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人格面具」| 摄影工作坊第一期回顾(上)
我不识内涵 /我没有钥匙 /我不信谣传 / 一切均可理解 / 因为一切就是我自己——卡夫卡《我不识》

你还记得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或许你的童年记忆中,有着乡野田间的自由自在;抑或者,是在张张试卷之中、重重压力之下,负重着前行。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它意味着责任的承担、个人的选择,也意味着面对自我、认识自我,以及不断地发掘自我。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在内卷的、信息表达同质化的今天,「自我」一词于你我而言,是否是一个逐渐模糊的词语?很幸运,不落鸟摄影工作坊通过摄影和拼贴的方式,同大家一起完成「认识自我」的旅程,在第一、第二周,我们对「我的情绪」与「我是谁」进行了探索,也在此过程中遇见了奇妙的大家,见证了许多开放有趣的表达。
了解自我 Know Yourself
「我是谁?」心理学家荣格的定义中,心理(psyche),是指个体的完整人格(complete personality of the individual),包括感觉、思想和行为,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这要求个体不断自我实现,成为一个最真实、最完整的人。因此,荣格的心理模型将心灵划分为:
- 意识(conscious)
- 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
-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意识是指我们明确地、清晰地感知自我存在到的那一部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ego)。自我位于意识的中心,提供一种个人区分感,人们不断重复叙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以保持身份的连续性。在意识领域,自我通过荣格所谓的人格面具(persona)来表达,即个体积极地向外在世界展示的某一面。然而,这一人格面具往往脱离于个体真实的自我,它只是展示个体认为符合社会/符合特定身份/想要成为的性格,而不是真实的、本来的一面。为了保持这个人格面具,自我就如同一个漏勺,把真实的个体经验和自我的其他部分全都过滤到远离意识的层面。这些被过滤和限制的部分,被压抑到无意识领域。在摄影工作坊中,了解内心的情绪、真实感受,认识自己的「人格面具」,是自我表达、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拼贴 / “我的情绪”
My Emotions
你如何用拼贴分别表达
愤怒 / 平静 / 愉悦 / 悲伤的情绪?
你会怎么形容自己最近的情绪状态?
@奔奔
愤怒:边想着愤怒,红色的纸与愤怒吼叫的狗进入了我的视线,红与黑冲突的张力拉起了紧张感,像紧绷着的神经与战备状态的我。平静:平行的口罩耳带,有着平行横隔线的纸张,咖色华夫格图样的和纸胶带,微佛吹过的海风和节律的海浪声,淅淅沥沥亦或瓢泼的雨和在日本独居住的小开间,简单而房阔,淡淡或纯白,都让我感到平静与安心。愉悦:用当天参加的热闹vintage集市主题贴纸打底,鲜亮的节日氛围,活泼的歪七扭八,多样的情绪状态,不安分地跳出边界。悲伤:一派萧瑟,世界只剩下落叶、苦咖啡与哭泣的小猫。

“最先贴出的边框把我的情绪框在两周以内。刚刚结束了与上司敌对关系的我突然如拨开乌云般轻快,首先出现的是活泼的牛油果上的笑脸与幸福,这让我忆读研期间的轻松愉快,所以出现了日式的街道。感应到这张温暖的睡觉女孩儿才发现此间莫名每天都睡了10小时。办公的地方也有一扇可以邀请阳光进屋的大落地窗,但在这里我没有完全享受光明,还有冲突的价值观让情绪暗淡。立秋了,有落叶,有新鲜,还有跳动的心和生活。”
@Dora
愤怒:愤怒来源于焦虑。焦虑或许来源于真实世界的物质的压力。价格标签被剪下来,形成一个醒目的“叉”,否定了它外表的体面。被揉皱的发票仿佛被永远遗弃。比较产生不甘心,导向愤怒。平静:平静是一朵纯净的花,静静漂浮在水面,鱼儿慢慢地游走于思绪之间,不急不徐,也不停歇。喜悦:喜悦是响起的音乐。原来童年时关于口琴的回忆在我心中住了好久。蝴蝶结是不褪色的鲜明意象,代表对于美感的追求。悲伤:悲伤也许是黑色的圆圈,层层叠叠,互相牵制,一团乱麻的心情。遗憾的是,唯一旁边单个的圆圈却也不能减少孤独感,这是一种存在于脑海深处的,被遗忘和不被接纳的忧伤。

画面中间是代表平静力量的花朵,它象征着不管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凋谢的生存意志。画面左上角的追求快乐的鱼被枷锁绑住,无法挣脱,所以有时候只能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能强求。可是意志'will'同时也是“将要”,是被“不可能”限制后留有对未来的珍重与憧憬。左下角与右上角是呼应的状态。左下角是撕开的价格标签,混乱地堆叠在一起,正是这粗糙又表面的需求和欠缺的经济使相爱的人无奈地分隔两地。右上角的黄色花瓣呈现了一个裂开的心形,左下角的分离让人心碎。圆圈代表可能继续连接的关系,松果代表小确幸,无意之间可能发现新的惊喜。右下角圆圈里的'R.I.P.'是对同样年纪的陌生生命的唏嘘与尊重,她虽从此永远离开,愿其能被白色翅膀的未知神明照拂。这发出提醒━生命的浮浮沉沉,终将归于一片寂静,因此要更加珍惜和感受体会五味杂陈的生活。
@羽飞风扬
愤怒:用黑色带闪光纸代表愤怒时感到的失落、思绪的破碎和爆发,当愤怒时整个人放佛被撕裂,无序的表达内心的控诉喜悦:会被温暖和清爽包围,好像越过一道让人神清气爽的门,整个人也轻飘飘宁静:情绪平和,也能感受到周围的细微的变化,还有发现身边的美悲伤:感到孤独,希望被人关爱和关注,当看到身边的孩子把手作的心送给我,顿时心中充满了爱,也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独特的人

“正处在疫情静默期,所以物资备品都出现了紧张状况,周围的人也都焦虑不安,孩子无法正常上学,也失去了游戏时间,时间也仿佛停止,焦虑也越积越多。当我被这些氛围所笼罩时,发现自己整体还能平静的接受现状,也会趁着这段时间把自己的理想和要实现的梦想慢慢落实,也一点点坚强用强大的内心面对现实。”
摄影 / “我是谁”
Who am I?
我是谁?
我看见了什么,
做了什么,
或者,
我如何以摄影的方式
表达我自己?
@奔奔




(滑动查看生活碎片)
无意间走到了模糊记忆中的彩虹桥,小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只知道如果在车上看见了霓虹的彩虹桥,我就快要到家了,是安心的归属感。又溜达到我的初高中,这条街上我生活了18年,复杂、奇妙,喜欢我的中学,学校里的大树,喜欢这条街,也喜欢过去的一切。我惊讶地发现,工作时从早至晚我只有呆滞的眼神,从来没有抗拒过去上班却无法透出光芒,与此相对是我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欢脱,和猫猫在一起时的温暖,相互分享、见证、在给予中被治愈。
@羽飞风扬

对外我是爱笑、活泼,话多的人,可是一个人在家就躺平,我喜欢美食,但是却不做美食,我总表现出两种状态,有时会觉得自己很纠结,喜欢孤独,但也很享受和朋友在一起,嘴很馋但手很懒,我也不断在改变一次次地努力脱离过去自己的状态,蜕变和在混乱中保持自己的平静和稳定。
@冲冲



当摄影、拼贴、艺术疗愈与不落鸟相遇时,我们便有了这样一个共同探索「自我」、彼此分享与支持的团体。从认识自己的「意识」,表达自己的情绪为起点,我们开始了一段探索自我的自性化旅程。
以上就是我们不落鸟摄影心理工坊活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回顾。第二期工作坊活动正在优化中,期待遇见勇敢探索自我的你~
© 本文版权归 不落鸟BloomNow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