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列车杀人案的利害关系(5)——阿霈设计的结局
前两节【2.6-2(3-4)】的推断有一个硬伤,怎么知道云琅是李文柱的人?
文中只说【云琅现居北平,不过没什么强硬的靠山……(206)】也就是说,虽然云琅被北平庇护,可能为保皇党做事,但终究云琅是一个边缘人物,撑死就是一个小跑腿的。
有一个证物,能够证明云琅和顾公馆篇的主线有关。这个物件就是顾轻舟织的毛衣。
在司家新宅篇中,明药用这件毛衣找回了阿霈。【司行霈这件毛衣,从冬天一直穿到春天,上次他自己洗,洗完了一整日坐在树下看着,等毛衣晒干,生怕人偷了去。这毛衣还如此丑!还没有一只袖子没有打完!不用说,肯定是心上人织的。(365)】列车杀人案后,阿霈的第一次正面出场和这个毛衣一起。这个毛衣应该是贯穿列车杀人案的重要道具。
往前翻就会发现,205章阿霈向顾轻舟提起云琅,206张阿霈向顾轻舟索要毛衣。269章阿霈说起云琅,270章顾轻舟织毛衣。云琅和毛衣是伴生的两个要素。
214章说到顾轻舟织毛衣,但是没说阿霈的事务,只说阿霈遇见了很大阻力。【司行霈脸色微微沉了下,他计划好的事情,出了点变故,可能要拖上几个月。(214)】这个阻力不用说,一定来自反派的保皇党。所以毛衣这个线索的另一头连接着保皇党。
320章顾圭璋案收尾,同期在顾公馆篇最后一次提起这件毛衣。之后阿霈去做列车杀人案。毛衣最终和列车杀人案联系起来。
可以这么想,以毛衣为媒介,云琅,保皇党,和列车杀人案被串联起来。这些也应该属于原案本来的内容。
云琅是保皇党的细作,她负责这次给李文柱送信。保皇党让阿霈觉得云琅是李文柱的细作。保皇党由此混入了列车杀人案。这和长亭喜欢养女细作的习惯完全符合。
如果阿霈只是和保皇党敌对,他杀保皇党两个人并不必要这么大张旗鼓的。做列车杀人案,要废掉一列火车,甚至暂停几天铁路。火车的主要用途是运输部队武备。若只为顾轻舟,阿霈这笔买卖就血亏。
所以我想还有一种可能,阿霈想要通过列车杀人案办个死遁,就像新加坡篇开局那个一样。
阿霈计划先把顾轻舟挪出岳城。【司行霈考虑了种种,特意从淮南战场溜回来五天,做好了安排,把全家送到了新加坡。(1375)】他再自己死遁消失。【“北伐”将近一年,已经停战和谈了,很快就会实现大统一,司行霈却突然失踪了。官方说法:司行霈被流弹击中了一枪,因为停战和谈,暂时战事不急,他回后方——他自己的大本营平城休养了。……在所有的部队里,都有谣言,说司行霈其实已经被流弹打死了。(1376)】脱身出来的阿霈再带着顾轻舟在别处结婚。
之前一直是顾轻舟各种死遁。仔细想想,顾轻舟有什么好死遁的。她一没官爵,二没产业,三没夫家,四没娘家。她离开了岳城就什么都不是了。她丢盔弃甲的逃跑,就是认输,反而犯不着追。只有没办法在岳城失踪的人,比如阿霈,才需要死遁。
只说炸船死遁那一节【40-15(4)】。同样是董晋轩和贺明轩,他们对阿霈的仇不比对顾轻舟大得多么?哪怕董贺和顾轻舟有杀子之仇,那也就只是死了几个没啥大用的年轻人而已。没用的死了,再生些有用的,反而不可惜。董贺和阿霈的仇是权利之争啊。有了城池,有了权利,还怕没有后代么?
顾轻舟死遁,阿霈可以追杀董贺。若是阿霈死遁,司炎可以追杀董贺。死遁的主角换成阿霈,完全没有突兀的地方。
阿霈死遁离开岳城的理由也比较简单。一,他想单干了,不想闲着没事挨司炎批评。二,岳城很快会被保皇党冲击,顾轻舟在岳城不安全。三,岳城不能接受他和顾轻舟结婚。
原案中,阿霈没有实现这一计划就死了。阿霈线的结尾,应该是阿霈未完成的列车杀人案计划。从现有的文面看,这个结局被抛弃了。
~~~~~~~~~~~~~~~~~~~~~~~~~~~
2.6-2 列车杀人案的利害关系
(1)颜新侬揭露阿霈的立场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060697/
(2)阿霈的妥协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060913/
(3)阿霈请来云琅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157111/
(4)云琅的手表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157576/
40-15 董氏的末路
(1)蔡长亭重整旗鼓 https://www.douban.com/note/820239506/
(2)董夫人之死:董夫人药方事件 https://www.douban.com/note/820260726/
(3)董阳之死:董阳案 https://www.douban.com/note/820339591/
(4)董晋轩之死:顾轻舟死遁事件 https://www.douban.com/note/820549683/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 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