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她和他的故事
落笔写这个故事,是受一个朋友之托。
她诉说完她的故事,她说:“他说过,哪天把我们的故事写出来,我一定会来看的。”然后,我以她的视角写出这个故事。最后,她说希望他能履行诺言。

故事开始:
(一)
当我准备走进后楼梯时,他突然转过身伸出手,对我说:“别怕,有我呢,我会保护你。”那一刻,心里有种莫名的悸动,把手放入他温暖的手心。他的手真的很暖。
房间里,他坐在沙发上,我斜靠在对面的凳子上,把脚搭在他的腿上,突然想起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里Anna和Conor一起窝在沙发上聊天的镜头,不禁莞尔,当电影的镜头在这一刻停留时,我曾莫名于该是什么样的感情能彼此如此依偎,也曾憧憬自己能有这样的一刻,不承想竟然真的发生了,只是,搞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同样的,我也始终不知道他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电影里Anna和Conor可以相拥而眠,可以一起窝在沙发无所顾忌地聊天,可以把自己的内心告诉对方,可以信任对方,只是因为“其实没那么喜欢”。对此,我总不敢苟同,真的不喜欢吗?
第一次面和他见面感觉还行,至少没有尴尬和拘谨。但,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就突然消失,不再联系。大概半年后,因为他的一个帖子,我主动联系了他,约了次日吃饭,感觉也还行,聊了很多。但,同样的,他再次失联。当时心里颇为气愤,暗暗下决心不再主动联系他。年初,因为一些原因再次联系他,百般耍赖之后他终于同意见面。虽然目的达到了,但心里始终挺气自己,明明下决心不主动联系他的,现在像上赶子一样。见面吃饭,看了电影。这一次,我知道,我们都是喜欢和自己、和别人较劲的人,我们有着同样的骄傲,也有着同样的怯懦。
或许是因为性格太像,和他一起聊天,总可以很放松,他也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和微信聊天时的戏谑不一样。回看了初期的聊天记录,他其实一直都这样礼貌而周到。对,他给我的感觉就是,礼貌而周到。而我,偏偏很吃这一套。
同样的故事情节再次上演,见面过后的人间蒸发,我也不知道是该继续维系这种莫名其妙的关系,还是爱谁谁吧。但是,明明很讨厌自己的主动搭讪,偏偏总忍不住在他微信朋友圈下评论两句。
直到那一日,我告诉他我需要一个拥抱,他说我给你。当他张开手臂说,不是要拥抱的吗,错愕之余走进他的怀中。原本,我以为他给我的只是一个拥抱,没想到竟然听到了彼此的心跳声,他落在我耳朵上细碎的吻让我一下子慌了阵脚。
他给的拥抱很踏实,他的掌心很温暖,他轻轻拍着背哄我入睡的时候,我突然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我虽不知道什么是爱,但想要被坚定的选择,被认真地对待,被用心地呵护,不同于这个人对其他人的例外和偏爱。他说,你总想着别人给你什么,你有没有给过别人什么。
(二)
傍晚,和他相对而坐,边吃边聊,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虽说认识的时间确实也不短,但之前对他多多少少有着客套,现在连客套都消失了,说不清是什么情绪。他突然说:“我不是故意消失的,就是,你知道那种状态,有时候就是想一个人待着,谁也不联系。”这算是对之前两年状态的一种解释吧,既然主动解释,那就是在乎对方的吧。
我们会戏谑,会插科打诨,会似是而非,却自始至终没有认真聊过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没有给这段关系作出定义。换作其他人、其他事,我可能还是会想去较真,可和他,却没有。剪不断,理还乱,索性算了,或许这样不刻意的相处才是我们这种人最适合的模式吧。
晚上给他发了村上春树的一段话:“和你见面,跟你拥抱,跟你腻歪,才是我疲惫生活里唯一的解药。”
(三)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迟到了,我多少是有些生气的,只是出于礼貌不好发作。看到他第一眼,倒是有点让我微微吃惊,他并没有照片上看着显老,或许是因为穿着休闲装,整个人显得年轻很多,也很有朝气的感觉。
毕竟第一次吃饭,于我难免是有些不自在的,他倒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他很健谈,也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个不错的交流者。吃饭、言谈里处处透着礼貌和周全,我心里的不自在也渐渐消失了。其实,那次之后我就对他挺好奇的,他的礼貌和周全让我很受用。但,正如他在外面的表现,分开时冷漠的表情,我告诉自己,他对我没有想法,所有的一切只是礼貌地应付。出于此心态,分开后虽然在微信上聊了一段时间,但慢慢就断了联系。之后的每次见面,我仍然能感觉到他对我礼貌地应付,或许是出于自己的不甘心吧,我仍然在他的敷衍之下坚持在他的朋友圈回复留言刷存在感。
经过几次见面,发现他在外的时候习惯于抿着自己的嘴角,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在室内独处的时候,他的表情才会展露出一些笑意。所以,每一次见面和分别时,看着他抿紧的嘴角,我总恍惚于和他的关系。
(四)
一次见面,他的情绪并不高,还在中途以一个拙劣的理由把我甩下,虽然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隐忍着没当场发作。晚上给他发信息,请他以后给予我该有的尊重。次日早上,他问我,“你和我在一起自在不?”回复他自己的感受。
我知道他还在踟躇,也没搞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虽然是一类人,但不代表所有的态度和认知都一样,所以,但求自己心安即可。倘若哪天和他在一起让我不再心安和快乐,那就离开。我总是太在意彼此的一致性,以一种相爱相杀的状态让彼此痛苦,最后的结局都是分道扬镳。
(五)
因为遇到一点意外,见面的时候他将我搂在怀里,轻轻拍着我的背说:“吓坏了吧,没事的。”我真的很贪恋他的拥抱,莫名地让我很踏实,从第一次拥抱开始,那种踏实的感觉就挥之不去了。
我喜欢趴在他胸口,他轻轻抚摸着我的背。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真正平静下来,把一切都抛开,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会觉得他把我放在了心里。
感情其实并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行动,想要见面、拥抱、亲吻、肌肤相亲,都是在用行动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六)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我想要的就越来越想多。
他告诉我有应酬,我嘱咐他少喝点,他应允。结果,他并没有履行承诺。生病了想从他那里获得安慰,结果收到他的信息已是十几个小时之后。跟他撒娇被无视。他承诺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到……
相处过程中他的不在意,让我心里掺杂了失望、委屈和生气。
看过许多关于两性感情的文章,里面提到,男人过了30岁以后就不会真爱了,也不要相信男人某一刻的承诺,承诺的时候确实是真的,但只是在承诺那一刻而已。
这段关系里,我每天都会想他,每次给他发信息都要斟酌再三。我以一种很努力的姿态去伸手触碰他,而他一次次选择逃避。虽然,每一次表面上我都会装作自己无所谓和理解,但是,暗地里却需要自己一次次独自消化掉所有的心痛。或许,自己还是没办法把感情处理好,做不到口中的那样理智。我还是缺爱、缺乏安全感,我想被温柔以待。
几经斟酌,发信息告诉他:“退回朋友的位置,我才能心平气和的理解你的逃避,也才不会难过和伤心。”
(七)
他说,看到我的信息,觉得很难过,看了几遍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他说:“我想我可以努力改变。”
从那天开始,他的信息多了一些,而我开始每天早上给他发一段鸡汤文。他有空的时候会立即回复一句。
想要找一个地方安静的待几天,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和他提起这个,他说找时间一起,他陪我。当时心中确实欢喜,但我何曾不知道那只是当时的一个承诺罢了。最后,他并不会与我同行,也不会陪我的。我清楚地知道,他会来,也会走。
我日日想念着他,也日日盼望着与他见面,明明在同一个城市,却日复一日不曾相见。究其原因,只不过是他不想罢了。我还是欠缺了被他爱的能力。
(八)
他在睡前主动给我分享了一篇文章。我们聊到了面对死亡有什么无法割舍的?想了一下,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生者该如何生活下去,就像我的孩子,倘若我离世,将会是我唯一无法离开的理由。他说自己很迷惑,好像没有什么不可割舍的,其实,如他一般已经历了一次生死,很多事已然释怀。
告诉他,他已成为我的软肋,从最初的安之若素到现在的自乱阵脚。他说到那个关于男人终其一生寻找失落肋骨的故事。他问我,等他老了走不动了怎么办,我回他,“那我就牵着你一起走,走不动了就拿轮椅推着。然后,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给你念书,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和你围炉取暖。”这是我想要和他一起经历的日子,只不过,我好像知道那一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九)
坚持了一段时间的鸡汤文,他偶尔及时回复,但更多时候仍然是几个小时没回应,甚至直接不回复。终于决定不再坚持,他问为什么。回复他:“发是因为自己的在乎,不发是因为自己的骄傲。”他还是坚持对我说教,让我保持该有的理智面对所有的一切。那个时候,他对我连假装的爱都没有了。
我和他的关系就像一个孩子和一个严厉家长,而且,我还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不论我怎么努力想要获得他的青睐,都于事无补,最多是在他心情好的时候给一个永远不会兑现的承诺。
(十)
他说我们一起吃饭吧,欣然应允,对于他的要求,我一向不会拒绝。然而,这最后的一顿饭最终还是没能吃成。从他车上下来前,我把准备送他的书留在了座位上,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那一刻,我竟有一种感觉,或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一个连一句问候、一句告别都没有的见面。
之后他发信息告诉我,他先处理家里的事。我说,即便最后选择离开,也请他当面告诉我这个决定。他没有回答我。
自此,音讯全无。
(十一)
他消失后,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现和他一起的画面,走过曾经一起出现的地方也会觉得心里钝钝的疼。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上班,强行压制着内心的波涛汹涌,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期间,两次没忍住给他发过信息,一次询问,一次再见,最后都石沉大海。
那日深夜,独自一人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来很多关于他的细节,他给我擦干头发时的碎碎念,他哄我睡觉时轻拍我的手,他给我买药的样子,给我夹菜的模样……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这是他离开后,我第一次崩溃,溃不成军。我以为自己可以洒脱地离开,我以为自己并没有那么在乎,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过客……怎么也没想到,原来他出现的每一个细节已经深深烙在了我的记忆里,原来我对他的感情已经那么深。悲伤的情绪把我淹没在无尽的绝望中,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无法隐忍的痛苦让我嚎啕大哭,那一刻的我真的好绝望。
时至今日,我仍然很想他,只是没有了联系他的立场和身份。
和他相识,钟情于他,最后把心留给他,这一切我都不后悔,因为我愿意。从此以后,和他一样,做一个空心人好好活着。但是,如果时光可以倒转,回到此前,我希望我们从未遇见。
故事结束。
关于这个故事里的爱恨纠葛、伦理道德,我无法评价,也没资格评价,仅仅只是把它写出来。
写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美国往事》里有一段台词,“当我对所有的事情都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想到他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会愿意忍受一切。他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路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展翅高飞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书笔记:于独立之境,寻女性之光 (1人喜欢)
- 观《遗愿清单》有感:愿此生,了无憾
- 《人生得遇苏东坡》读书笔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囚徒 (2人喜欢)
- 人生轨迹:《寂静人生》观后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