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呼唤014- 与“兰亭序”的对话,笔要不要倒,侧锋对不对
褚遂良的呼唤014- 与“兰亭序”的对话,笔要不要倒,侧锋对不对
一、缘起
20221013,在哔哩哔哩看到有人用blender做兰亭序中某些字的3D图,觉得有趣。看到其中有个“阴”字。心中一动,想看看其与Yin Fu Jing 中的阴有什么区别。
对比的结果让我吃惊。我一直以为褚遂良的字已经是妩媚多姿了,在兰亭序面前,竟有些“呆头呆脑”的模样。
兰亭中的“阴”摇曳多姿,虽然两者的笔法基本一样,兰亭是冯承素版非原帖,兰亭的还是好看很多,生动许多。
兰亭序的“阴”字帖放大:

Yin Fu Jing的“阴”字帖放大:

二、临摹
20221013,阴

20221015,



20221017,耳朵旁练习





20221020,清露2.0可以写1-6厘米的字…





20221025,有些沮丧,还是没有写通过这个阴字。。。可能可以从“胜”中找一些线索。。。

20221031,


20230304,昨夜一直做梦俯瞰山水,山坳中有寺庙,若当年成都所见文殊院。半夜肠胃不适,如厕后起来继续想通过王羲之兰亭序的点来突破近日一直不得的赵孟頫“石门”之石的起笔。
清晨安静,取昨日残墨,突然悟得了:果然是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按此书写办法,一路畅通无阻。写字快且笔锋常聚。
为确认方法正确度,取硫酸纸以狼毫湘妃印月摹写六字“虽世殊事异所”。此六字虽是我此生初摹,竟不觉拗手。笔毫粗细如意,收放自如。遂又以湘妃映月临写其后十二字,“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纵有些许细节待琢磨,大体得当。



怕是因为毛笔之故,又取一枝之前感觉已经秃了无法聚锋,遂标志“秃”供绘画使用的羊毫笔“意适言趣”,以薄楮皮罗文纸,自己临写六字“虽世殊事异所”,亦是好用。多年辛苦书写,真是“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竟然由山水中得了。唏嘘不已,山水渡我,书之以为记。







20230307,以2.0羊毫笔清露临放大的数字。




20230308,快而开叉,非紫毫专利,以6.3*1.05神来之笔写特皮,也有出现。




20230309,用上面的笔法写阴符经,却有些奇怪,搭不上。反而以前写的比这个方法写的好。我认为阴符经的笔法动作应该是比兰亭简单了,所以如果按兰亭写,阴符经本身那种流丽的东西就没有了。但是那种流丽并不高级,甚至是有些轻浮的。兰亭做到的是看似简单的不简单。阴符经是看似简单的真简单。
我还是应该守着兰亭再挖挖。比如挖矿,如果发现了含金量90%的矿脉,为什么还要去50%的山上刨呢?




20230314,对比了两者,我发现他们的确是不同的笔法系统,学王和学褚、学颜不可兼得。那么我当然还是想着从王一路再走走。
