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记 18

给一个人发微信,他没有回复,转头却看见他发了朋友圈。我曾经也会因为这样的事情感到生气,觉得对方一点都不重视自己,明明在玩微信却不回复自己的信息。
后来经过几次的自我观察,我发现自己也会做这样的事,于是终于明白,回复信息与发朋友圈,根本就是两个维度上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我常常在阅读时,会突然想要分享书中精彩的句与段,当然是会发布在朋友圈,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但我不可能为了分享一条书摘,就顺便停下来把所有的微信信息都回复了,这显然不是一个看书看得很入迷的人愿意去做的事情。
我们常常会希望立马获得他人的回应,就像婴儿渴求母亲那般,随时随地有求必应。而事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与轻重缓急。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总是秒回你的微信,那反而是某种不正常,也许因为你之于他非常重要,被他设置了置顶,附加重要提醒。但这仍然是值得深思的。
另外你也必须去思索,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对他施加了某些权力,让他觉得务必每一次都秒回你的信息,否则你会不安,甚至你会责备。
当然我并非认为,及时的、积极的回应不好,因为这恰恰是一个人至为珍贵的优秀品质。任何人能够做到及时回复他人微信,都是相当加分且惹人喜欢的。但这不意味着,一个人就该如此被要求。
过去,我曾被这样要求过,那是在工作中,被领导要求必须随时回复他的信息,不管是上班时间或下班时间。相信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自从微信取代QQ,成为中国人最普及的即时社交软件以来,它就成了打工人的一个梦魇,让大部分人的办公时间一下子从8小时变成了24小时随时待命。
曾有多年时间,我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即使是在旅行中,我也要不断地关注老板或同事的微信,以便及时做出回应。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岩洞里,当时正在跟同事接洽工作上的事情,突然网络就中断了。于是我特别慌张,正准备到出口寻找有网络的地方时,导游在那边喊大家乘坐电梯,去地下峡谷。我不安地跟着队伍下去,却全程都心不在焉,导致我至今都没有想起来后面的那段行程。
但这或许是很多人的工作常态,我们是那么的不重要,却又仿佛那么的重要。重要到,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我们的工作。
但事实如此吗?
某天与友聊天,他说,你现在的生活很奢侈。我点头说确实是。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隶属于任何能够对我提要求的群体了。当我徜徉在自由中,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是那么无可奈何,却又那么轻易地,交付了一些东西。
而到头来我们也会这样去要求别人。
——阿迟 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