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理发,我学会如何讲数》
以前我常常搞不懂如何「讲数」(谈判),比如说跟领导提涨薪,跟合作方提需求,但刚刚理完头发的我,一下子明白了。
最近经济紧缩,以前在北京剪个头发都是专门的店,一口气团的是350元5次,一次70元,不算贵,就是中中等等。
时隔五个月(我中间出差加回去了一趟广东),我终于又要在北京剪头发,看了一下大众点评,选了一家公司附近的造型店,男士精剪的团购价就35元的,我也不怕寒碜,多少钱办多少事,没钱有没钱的过法,有钱有有钱的过法。
换作是以前,我总会脸上挂不住,觉得占了人家便宜,理发师也会觉得团购压价的,不给你好好做。
但这一次遇到的事情,不一样。
我徒步走去造型店,就在公司对面一条街,靠着怡莱酒店原唯爱主题酒店旁(大众点评上这么写的),店面很狭小,两米宽四米长,一个储物柜,一个洗头位,五个理发位。
接待我的理发师是一个头发竖直打蜡中间却有些糟乱的中年男子,大肚皮,褶子脸,矮壮身。
理发师给我洗头发的时候,问了下我的水温,我说温度再高一点。
他边洗边和我说,你两边的额角有些宽没头发。
我说,我可能到年纪了。
他说,应该是皮层油脂的问题,我们这边有专门的人可以解决。
我说,不需要。
洗完头我坐在位置上,理发师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我说,是的。
他问我要剪什么样的头发,我就很正常地提我的需求,油头,干净利落,两边别太短,发际线刻道印,别太宽。
他也没有照单全收,让我拿出之前理得满意的发型照片。
理发师看完后跟我说,我前面先给你剪两寸,两边不剪那么少,后面不给你推那么高。
我说,你先剪,我再看。
理发师用剃刀修好了左边的长度,叫我戴上眼镜看看长度合适么。
我说,你先剪,我再看。
理发师说,不行,我得看着你左边定好的长度,再来修你右边的长度。
我戴上了眼镜,示意再短一点。
理发师问我,你一般多少时间剪一次头发。
我说,一般二十天到一个月。
以前的理发师一听我说的这个数字,立刻就会接一句,那这次不剪那么短了,你下次再来修。
但这位理发师说,你可以试一试留两到三个月,这样可以设计的发型比较多。
当然,我还是婉拒了,我是头发一长长,人就更沧桑的那款。
之后,理发师就再也没有跟我说多余的话。
剪没一会,我手机响起,我说,我接个电话。
理发师很礼貌地说,请便。
挂完电话,理发师用剪子修我的后边,我下意识压低了头,他和我说,你不用动,我来就可以。
理发的中途,我听到他们家一位理发小哥正给一位刚烫完发的男子推销会员卡。
小哥说,我们这边可以办一个888的会员卡,你的烫发我给你减掉一百多,下次来烫发还是这个价格,以后你要剪头发就收你35元一位,我们家剪一次都是48元。
男子很显然不想办888的会员卡,就问,能不能办个500的。
小哥说,500就是剪发卡,不包括烫头发,哥你看这样行么,我这边再退一步,你可以办一个666的,比你的预期就多100多,能享受的优惠也跟我之前和你提的一样。
男子正在犹豫,店员又补上了一句,这快过年了,你回去前还得再来一次,我帮你再调一下。
也许,男子被过年回家的形象和情绪勾了一下,点头就答应了,扫码付款。
店员用很标准语气地说,您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快结束时,理发师说,我们家店里的理发师各有风格,每个人擅长的领域都不同,我叫做老九,你可以记住我的名字,你要觉得我剪的好,下次可以在美团里直接选我,我为你设计。
剪完去洗头,老九又问了我一次水温,我说高点。
吹完头发打完发蜡,我用纸巾擦去我脸上的碎发,老九就帮我把柜门打开了,没有伸手拎我的衣服。
“您衣服在这。”
老九也没有多余的话,就是您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推开门,一阵寒风袭来,我裹紧外套,路过了一家羊蝎子店时,看到门面上贴着一张招工广告。

看了一眼,发现就连传菜生的薪资,都比我们这些影视公司的工作者高。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一直这样靠着死工资下去,不如去做个传菜生,一天的工作时长也差不多,也不用开会,最重要的是,不太需要用动脑子。
但想想就算了,说实话,我也不一定干得下来,做的也不比人家好。
电影,在很早之前就像是一个朝阳产业,生气勃勃,大家都想涌进来,而如今,却像是地上的树叶,秋风一过,满街散落。
最近,我感受最深的是,很多我以前不理解不接受不痛快的事情,现在都慢慢形成了一套的运行规则,去适应去处理。
而这些,都是阅历增长所带来的智慧所给予的,但这个智慧是要去历练的,也是要去学习的。
比如开篇说道的,「讲数」,即聊价格提需求。
我们常常向客户提出的心理价位,最终反馈回来的数字,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然后迫于经济压力,又受着气把活干了,心情也不顺畅,活也做得不得劲,且这样的状况会周而复始,不知道还要经历了多少次。
但在刚刚理发的那三十分钟内,我就领悟到了一些「讲数」的方法。
老九虽处在逼仄的环境中,打扮衣着也不太亮丽,但他的谈吐,却让我觉得他有态度,有准则,他不因你的价格多少,改变自己的处事方法,不多话不多动作,该亮身份就亮身份,分寸如同理发,把握的刚刚好。
我们俩,一个身前一个身后,可气场却是相当的,他出招,我挡招,这么说感觉像是武侠片,但事实如此。
其实我们不会「讲数」的内在原因,就源于我们自身没有那股气。
你没底气,就没自信,自然而然就会被人压着价,明欺负。
我们在跟人谈判下指令时,总是会下意识把自己摆在很低的姿态,气场这东西是藏不住,尤其大家都是二三十岁的人,喜怒哀乐太容易摆在台面上,在那班四五十岁的老江湖的眼里,不过是小儿科。
第一步是,高姿态。
不要一见面,就低三下四的,腰背要挺直,在台面上,我们是平等的。我们需要让对方相信,这件事情除了我们,没有人能够做到做好。你要让对方清楚为什么要选择你,选择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让对方知晓,你性价比很高。
但这第一步,是需要有资本有底气的,没有这个能力也别硬顶,露馅都是迟早的事。
如果我们很清楚自己是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的,那就不应该妄自菲薄,要有底气有自信。
要获得自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而事实上,你就会变成你希望成为的人。
第二步是,中立场。
这个立场是需要我们要站在中间看双方的。我们要先站在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上,再站到对方的需求和情绪上,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可以要倒过来的。
我们得知道立场清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短期上,是金钱的话,不合适就算了,长期上,是项目经验的话,就委屈一点。
无论做什么,都要先过自己那一关,答应了就要学会接受,接受了就把它做好。
第三步是,低语气。
你的姿态和立场都是上面的位置,但你的语气是要低的。
该叫老板的叫老板,该喊爷爷的喊爷爷,现在的世道,能赚钱的苟一点也无所谓,先弯腰的,最后都能直起来,能退步的,最后都能迈一大步。
所以,我们得有高姿态,中语气,低身位。
当然,这些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听到,但自己学来的才会是自己的,做人是这样,做事情也是这样。
但学会了「讲数」,就会让生活过的更美好么?
仅代表个人观点的话,并不是的。
生活的本体,不会因一次改变就变得好起来,它自有它自己的规律。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就是看待生活的方式。
请保持快乐的心情看待生活,那些不好的时间都会过去的。
彩蛋:下面就是我给理发师看的参考图。

原文载于个人公众号:Never On Sunday(微信号: sundaymylove123456)
欢迎关注与支持!
© 本文版权归 zebra Fo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