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剪须和药
剪须和药
《唐纪十三》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
李世勣①尝得暴疾,方②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世勣尝侍宴,上从容谓曰:“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③,岂负朕哉!”世勣流涕辞谢,啮指出血④,因饮沈醉,上解御服以覆之⑤。
【注释】①李世勣(读如绩)(594—669年),字懋功。《新唐书·李勣传》:本姓徐氏,客卫南。家富,多僮仆,积粟常数千钟。与其父盖皆喜施贷,所周给无亲疏之间。因功被唐高祖赐姓李,太宗即位后,为避太宗名讳,改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人。唐初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深得信任。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大破东突厥、高句丽。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他还精通医药,曾奉命与许敬宗等一同修撰《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太宗将李勣比为长城,《新唐书》:帝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②药方。③李密,见“徐世勣不邀功”。《新唐书》:及密以谋反诛,帝遣使示密反状。勣请收葬,诏从之。勣为密服縗絰,葬讫,乃释。④咬破指头沾血为誓。⑤“剪须和(读如或)药”的典故已成体恤下属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