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死也没有被女儿原谅的父亲
你要是看了《1984》,就知道那时候伯顿的心已经死了。在这个电影里,他的眼睛表情经常是茫然的,麻木的,有时像个委屈孩子,浓浓的厌世感。导演说,“他渴望死亡,迫不及待”,所以很担心他拍不完这部戏就会突然死掉,就加紧速度拍。
这期间他还和他朋友哭过一次,他朋友临走的时间认为这是最后一面了,所以凯特预感他会自杀也不奇怪。
死前一天,他在他常去的车站咖啡馆被一个醉汉当众打了一顿。人们认识他,看着他挨打,看着打他的人跑掉。他被扶起来之后,还假装平静,努力扯住已经被撕碎的自尊。
想象一下,明天这个消息传遍全村,他还怎么有脸出门?他本来就是社恐,所以这是最后压倒他的那根稻草。
8月5日他去世当天,萨莉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凯特。后来瓦莱丽又打电话给凯特,催促她来塞利尼,凯特竟然说请不了假,当时凯特在罗马拍戏。
瓦莱丽说把伯顿的尸体冻起来,葬礼延后两天,等到周六凯特休假能过来了再举行。凯特见无法推掉,只好请了假第二天过来塞利尼。
导演怎么可能不给假?凯特摆明了是不想来参加葬礼,葬礼安排在8月9日星期四,凯特在8月2日预感到他会自杀,打算在8月4日周六休假时来塞利尼劝他,却在临动身时放弃了,他周日死的。
就算伯顿的病和酗酒再恼人,现在人死了,也不会做什么了,为什么不能原谅他? 泰勒的两个儿子更狠,直接不来。大儿子怎么回事我不清楚,二儿子因为伯顿一次精神失常给得罪了。
77年拍《野鹅敢死队》的时候伯顿看二儿子没工作,就邀请他和他朋友来南非当群演。一天中午,伯顿躺在花园里睡着了。他、他朋友、苏珊三个人一起在玻璃房里打牌,嘻嘻哈哈的特别开心。
伯顿醒来后突然跑去骂人,驱逐他们俩,说他刚才正在读《李尔王》,他们太吵,把他干扰到看不下去了。
二儿子很愤怒地说没有,“你胡说,你刚才明明在睡觉,我听到你打呼噜了!”伯顿不相信,硬是把他俩赶走了,从此以后二儿子再也不和他来往了。伯顿摆明了是出现了幻视幻听,以为自己正在看剧本。二儿子认为他在无理取闹,诬陷人。 凯特孝顺希比尔,希比尔晚年凯特陪着。大上个月凯特说她正在给希比尔写传记。她宁愿给她的素人妈妈写传记,也不肯给爸爸写。
凯特应该知道爸爸不争她的抚养权是为了她好,他一个酒鬼+病人,泰勒家孩子一堆,情况复杂,对她的成长没有好处。
她难道认为爸爸抛弃了她?如果是这样认为,那怀恨在心不奇怪了。伯顿死前半个月和她几次长谈忏悔,她也没有说一句原谅他的话。
伯顿真的为泰勒牺牲了太多。我看凯特不恨泰勒,泰勒一直对她很好,从小到大都很好。要是中国人,往往会恨后妈。
也许是伯顿一直的内疚让凯特真以为是爸爸一个人的错,就像艾法贪墨伯顿房子一样,伯顿总是那么负罪,艾法肯定也觉得他在伯顿家门口摔倒瘫痪是伯顿的错了,所以拿点补偿是应该的。
80年时记者安装窃听器在伯顿的卧室里,结果窃听到伯顿和凯特吵架,因为伯顿给凯特零花钱她拒绝,父女俩大吵一架。凯特可能不想欠他人情,因为她从不原谅他离开妈妈,她是希比尔养大的。
伯顿确实脾气坏,希比尔脾气好,孩子当然更容易喜欢脾气好的那个。他和凯特的最后一次见面还吵了一架,仅仅是因为他纠正凯特的口头禅。 伯顿情绪不稳,一生气就容易上头,伤害他爱的人,比如他因为精神病发作而永久得罪了泰勒的二儿子。
其实家人是精神病人,不但不能得到同情谅解,还会成为被厌恶的对象。外人不和他一起生活,会同情谅解。就像凯特的女同学在81年时去酒店看伯顿,遇到伯顿的不对劲,她说“她的父亲像小孩子一样。”可凯特不会这么看,凯特说“爸爸有着严重的神经质”。
她同学说的也没错,伯顿确实像小孩子一样。犯病的时候像小孩子一样哭,像小孩子一样叫,像小孩子一样闹,像小孩子一样不可理喻。大人像小孩子一样并不是可爱,而是制造麻烦。
格雷厄姆也说伯顿犯病的时候会一个人坐在那里絮絮叨叨,说一些小孩子的幼稚话,甚至一个人变成两个孩童吵架。也不知道伯顿的脑子里发生了什么,让他短暂地变成了儿童,他经常有委屈孩子要哭不哭的神情。
84年3月,凯特订婚了,伯顿想出钱给她办婚礼,她拒绝了,坚持要自己攒钱办婚礼。伯顿一共生养了四个女儿,却没能送一个女儿出嫁。所以他死前八天丽莎婚礼不邀请他这件事对他一定是个巨大伤害,只是他不肯把这个伤害说出口,只能默默承受。 这是伯顿去世前半个月和凯特的合影,在《埃利斯岛》里,伯顿扮演一个父亲,有他送女儿出嫁的戏。也许是为了在戏里假装自己得偿所愿,所以他接下了这个角色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