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象推及虚空:论叔本华悲观主义的逻辑
凡是知道叔本华的,肯定都知道他是个悲观主义者。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悲观的思想呢?其原因并不是其生平遭遇或者看到了很多不幸的事情,这背后其实有一套严密的开创性的逻辑推理。
叔本华的哲学是继承和批判康德哲学发展起来的,其继承的是康德的认识论,也正是从此出发,他推导出一套与康德哲学有着显著不同的理论。这套理论有两个核心关键词:表象与意志。
在康德看来,人之所以能够认识这个世界,是人的感官系统与知性系统协作的结果。感官负责接收现象,知性负责整理它们,最后形成有序的经验和知识,而这套系统遵循的工作原则,就称为范畴。
康德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只能依靠功能有限的感官系统接收到的信息来再现这个世界。这个很好理解,人和绝大多数动物的生理结构都大不一样,所以我们和动物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世界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的大脑就是负责将这些信息转化成可以存储、调取的有序形式。但在叔本华看来,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在再现这个世界,而是在简化这个世界。这个观点,就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逻辑起点。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叔本华指出,人与动物有很大差别,智力有很大优势,但如果推导至最原始的动机,人与动物或者说和所有生命一样都是在追求生存。为了求得生存,人就要与其它所有动物、植物甚至本族群的其他个体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残酷的竞争中谁的反应速度更快,谁的生存机率就更大,而不是谁能更清晰的看清这个世界谁就能赢。
虽然看清这个世界也是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最关键的条件。或者说,看清这个世界只是生存技能的一部分,你还得反应更快,否则当你看清这个世界或者对手时,你已经被对方给消灭了。
所以,叔本华提出大脑的工作机制遵循的其实是经济原则,而非精确原则。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推理。
从叔本华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追问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无论视力还是听力,人类这种生命都不是地球生命中的佼佼者,但为什么人类能够最终胜出登上食物链的顶端?”原因就是人类的大脑发达,拥有更优越的反应模式。虽然不是最快,但大大弥补了人类感官系统的短板,而且通过周密的计算,人类也拥有更全面的反击和主动攻击手段。
确实如此。如果再现客观世界就是最大的优势,那人类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因为眼睛、耳朵这些感官系统出现的时间已经有数亿年,很多动物都将视力和听力进化到了极致。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有些动物之所以会进化出大脑,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视力和听力方面的不足。当其它动物拥有更灵敏的感官系统时,有大脑的动物则可以通过一整套复杂而又快速的运算,将感官系统接收到的现象信息进行简化,从而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并拟定应对策略。
当然,这里的简化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也可以说大脑将这些图像、声音信息进行了层次化、有序化,以便我们能够更快速地理解这个世界。但问题是,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无论是简化、层次化还是有序化,在我们没有搞清楚其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经过大脑的再加工后,我们看到的世界与真实世界差别会更大。就好比一个物体在三维立体状态时,我们能够看到的远比它展开成二维平面时要少。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眼睛、耳朵这些感官系统因为功能的有限只是无法完全感知这个真实的世界,但大脑却进一步地将感官系统接收到的信息扭曲。
在叔本华看来,我们的大脑将这个世界进行简化处理后,我们能看到和感知的,其实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现象,只能称之为表象。这比康德的不可知论更加悲观。康德只是说我们的感官因为功能有限,所以无法真实的还原这个世界。而叔本华则进一步提出,我们不但不能够还原真实的世界,而且我们的大脑还因为简化的需求对这个世界进行了扭曲。
作为唯意志论的另一座高山,尼采称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真理,所谓的真理其实就是对真实世界的扭曲。其理论来源,就是叔本华的大脑简化现象的理论。
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种种脱离逻辑的现象,都可以用这个理论求解。我们之所以对真相麻木,之所以有着强烈的排他情绪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简化事物,以便我们能够快速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比如你告诉一个宗教信徒,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神,那些都是虚幻。他往往会一口否定你的说法,虽然你和他其实都能找到很多证据证明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神,但从他的角度来说,如果相信神的存在,则自己的生活就要简单得多,这也是他几十年来一直遵循的生活方式。但这个世界真的不存在神吗?其实你也无法证明。因为如果神是万能的,那他们完全可以以你无法察觉的形式存在。你之所以相信神不存在,原因在于这样你的生活也要简单得多,你几十年来所遵循的生活式也是如此。所以,你和他一样,其实都是在本能的驱使下选择对这个世界进行扭曲,以达到简化生存方法的目的。
或许人们有时对真相也会产生兴趣,但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应对生存的压力,所以简化生存方法对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刚需。
在叔本华看来大脑其实并不是一个现象还原器,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生存机率的保护装置。而我觉得,大脑更是一种身体功能优化器。就好比把一台笨重的座机改装成了一只轻便的手机。
但无论大脑的作用是保护还是优化,都会引出一些更加让人不安的疑问:如果我们的大脑是在刻意的扭曲这个世界,那思考和理性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是不是意味着理性越发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更加扭曲呢?或者说,我们表面上是在追求真理,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走得越远,其实反而离真理更远呢?
这就是叔本华对理性批判的推导过程。在叔本华看来,由于大脑无法还原真实世界甚至还会扭曲它,所以所谓的理性根本靠不住。如果我们用叔本华的观点来看,用理性思维探索这个世界,得到的只有虚空。
如果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那人类文明就将崩溃,因为知识就是文明的基石。这也意味着,所谓的人类文明其实只是一种建立在虚空之上的幻像。正如笛卡尔为了寻求第一原理,将存在论无限倒推,最终推导出“我思故我在”,为近代哲学放下了第一块基石。叔本华也在努力为人类这种悲观的处境寻找一条出路。
叔本华认为,如果人类对真实世界一无所知,而且是绝对的不可知。那就只能回到人自身,用自己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来理解这个世界。而我们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意志的存在,即我们的意志催动我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必然相应的结果显现出来。所以,叔本华提出,人的行为就是人的意志的表象。进一步的,叔本华提出,这个我们无法探知真相的世界背后,也有一股唯一的意志(可以称之为宇宙意志)在催动世间万物运行,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个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也是意志的表象。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误解叔本华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原因,但事实上,叔本华和康德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很多人并不理解叔本华的哲学逻辑,甚至都不知道这套推导过程,就想当然地给叔本华打上各种标签,显然非常幼稚。
事实上,叔本华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通过严密的论证证明了真实世界不可知而且被我们的大脑所扭曲。所以,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宇宙意志的表象。当然,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也有其基石,那就是迄今为止人类理性中最坚不可摧的哲学理论:我思故我在。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如果无法信任现象,那就只能相信感受。
叔本华的这套推理过程,唯一的重大缺陷就是由人的意志推及宇宙的意志。人的意志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而且有“我思故我在”这种第一原理背书。但这并不能推导出宇宙意志的存在。唯一能够说得通的就是,宇宙间所有事物都在运动,如果人的行为是由意志驱动,那宇宙也必然存在一个驱动它运动的意志。但这显然又陷入了著名的休谟悖论。
叔本华说:我并不知道我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但我知道它保护了我。
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大脑对人类而言仍处于一种黑箱状态。无论脑科学、神经学还是生物学,都无法完整阐释大脑的工作原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通过一些严密的推理探寻大脑的意义。叔本华的理论,我觉得就是一个几近完美的逻辑,虽然我也不知道它是否正确,或许正如按叔本华的理论来说,理性是不可靠的,思考越多或许反而离真相越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F411s7C8/?spm_id_from=333.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