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1)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余华的活着,大家觉得什么是活着?再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有呼吸就是活着。这本书是按照第一人称写的,作者遇见主人公“福贵”,福贵给他讲了自己悲惨的经历,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他丈人在城里开了一家米行,福贵每次去妓院后都让一个妓女背着他上街,然后从丈人的米行经过,其品行之放荡堕落可见一斑。后来,福贵中了别人的圈套,把家里的田地、房产都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之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亡。父亲的亡故使福贵也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福贵租地度日,他穿上粗布衣服,拿起农具,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不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他拿了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圆,去城里请医生。但他在城里发生了意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去了战场。
两年后,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并释放了。福贵回到家里后,知道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聋哑人。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有庆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而那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福贵的女儿凤霞嫁了人,但却在产后大出血中死去。有庆、凤霞死后,福贵的妻子家珍也去世了,剩下的只有福贵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了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和外孙苦根同住几年后,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并给它取了“福贵”之名,艰难而平静地活着余生。
我一直以为福贵会有一个好结果,明明他已经努力了,他经历那么多,他也没有放弃,一直乐观的坚持下去了,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像福贵这样的人呢,太多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的本身就是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里,要懂得除去痛苦,去坚强的面对生活的困难。就像余华先生所说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而是忍
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因此,忍受苦难造就了活着。”要是我是福贵我肯定无法接受,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我们现在这么幸福,为什么还要有死的想法呢,就像书中有一句:“死人还想活过来,活人可千万不能去死”我们有生命,那么我们应该好好活着,做一个善良、乐观并坚强的人,去体验世间万物,这次是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