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近的「東風」與「想像的共同體」
看本書的緣起是聽了「隨機波動」的一期「知識分子、68遺產與小粉紅:歷史如何終結?」的節目,就詢問周圍的友人要了些書,「東風」是其中一本,而恰好當時還在看臺版「想像的共同體」。同時看這兩本書,味道還是很奇妙的。(有人曾建議我再加一本「傳統的發明」同時看。)
「東風」基本上把對現在人文社科學術理論有影響的法國知識分子掏了一遍,甚至出來了喬姆斯基的名字(他和福柯有過一場電視辯論)。內容也很刺激。
那個時代的往事對當今學術、學院、思想和政治建制與格局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東西方互相傳導,中國、法國、Cambodia…同時讓我有些許反思現代性。
初中時候曾看過戴高樂的傳記,渾然沒提這段往事,「東風」也算是我對戴高樂的「再發現」之旅。
私以爲就中譯本的用詞看,原著作者至少不是一個薩特式的left wing。
書中對結構主義的調侃和批評,本人作爲一個古早的結構主義擁護者還是有被內涵到。
也正如書里說的那樣,人文社科尤其是西方國家,諸如社會學,確實是寓於社會的權力生命之中成爲了ガバメント的「麻煩製造者」。
其實也暗示了福柯染病的原因(去美國)。
說實話,今日有人cue我衹給「想像的共同體」打三星的邏輯,這本書個人會很不喜歡他的敘述風格,並不習慣看文學味太重的學術著作,它和「東風」的敘述風格差別很大。
兩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們在緋い柬議題上出現了共現,讓我察覺到緋い柬當時多個角力方的リーダー都受過當時法國的六八教育或者影響。
而讓我是夜和友人產生強烈吐槽欲的,是對緋い柬最後被定罪這個事情上,說實話我會想到一個リバイアサンのガバメント支持另一個有罪的ガバメント,リーダー是否也應該被定罪。我可能不同情緋い柬因罪惡被懲罰,但我會同情它被這奇怪的世界秩序懲罰。友人說,很遺憾,當今世界格局依舊是ナションナリズム支配的。
而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我們的シーアル和モウ呢,這裏我和友人產生了立場之爭,此處不述。
另外,很明顯福柯不是一個非標準意義的left wing,他大概給我一種介於薩特和阿隆之間的感覺。「東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部分福柯的小史。
我和友人達成的共識是,リベラル有很大的妥協性,大概是不能獨立存在的,總是依靠著左或者右。而現代性下的世界列車和現狀總是讓人絕望的。
最後想說,書都很好,下次不要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