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平庸的生活
在书中读到: “在这世界上永远存在一个矛盾,就是说人心灵深处想要为之全部投入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够实现。一个人所能正常地去踏入的是一种有逻辑的生活,一旦踏上这条道路的时候……你就被一些细小的东西束缚住。人都是被细节束缚住的,大的困难你可以撞击它,细节你却无处使力,你不知不觉麻麻木木地就被全部套住了。 有一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全部融入其中了,但是内心还是保留着那座小火山,还是有不可抑制地想去完成的某种事情。……(更多的人)内心深处有另一种渴望,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去实现它。”(《梁永安的爱情课》·你能否接受探寻过后的巨大落空) 真的被这段话戳中泪点了。常有人提“青春”,什么才是青春最本质的特征?不是某些国产青春片所表现的早恋、早孕等纯粹的性荷尔蒙骚动,而是对外部世界的旺盛好奇,是渴望追寻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蓬勃生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的昂扬意气,是敢于打破陈规、打破习俗的自由不羁…… 几年前,有一部名为《大圣归来》的动画电影在无宣传、低排片的情况下,靠着“自来水效应”带来逐渐升温的热度与不断攀升的票房。为这部电影贡献票房的,主要不是小朋友,而是像我这样去追悼自己青春的人。我记得当时我特意避开同事、朋友,独自一人走进电影院,然后在电影院中哭得稀里哗啦。这部电影引起我与同龄人强烈共鸣的,不是如《大闹天宫》中那个神通广大的大圣,而是无法挣脱锁链、被五百年的禁锢磨灭了英雄气概,磨平了棱角,消磨了意志,流露中年人疲惫与倦怠的迟暮英雄。 人究竟是从哪一刻开始变老?是从第一次感受到沧桑与沉重,第一次意识到人力不可为的无奈开始的,是与生活的第一次妥协开始的,是从眼神中流露出第一缕疲惫与厌倦开始的。 心中的小火山日益成为死火山,心中曾经不断鸣叫的那头羔羊逐渐沉默。或许,偶尔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深夜,你会被某种巨大的、无法抚慰的失落与悲伤深深攫住,你会猛地意识到,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从你生命中永远失去了。于是趁着黑夜的掩藏,你终于,放声痛哭…… “金甲的战神披着无边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曾经的意气风发、恣肆昂扬,在时光的磨灭下,成为了遥远的不绝如缕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