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乌托邦——编剧真的热爱自己的文化与人民》 ——唐顿庄园观后感part1
《唐顿乌托邦——编剧真的热爱自己的文化与人民》
——唐顿庄园观后感part1
我今年看了两遍唐顿庄园,看的过程中特别calm和放松,特别具有陪伴感,我看豆瓣上有一个唐顿大电影的短评特别贴切我的心情,说这个电影就像是和好久不见的老朋友的一场聚会,你有很多期待,但实际聚起来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但那又怎样呢,你和老朋友见了一面,聚了一下,就是很舒服。
我认为唐顿庄园影视系列作品是一部非常好的具有文化底蕴的群像戏,我看完对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深入的体会与了解,再看其他英国文学作品时让我觉得更容易进入那个世界了。而且在唐顿里,楼上的贵族和楼下的服务人员的个人的成长与改变共同造就了时代风云中唐顿的屹立与变迁。有评论说这部戏美化了贵族阶级、是乌托邦般的美化版庄园故事,我也同样认可,可能是这种乌托邦的感觉加剧了我心里的温情滤镜。
关于这部剧的影评,我想以文本开始,到视频录制的讲述为终点。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时代背景,二是人物视角;一是宏观,二是微观。人物视角方面我会从女性人物角色切入。贵族女性角色非常抢眼,大家公认的女主角lady mary,犀利毒舌理智清醒的老太太,拧巴但让我爱怜的二姑娘edith,乐于助人时代劳模马修妈妈Isobel……楼下的服务人员呢,我zui想写的是角落里的小daisy,我在优酷看剧,弹幕里对daisy好像没什么好感,她善良但不那么聪明伶俐,她在第一季开始的时候是仆人里的食物链zui底层烧火丫头,到第六季结束也能算是独当一面的半个大厨。她一直在角落里,默默地、不那么伶俐地,努力向阳地开自己的花。(标题我都想好了:《角落里的daisy,默默向阳的小雏菊》)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部分自己,她开局的怯懦、嘴笨,总是喜欢上不对的人,半推半就嫁人,嫉妒漂亮的ivy,到直面自己的情感,积极追求进步的study,逐渐变得有主见,又开始莽撞,到zui后和andy修成正果,继承农场。她为自己挣到了一个能力范围内zui光明的前程,她勇敢跳上时代的列车,努力从烧火丫头连仆人的桌都不能上的角落,跳到了自己的农场里。也许有人觉得这也不算什么漂亮的翻身仗,可普通人的生活,哪来那么多翻身与逆天改命呢,还不是小心筹谋,努力向上,就像张兰说她的利润是一盘菜一盘菜炒出来的,daisy的小前程也是她一小步一小步走出来的。她值得,故事结束的时候她还那么年轻,她还有更光明的未来去奔赴。
楼下的故事,女性角色里面,我还喜欢mrs.hughs,她虽然是个mrs,但她一直姓自己的姓,那个年代做管家少有结婚的,她也曾经有机会踏入婚姻,但她为了养自己有身体问题的妹妹,帮助妈妈支撑家庭,还是选择了更有把握的独立生活。她的女性独立意识体现在她的很多句话语里,很多次帮助别人的行为里。好像是第五季,豆瓣短评里说到,休斯太太拯救了这个家。她有原则,原则下面也有一颗充满爱意的心灵。她赶走了和军官乱搞的ethel,但后来ethel意外怀孕她一直默默帮助,她完全可以不这么做的,她没有这个责任,而且仆人的假期本来就不充裕,她还大老远的带着大包小包给ethel送东西,说实话我想想就觉得好麻烦。她对那个时代的女性命运有着深切的悲悯,哪怕后来ethel为了养儿子路走歪,大家都避之不及,她和isobel还是在坚持帮助这个为当初的天真买单的女人。
言至此,这就是唐顿的魅力吧,你写贵族时代就不能只写贵族,写华服奢宴也要写后面的准备工作。我目前还没有了解过编剧的背景,但我感受到他对他的国家的文化有着深深的尊敬,对故土的人民有着深深的爱意。这种尊敬不是一味地褒扬,还有英国人特有的冷眼旁观与讽刺,他连这些也一道尊重着。
说到文化认同与尊重不得不提到mr.carson,我认为他是那种我羡慕的幸运的人。我羡慕所有找到了自己本命职业的人,人是要有职业的,如果真的热爱自己的职业,那在漫长的青壮年华中,奋斗就是一种心流,每天的起床都是值得期待的吧。卡森对管家这个岗位尊重、认同并且热爱,多幸运啊,他自己就是管家。他认为他自己是国家文化的维持者,贵族时代的鞭策者,没有这样的正统英式管家,整个庄园都失色不少。他的着装一丝不苟,一丝褶皱都没有。配酒规则、餐具规则如数家珍,餐桌布置用尺量,银器储藏室都是他亲自擦过,除了这些物件,他还有着一双鹰眼,监督着仆人的纪律,甚至监督着伯爵和仆人的相处是否存在逾距的地方。这些认真,让本不了解这些文化的我开始尊重他所尊重的文化,他的认真也透露出一股可爱,他这种可爱与严肃的反差也圆满了他的人物形象。
想到carson就会想到他对lady mary的偏爱,提到偏爱就不得不讲一下我一定要讲的话题,mary和edith的姐妹爱恨纠葛;edith开局是不讨喜的,但故事演进到后来,我是能够理解并且心疼她的。很多人说二姑娘到zui后赢很大,确实是,可能她是zui终找到了她自己。其实回看开头,她从开始就是想要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她是家里zui容易被忽视的老二,老大稳重持大局,老三可爱活泼又自我。她好像被夹在中间,左也想要一点,右也想要一点,自己也不知道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但就是想要,想要到嫉妒。于是在观众心中面目可憎,于是自己落得个左也左不了,右也右不了的尴尬境地。
Mary是顾大局并且自洽的,虽然我个人厌烦她有时控制不住的刻薄。但我不得不承认,她为了这个家族,她一直以来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的。可能这也造就了她的冷漠、冷静与刻薄。从小到大,谁是继承人,她就被要求往谁身边靠一靠,继承人没了,她就得换个对象再往身居高位的男人身边凑一凑,说实话,这种应该是很难受的吧,虽然表面上大家都关注她,帮助她往前一步。可这种用婚姻稳固家族的使命,不就是言情小说里zui常见的身不由己的痛苦吗。但mary一直自愿的肩负着这个使命,把自己本人的情感,往后退了一步,于是她只能假装自己没有多少情感。
果然文字能够梳理思维,我原来一直没太想清晰mary和edith之间的矛盾点。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好像明白了,mary是个自洽的人,她讨厌edith的那种左右为难,既要又要还要;mary也是个冷静自持的人,她无法理解二妹的自怨自艾伤春悲秋,何况还是一个时不时要和她挥挥爪子碰瓷自己对象的二妹。Edith也讨厌mary的冷漠,她认为这种冷漠是一种虚伪。她也羡慕父母对mary的关注与帮助,忍不住出言挑mary的刺,但她自己嘴上也胜不过mary的刻薄与直接。
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
今天先说到这里,后面再继续聊聊唐顿。
作业of 趁早写作100天day3-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22.12.2
想一想,根据我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如果我出版第一本书,他会叫什么名字?关于什么?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① 书名
② 作品理念:一句话浓缩它传递的观念或想法
③ 写作练习: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