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三件事: 买什么? 何时买?何时卖?——读《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有感
写读后感之前我想先说说小叔的故事。虽然这是股市每天都在上演的悲剧,但是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更加让人心生悲凉。
小叔生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从农村进入城市谋生。靠着个人勤奋和努力,从一个小小的修表匠干到带领几十号人马的包工头。 攒下几百万家产,还有180多平的房子和豪车。
在2010年左右解散了工程队,开始过起了打牌炒股的退休生活。如此下去,这就是一个安稳美好的故事。但是股市是个容易让人丧失理智的地方。小叔越来越沉迷炒股,开始加杠杆,场内融资,场外融资,房车抵押贷款去炒股。
2015年股灾,小叔爆仓了。
小叔耗尽前半生积累下的财富大厦被夷为平地,确切地说,是被炸了个大坑,因为小叔还背负了巨额债务。如今,只能和小婶租住在不足20平的车库里,艰难度日, 债主上门逼债,患病没钱就医。
2015年股市疯涨的时候,小叔曾对别人说,他日赚20万。如今,不知小叔想起当年的场景会不会如梦一般。我不禁想起了唐朝诗人崔护的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小叔半生的财富和本该幸福的晚年早已被2015年的那场腥风血雨的大股灾屠戮的不见了踪影,只有股市红红绿绿的K线,依旧在向人们示着她迷人而又诡异的笑容。
写完小叔的故事,看着手边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我想如果小叔也有这本书傍身,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2019年我初入股市的时候,也交了很多学费,也曾把运气当实力上过杠杆。现在想来就我这种笨笨居然也敢上杠杆,大概是梁静茹给我的勇气吧。
幸运的是,在进入股市不久我就遇到了唐老师和唐老师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这本书。
在唐老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传经诵道中,我渐渐开悟,果断放弃杠杆,从炒股进化到投资。把损失追了回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在我看来,唐老师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就是普通投资者在股市安身立命的法宝;是行走股市这个江湖的绝世武功秘籍;是努力践行就能实现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车马出。
唐老师发了一张自己2011年微博截图(截图如下)。

调侃自己:“从2011年开始,十年的时间码了数百万文字。翻来覆去依然还是十年前的这三句话:买什么,怎么拿,何时卖。一点进步也没有。”
其实投资要解决的就是这三件事,最重要的三件事。看似很容易,但并不简单的三件事。
买什么?
我们先来看股票的两重属性——“股”和“票”。“股”是指股票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股价上涨最终都是由企业利润推动的,只要企业赚真钱,投资者一定真赚钱。
“票”的属性是指股票是一种交易的票据,这个票据只是方便我们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买卖而已。所以这个“票据”的价格就和自由交易市场的物价一样,由供求关系决定。想靠预测股价获利,就是把股票当成了“票”,期待在互摸腰包中获利。连靠着投资登顶世界首富宝座的巴菲特都说他无法预测明天的股价,而普通投资者更不要说去靠预测股价走势来进行投资获利了。
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寻找那些在可预见的将来有丰厚利润的企业,买入他们的股权,和他们“合伙”,赚企业真实盈利增长的钱。
那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优质的企业选择“入伙”呢?巴菲特说,我们努力寻找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有宽阔而持久的护城河,保护着雄伟的经济城堡,有一位诚实的领主负责管理城堡。
“宽阔而持久的护城河” 是指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雄伟的经济城堡” 是指企业的超额利润;“诚实的领主”是指优秀、能干且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层。
书中唐老师写的更清晰明了:一般来说,这类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有明显的特征: ①被需要;②很难被替代;③价格不受管制。
被需要说明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市场,有销量,进而才会有钱赚,有利润。
很难被替代,说明同行或新进入者很难抢占其市场份额。
价格不受管制也很重要,因为一旦价格被管制,企业想获取超额利润就比较困难了。
这也是我们要寻找高Roe企业的原因,高Roe指引我们找到巴神眼中的优质企业。Roe是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如果Roe比较高,就说明企业用较低的净资产就撬动了丰厚的净利润。那一定有一些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净资产没有被记录在企业的账面上,是企业的隐形资产,是竞争对手靠金钱也买不到的,是企业宽阔而持久的护城河。
书中第三部分就是企业分析的实战案例合集,每一个案例都非常值得反复阅读学习。有一路成功的茅台;有一开始看错,继续深研之后作为周期股估值的分众传媒;还有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从零开始研究一家企业的案例福寿园。
看过唐老师的每一笔投资,对每一个企业的各项分析,不难发现,他的每一个结论都是有逻辑支撑,有严密的数据推理的。反观我以前的买入决策,不是拍脑袋就是道听途说,或是看看K线历史股价位置,就把自己的钱放进去了。所以这一盈一亏,一正一负的投资结果,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何时买?
当我们找到优质企业,我们就可以用唐老师的估值大法来计算买卖点了,当然不要忘了唐老师说的三大前提: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当前盈利能力,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只有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才能使用唐老师的估值法。利润为真,确保企业赚的是真钱,而不是会计意义上的赚了钱,比如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或靠变卖企业家当赚回的钱。利润可持续,可以排除那些无法确认竞争优势是否能够长期存在的企业。维持当前盈利能力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可以排除芒格讨厌的第二种生意,排除那些最终不是给股东留下一堆钱,而是一堆厂房、机器设备的企业。
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唐老师将理想买点定为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那什么才是合理估值呢?
合理估值=当年企业自由现金流×合理市盈率,合理市盈率=1 /无风险收益率。比如当无风险收益率在3%~4%范围,合理市盈率就取值25~33倍。一般直接取值25~30倍,毕竟估值只是个区间。
在符合三大前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企业自由现金流替换为企业当年的净利润。所以理想买点就是,三年后预计企业净利润×(1/无风险收益率)×50%。
在书房旧文《散打投资16——关于投资体系的拷问及腾讯海康和分众的漏判》一文中,唐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了什么是合理估值:“所谓合理估值就是用企业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的潜在优势,抵消确定性低于类现现金资产的劣势后将二者划上等号。”
我们用三年后的净利润,也就是用企业三年的成长和五折的折扣,来对冲企业相对于类现金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是我们给自己的买入决策预留的安全边际。
这个合理估值就是我们手中的锚。有了这个合理估值,我们才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投资决策,不至于一出手就花了高价,也不至于在下跌的时候不知道他究竟价值几何而恐慌不已。就像唐老师说的那样,“心中有了估值锚,红也逍遥,绿也逍遥,耐心等待创新高;心中若无估值锚,红也惊心,绿也惊心,再多道理也飘零。”
如果股价在合理估值和理想买点之间,正好手里又有钱,是手持现金等待理想买点出现在下手,还是合理估值以下就买入呢?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可以,只要在合理估值以下,拿现金去换股权都是合理的。
如果在合理估值以下就买入,可能要承受合理估值以下还有低估,变态低估的情形,比较考验投资者面对波动的能力。等到理想买点再出手,可能会错过,毕竟理想买点可遇不可求。两种做法都对,我们要做到买定离手,自己承担后果就好。
何时卖
知道了买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什么价格买,那什么时候该卖呢?
第一种要卖出的情况是股价到达高估点位。唐老师估值法设置的一年内卖点是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0%或当年50倍动态市盈率,谁先到达就先以谁为标准卖出。
高估是如何界定的呢?为什么是150%或50倍动态市盈率?对于“明显过高”,巴菲特也做过清楚的解释:“如果国债收益率为2%,那么收益率低于4%的企业我们是不会投的。” 我们可以理解为至少有一倍以上收益才算是“明显高估”。
在唐老师的估值体系里,当无风险收益率为4%时,永续增长取值为两倍无风险收益率也即8%时,今年的50倍与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0%基本等价。
举个例子,假设今年的净利润为1元,对应50倍市盈率为50元,在8%增长率下三年后净利润为1×1.083=1.26元,此时三年后合理市盈率取值25~30倍,故合理估值上限的150%,就是1.26×30×150%=56.7元。在无风险收益率为4%的情况下,今天的50元等于三年后的56.24元,也就是说用今天的50元现金买入4%的无风险收益理财产品,三年后本息和为50×1.043=56.24元,与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0%(56.7)基本等价。
这意味着今天50倍市盈率卖出是提前三年在合理估值的基础上加价50%卖给接盘侠。
这个卖点都是提前设置好的,现在回看2021年初,唐老师在原定卖点卖出茅台时,书房部分朋友的留言更能深刻理解卖点设置的意义。
股市低迷之时,当茅台在49倍市盈率时,有读者说,为什么不在49倍就卖出?万一到不了50倍,在49倍就掉下去怎么办?为什么不能少赚一点市场疯狂的钱?当茅台股价屡创新高之时,又有读者说,为什么不在50倍之上设一个跌幅限制?为什么不能多赚一点市场疯狂的钱?
“少赚一点”,“多赚一点”都是受了近因效果的影响,都是在做“市场先生”的提线木偶。而这个不知变通的卖点,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理性。
第二种要考虑卖出持股的情况是企业基本面恶化。当企业的竞争优势被削弱或消亡,原本预计的盈利能力减弱或毁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盐碱化了。那么此时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要清仓卖出的。相比盈利的情况下清仓,亏损时的清仓则显得更难一些。但我们要记得,任何时候的买入卖出行为都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比较。
正如唐老师所说,去掉你的“成本心魔”,我们要忘记成本。当我们已深陷泥潭,要做的就是退出来,当一笔新投资来看待,拷问自己:如果我现在还有钱,我还愿意买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要犹豫,挥一挥手,果断说再见。
第三种要考虑卖出持股的情况是:出现更具性价比的投资对象。这种情况难度是最高的,我们考虑买什么什么价格买划算是在股票的未来收益率和无风险收益率作比较。而无风险收益率是个固定值,这种比较下只有一个变量。当我们在两只股票之间比较,既要比较收益率,还要考虑企业的确定性和未来成长,所以难度就比较大。
唐老师已经把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件事跟我们说的明明白白,当我们选中了那些有着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又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同时被优秀的为股东利益考虑的管理层管理的企业,在不高于1/无风险收益率的位置买入, 我们就站在了大概率赢的一面。
唐老师又明确的给我们划线,画出了买卖点的位置,机械的操作确保买卖点都能占到便宜,确保我们不被股价操控。
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要通过阅读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提升自己。具备火眼金睛,看懂企业,看懂财报的能力,同时也要修炼自己的心性,早日达到“瞅地,别瞅傻子” 的真知境界。
感恩遇见唐老师、唐书房以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让我从布满陷阱的“炒股”弯路上,走回价值投资的坦途;让我享受到投资带来的财富增长,以及属于价值投资者的那份气定神闲;也享受到了投资、运动和阅读的快乐生活。
如果说巴神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财富的方向,那么唐朝老师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则是把巴神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化,让价值投资变得可以复制。我们只需要跟着巴神,寻着唐老师的脚印走下去就好。
改编了李白的《把酒问月》送给正在读文章的你,希望我们都能行走在通往财富的康庄大道上。“投资交易秋复春,价投孤栖与谁邻?后人不鉴前人痛,后人复哀后人已。前人后人若流水,共看股市皆如此。唯愿投资进行时,价投常驻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