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和蒸汽波:握在手中的和水汽朦胧的音乐和世界

一 十月,我决心从出版社辞职,去一个艺术区运营一个Livehouse,名字叫Kai(開),很大,1200平米,观众区没有桌椅。没有桌椅,意味着任何人来了都要站着看演出,没有座位等级,无差别对待。现场音乐很公平,而音乐就应该公平地被所有人听到。 十一月正式开张至今,我们陆续举办了6场演出,其中4场是我们自己策划的室内音乐节,另外两场是外地乐队和本地乐队的拼盘演出,两支外地乐队的风格都带来了未来复古的浪漫。还有一场KAWA和一场陈粒,都因为狗屁的疫情防控被延期了。 十二月初,国内有名蒸汽波厂牌[蒸汽所]将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复古派对[千禧复古联盟 VOL.7],据说他们会带大家一起回到20年前美好的MP3时代。 我是期待的。对于我来说,蒸汽波是个奇特的新事物,而MP3确是个美好的旧事物。

二
此时,我正在用笔记本电脑工作、听音乐,敲下这些文字的同时,用蓝牙耳机听自己的音乐,而音乐是电脑中的音乐软件播放的数字音乐,而数字音乐是我自己上传到音乐网站的演出录音。 这是二十年前的我无法想象的,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聆听行为,它无需笨重的台式电脑、麻烦的有线耳机、繁琐的储存方式,快速、便捷、无束缚。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人们找到了记录、贮存、重放声音的办法,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埃米尔发明唱片,波尔林发明磁带……声音载体的发展史如火如荼,便携式立体留声机、黑胶、黑胶唱片机、晶体管收音机、磁带、盒式磁带录音机、CD、光盘、CD机、立式录音机、复读机、随身听、MP3,最后是流媒体,也就是数码产品。 一百四十多年来,人们为了找到最好的声音载体,不停折腾,然而不同的载体所塑造的聆听行为和文化完全不同,最具仪式感的聆听方式无疑是听黑胶,而最极致的物质载体无疑是MP3。 MP3以足够小的体积容纳足够多的音乐,以至可以被握在手中、被装进衣裤口袋里。它凭借这点完败其他声音载体,成为声音载体的天花板。

三 磁带充满了我的童年和少年,为了买磁带,我可以奋不顾身逃离父母独自前往县城;CD昙花一现;MP3在2005年前后几年完全吸引了我。 2000年充满了美好的想象,被称为千禧年、MP3开始出现,这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数码产品、数字音乐不断涌来,人们神采奕奕步入互联网时代,播放着、哼唱着各式各样的情歌,深情款款地期待未来。 我完全记得,高考结束后,那个夏天我买到了第一个MP3,在县城的网吧里下载了许多音乐,它和它们陪我度过了很多个日夜,很多个时刻,割草喂牛的时刻、上山砍柴的时刻、阳光照耀的时刻、午夜失眠的时刻。我那时确实会真的觉得,小小的MP3装满了我喜欢的音乐,就是装满了整个世界,手中握着MP3就以为整个世界不会遗失。 如今的电脑、手机和流媒体无法给我那种满足感和充实感。 我确实有些想念那个遥远的年代。

四
说说蒸汽波。因为周五的复古派对的主题就是关于蒸汽波。 据说蒸汽波起源于美国,英文叫VaporWave,时间在2010年左右。 这种音乐听起来真的就是在朦胧的记忆或弥漫着水蒸气的夜里,耳边响起的录音机里的流行音乐、隔壁的呓语、街边的游戏机、歌舞表演、电视节目、商场广播等各种声音的混合,加上缤纷的霓虹灯,水汽朦胧。 蒸汽波是一种听觉记忆美学,直接基于创作者对童年和少年时的听觉想象。用未来技术对过去的重建,用音乐技术对记忆的闪回。 它并不要求必须原创,而是要求懂得使用采样,按照自己的记忆和构思,加滤波器、加速减速、升高降低音调、剪切拼接等各种手法进行二次合成,低音质、不断重复、变调,营造了怀旧氛围,笼罩着无任何实质意义的浪漫气氛。 以下是美国蒸汽波创作者说的话: “和30年前的朋克音乐一样,蒸汽波是去工业化时期叛逆的声音。服务行业、数据录入、零工经济,取代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工作环境。蒸汽波诞生于一个高度原子化的社会。许多年轻人在2010年前后,除了在当地快餐店打工外,很少有其他的出路。现在年轻人的更是受到技术的统治,只要这种时代的焦虑还存在,蒸汽波就还有意义。” “蒸汽波让我能够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出来透口气。每天至少有这么几个小时让我感觉还不错,不用想明天的工作在哪里,不用想当下的糟心事。蒸汽波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更好的时候,或者至少人们主观感觉更好。”
2022.11.29
© 本文版权归 DIEEL GUI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