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职业心理咨询师必学《发展心理学第45节:小学生自我意识》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第4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3单元 -1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概述
1、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是怎么形成的?
想听这节课更容易,提前学习2节课:
《社会心理学》:第2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3单元(1)自我概念
《发展心理学》:第3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5单元(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点击课程标题快速收听)
2、为什么说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3、客我和自我意识的关系
4、客我是怎么形成的?
5、为什么说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过程?
6、对于人格能改变应持有一种自信的心态,这种心态来源于心理变化的真实情况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
(一)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得出: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三个时期(详解)
1、三个时期的详细介绍(年龄段、主要发展情况)
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称为生理自我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
主观自我的时期(青春期-成人):自我意识成熟进入心理自我的阶段,自我意识稳定了
2、需要提前学习或复习的相关课程:
(1)《社会心理学》:第2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2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2)《发展心理学》:第1节概述 第4单元(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阶段论(点击课程标题快速收听)
(二)中国心理学家韩进之问卷调查-小学自我意识发展规律(详解)
1、实验研究过程讲解
2、研究结果是什么?
3、研究得出的几个结论详解
4、重要知识点拓展——对镜我的认识
(1)什么是镜我?
(2)主我、镜我和客我三者之间的关系
(3)小学生的主要镜我来源于哪些方面
5、马老师再次重申:每个人都需要正确认识‘叛逆’,它的本质是人格独立期,这个时期发展受阻对于一个孩子健康的影响有哪些(须知-马老师详解)
6、教育禁忌:剥夺了孩子叛逆的机会而不自知
7、家长剥夺孩子独立的方法:一刀切的禁止、干涉、替代、溺爱
8、独立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9、自我意识包含四个方面:自我概念(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后面详解三个方面)
三、小学生自我概念(又称自我认知)发展
(一)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1、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和本质
2、对于自我的认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3、小学生自我描述具有的2个特点详解(具体外部-抽象心理;心理词汇描述以具体不可变为主)
4、成年人如何检验自己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以善良为例-认为:“让人开心就是善良的......”
5、自我评价一定要分角度分层次去进行
6、对于很喜欢给自己贴负性标签的人,怎么样杜绝这个问题?马老师的2个具体建议
(二)小学生自我接受度(又称自我接纳度)和自我协和(又称自我和谐)的发展
1、中国心理学家杨国书进行的实验研究
2、什么叫自我接纳度?
3、什么叫自我和谐度?
4、一个人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是怎么形成的?
5、自信包括两方面:自我接纳度和自我效能感,详解这两部分的内容
6、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的关系
7、研究自我接纳和自我协和的第2个实验介绍(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8、对实验结果的原因解析:
(1)为什么女生的自我接纳和协和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
(2)为什么男生的自我接纳和协和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三)知识点拓展——为什么中国女性的自我接纳和协和度普遍不高?
1、中国文化对男女的评价存在差异
2、重男轻女的传统价值观仍然存在
3、生男生女都一样只是表象,本质问题依然存在
4、为什么女性朋友的自我接纳和协和度是随着年龄而降低?
5、资本制造了很多畸形价值观,你也被催眠了吗?
6、女性对自己的容貌焦虑怎么办?马老师精准指导
7、为什么马老师会说冻龄不是一件好事儿?
8、心理真相:外貌能够吸引异性最长时间就是50分钟
9、一个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四个层面须知
10、女性对年龄存有正确心态,好的榜样-演员斯琴高娃
11、什么是真正的性感?
(四)自我概念的两个实验研究
1、第1个实验研究:自我概念的内容和年级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养成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教育对孩子社会化的影响程度
3、第2个实验研究:哈特尔用自我概念量表进行研究
四、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的概述
1、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性
2、你是否学会了恰当的自我评价?
3、对自己过低的自我评价,具体有哪些表现?
4、对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具体有哪些表现?
5、自我评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
6、自测自我评价发展水平:你常常和同事争论问题吗?
7、心理问诊:有一部分人很不喜欢和别人争论的本质原因(两方面)
8、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总体趋势:具体-抽象;外显-内心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从8个方面表现(详解)
1、独立性增长:顺从别人评价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评价
2、抽象性增长:从具体向抽象
3、自我评价稳定性增强(心理学家哈特尔相关实验研究)
4、社会支持因素(父母和同伴)对孩子自我评价的影响(有两方面影响)
第一方面、父母教养风格
(1)详解权威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又是如何对孩子自我评价产生具体影响
(2)对于父母爱不爱孩子,不是由一方完全决定,而是互动导致的
(3)对孩子产生厌恶感,对孩子拉屎就是很嫌弃怎么办?
马老师经典话语:“人不能骗自己,越骗越有病”
(4)知识拓展:管教孩子需要注意的三个事项
第一、管孩子一定要中庸,具体怎么个中庸法?马老师解答
第二、家长和孩子不可能成为朋友
第三、最好的教育是家长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康
第二方面:和同伴的交往相关
(1)高自我评价的男孩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2)缺乏自信、缺乏成功和引起退缩行为是相互循环的,由于自我怀疑在交友方面也容易出问题
(3)自卑的人会有两种表现形式
5、道德评价(详解道德判断测验的过程)
6、自我评价的批判性
(1)成年人自测:你是不是容不得别人说自己一句不好?
7、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情感密切联系(你是喜欢自己还是讨厌自己?)
8、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业经验、同伴交往和自己的自信心都密切关系
(三)小结:
1、教育须知:老师和家长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积极的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2、孩子身心健康,家长须知:
!不要乱给孩子扣帽子 比如“你这个孩子道德败坏”
!一定要杜绝随意使用负面标签
!一定要认识到负面标签的恶毒性和破坏性
3、活生生的真实案例讲解:一个患上抑郁症的性工作者
五、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
1、小学生自我控制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关于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实验研究介绍-罗滕伯格延迟满足感实验
3、影响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详解)
认知和策略(想要具备这项能力也是有前提的)
榜样作用(如何给孩子找好榜样?)
家庭教育(如何成为权威型的父母?)
4、真实案例讲解:一个受虐狂是如何从小养成的?规避教育上的错误,让孩子健康长大
注:一个人的人格是后天教养的结果,老师和家长需要真正清楚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