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写字啦 05
好像总是觉得码字这件事情少了一些仪式感,想要打开什么特别的网页方才罢休。好像总是觉得需要参考别人,甚至因为想写这篇日记而想看随笔类的书。好像不输出一些什么就再也不敢输入了,包里的《梦溪笔谈》不敢翻开,害怕又涌入什么新想法但没能记录,越发混乱。好像总是想养成输出的习惯,也做了很多尝试——在小红书上更新滑板练习的视频,但是现在积攒了几天的没有剪辑就搁置了;在微博上和舍友一起倒垃圾,但是仅限于情绪化吐槽;在朋友圈许久许久不营业;在豆瓣惭愧地只写了几周的周记;唯一做的好的是在flomo记每天开心的三件事,已经几百天啦,但是每天都是列三条简简单单,也没有公开。虽然不知道公开对于我有什么意义,没有期待别人的回应,但是还是希望或许能有共鸣吧,孤单会令人害怕。
今天要写的主题是,过一年夏天。
我想起了反复听的一期播客——Iris和别笑《生命中的盐》,现在我也不禁再次开始听。音频把我带回了大屯路东地铁站换乘时的匆匆人流,不过那时候是冬天。播客内容摘录如下:一位法国女作家埃希提耶写过一本书,叫做《生命中的盐》。她在书里写到:如果以平均85岁的一生来计算,那么粗略算来,每天有八小时的睡眠,三个半小时用来买菜做饭吃饭,然后一个半小时用作卫生照顾身体,三个小时用来整理家务或者照顾小孩,每个月还要工作。那么,把这些都算下来的话,一般人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留给作为生命中的盐的那些活动?然后她说的这个盐,可能就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微乎其微,你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感,但是又不能缺少的,像盐分一样的细微的事情,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细碎但是又美好的小事。所以今天的《限时肤浅》,我们想聊一个关于我们的生命中的盐这样一个话题,来作为我们这个节目的一个小栏目。
我喜欢二十五度或者是二十六度的空调房 我喜欢洗过新换的床单被罩的被窝 我喜欢早上喝鲜牛奶 我喜欢喝咖啡 我喜欢中午快要下班的时候 我喜欢走在路上,景色和我耳朵里的音乐恰好很配的时候 ……
我自己呢,对于夏天:
我喜欢它的自由 我喜欢掀开被子不会感觉冷的时候 我喜欢随意出汗不用担心着凉 我喜欢傍晚和家人坐在有风的院子里乘凉 我喜欢清晨大太阳把我晒醒 我喜欢踢踏着凉鞋出去买零食 我喜欢闷热的旅途中窝在酒店和老友看老友记 我喜欢夏日的音乐节一身清凉 我喜欢去海边的愿望 我喜欢夏天的简简单单,好像做什么都没有阻力
所以我想过一年夏天,并且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
夏末秋初时产生了这个想法,空想的时候在咖啡店兼职,从一无所知到可以一个人carry。背过了制作流程后工作有点无聊,不像精品店里有更多的讲究, 店里用冰吧比用咖啡机还多。幸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得知了新西兰增加whv的消息,立即找中介报名雅思,还得知了日月湾解封的消息,立即找店家做义工,这不就安排出来了!9月中旬备考雅思,10月中旬去海南,11月中旬刚好飞到南半球的夏天,再在南半球的冬天来临时回来准备入学。然后呢,我顺利地抢到名额考了语言,顺便研究生英语也可以免修了:) ,但是不料疫情来袭,在西安,一待就是一个月,要么下雨要么封控;出西安,所有地方都要求隔离。和店家的沟通的时候很感动,他们愿意给我顺延时间,愿意拿出单人间给我居家隔离,但是在商量的时候机票又瞬息万变,也逃不掉中转时的集中三天,还是觉得成本太高而放弃了,10月就这样和秋天过了。索性赏秋,自驾去分水岭的时候又在鸡窝子被劝返。
其实没有去海南还有一个阻碍是,我有点害怕未知。感觉无法在三天内做好迎接海岛生活的准备,担心精力耗尽,生活失控。今年的前半部分我还没有消化,一直想好好写一个总结再开启下一阶段,但还没有做到。感觉有很多事情“待收尾”,如果去了海南,又会增加待收尾的事情,然后我去新西兰的时候会带着更多负担。想到这里,最近我要好好给自己收尾啦!刚刚还受到西安堂食要开放的好消息,可以去坐着看书了。所以有一个月没在夏天也还不错叭,希望可以借此机会给之后的夏天积攒更多的力量!
(第一次一边写字一边把情绪治愈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