徽宗御作《大观茶论》,则已被推崇到极致,从而失去了实践意义。
蔡襄《茶录》一共900字,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器。宋代茶饮的精髓,读这一篇文章即可。开篇第一节,就是论【色】。“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既已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话说“茶色贵白”是一个slogan(口号),正是出于上文,实际语义在于最后一句“以青白胜黄白”,即蔡襄的本意为“茶色贵青白”。人们喝过绿茶一定就能理解,正常来说茶叶发黄说明其品质不佳或者保存不好,新鲜的茶是泛青的,泡开后便呈现出鲜叶般嫩绿色。
总之,追求纯白色的茶,是脱离实际的,最后发展到徽宗朝,成了一种病。


宋仁宗在嘉祐八年(1063)去世,宋英宗继位,是为治平元年(1064)
仁宗朝时蔡襄写作《茶录》,至治平元年广为流传已逾十五年,由于该文同仁宗皇帝有着强烈的个人羁绊,蔡襄和欧阳修在这一年各自分别又作《茶录后序》,纪念先帝仁宗,君臣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情绪是伤感沉痛的。
蔡襄《茶录后序》,写于治平元年五月二十六日。欧阳修作《茶录后序》文末题记曰:“治平甲辰七月丁丑,庐陵欧阳修书还公期书室”,即治平元年七月十四日。根据此一时期他同薛公期之间的书信往来,当时欧阳修官居副宰相人在开封,薛公期在京外为官,推测应为薛公期差人将蔡襄《茶录》文稿手迹送至欧阳修处,修同时看到了蔡襄后作的《茶录后序》,睹物感怀,遂附书此文。
至于蔡襄本人,至少曾经手书《茶录》三本流传于世。第一个本子是在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任职右正言同修起居注时,上进此文给仁宗皇帝。同年,仁宗委派蔡襄离京任职福州知州,为提拔其任福建路转运使铺路。在福州任职期间,蔡襄自己留的那本底稿,被身边书记员私下倒卖,最后被福州怀安知县樊纪购得,是为第二本真迹。古代中国没有版权传统,樊纪买下真迹后,遂将《茶录》内容出版发行。虽然樊纪是蔡襄下属,但樊纪通过公开市场买下真迹,首先蔡襄要不回来,其次樊纪将其刊印出版也并无不妥。蔡襄自己想看原文,掏钱买了一本《茶录》印刷版,发现里面还有错别字。
嘉祐八年(1064)宋仁宗去世,蔡襄已从当年福建路的财政官,升到三司使,执掌全国财政,同时授给事中,可以直接进宫面圣,并且仁宗皇帝将修建自己陵墓和太庙的工作也交给了蔡襄,足见对其信任之深,感情之厚。治平元年五月二十六日,蔡襄追念先帝顾遇之恩,根据印刷版《茶录》,正定其文,又手书了一本,用于刻石流传,是为第三本真迹,也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碑刻原本。




小龙团
欧阳修《茶录后序》(1064年)(全文):
南郊大礼,大享明堂,皆是宋代祭祀天地的最高国家礼仪,祭礼结束宣布赦免和擢升官员名单,同时按照官员等级发放至高荣誉礼品。
忝预,谦词,谓愧对超过自己才德的待遇。
丹成龙驾,舐鼎莫及,用的是晋-葛洪《神仙传-刘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这里欧阳修嘲讽自己没有资格追随先帝仁宗一起归仙。
小龙团是仁宗朝最顶级的贡茶,二十八片一斤,平均每片仅二十五克。仁宗皇帝极为珍视,从来没有私下送给别人,每年仅南郊大礼举行国家祭祀典礼的时候,才分别赏赐中书(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事)二府各一片,包装纸是用金箔贴花,各府长官四个人平分一片,平均分到每人手里仅六克,哪里舍得喝,逢贵客上门,才肯拿出来闻一闻。欧阳修在仁宗身边为官二十几年,官至副宰相,仅获赐一片小龙团,每每看到,都涕泗交零。除了当朝天子,天下没有第二个人会舍得喝它。小龙团,可贵如此。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